我的邻居老红军刘万寿的传奇故事

正中思语

<p class="ql-block">  前些时候我应邀参加了古浪战役纪念馆红军西路军精神研讨交流会。做为老红军刘万寿奶奶家乡的一员,我深深地被红军西路军精神鼓舞着,也被红军西路军的故事感动着,同时又一次萌发了记述我家乡老邻居刘万寿奶奶的故事的念头。多次提笔又顿,我不敢写下去,怕我笨拙的笔不能够表达出刘万寿奶奶的平凡中的崇高;多次撂笔又不甘心,觉得不把刘奶奶平凡而伟大的故事再一次的介绍,又对不住已经故去的刘奶奶。反复多次最终还是提起笔来坚持把我所知道的刘万寿奶奶的故事记述下来,以使更多的人们从多视角了解英雄的先辈们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在甘肃省古浪县一个叫石坡的山村里,我们家就与老红军刘万寿奶奶为邻,我也是听刘奶奶讲红军的故事长大的。耳濡目染,刘奶奶曾经浴血奋战的传奇故事,带领乡亲们战天斗地的感人事迹深深的激励着我前进的每一步……</p> <p class="ql-block">  我曾经在古浪工作了20多年后又相继在武威、张掖工作了近20年,多次到访过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原高台县烈士陵园)和古浪战役纪念馆;查阅过大量有关红军西路军的史志资料;阅读过《悲壮的征程》《血沃凉州》等书籍和许多有关西路军的文章;观看过《祁连山的回声》等反映红军西路军的电影和视频;同熟悉西路军历史的相关人士进行过大量的研讨交流;我也曾以《血染的土地》为题记述宣传过西路军在古浪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对于红军西路军的传奇故事总是听了又听,讲了又讲,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又由于家有邻居老红军刘奶奶的缘故,总觉得红军的事迹是永远讲不完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1914年10月8日,随着一声刺破夜空的哇哇哭声,一个女婴降生在了四川省通江县龙凤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就是这个女婴后来成了一颗革命的种子,成了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她就是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女战士、我家乡石坡大队的原党支部书记刘万寿。记得小时候大人们称她为“刘书记”,小孩们都叫她“刘奶奶”,外面的人打问她时多称“老红军”。</p><p class="ql-block"> 1928年因受大哥革命思想的影响,年仅14岁的刘奶奶跟随大哥参加了红军。父亲因此惨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不久,大哥也在保卫川北革命根据地的战斗中壮烈牺牲。苦大仇深的刘奶奶不但没有被反动派气势汹汹的气焰所吓倒,反而义无反顾地投入了新的战斗。1930年,16岁的刘万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经过后来历次战斗的洗礼,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红军干部,曾担任红四方面军供给部被服厂的指导员。第四次反“围剿”失败以后,刘万寿随红四方面军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历经了千难万险,转战于万里疆场。</p><p class="ql-block">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以后,她所在的部队又奉中央之命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 刘万寿所在的红9军经过大拉牌、干柴洼、横梁山、古浪等血战,转移到了永昌,他们先后在永昌八坝、东十里铺、二十里铺等地同青海马家军及地方民团苦战20余次,2000多名指战员长眠于永昌大地。之后,他们又随红5军主力行动,在董振堂军长的带领下,连续夺得临泽、高台两城,引起了敌人的恐慌,马家军调集全部兵力压向高台,高台城被重兵围困8天之后沦陷,马家军大开杀戒,西路军伤亡惨重,包括军长董振堂和政治部主任杨克明在内的近3000名将士壮烈牺牲。刘万寿和她的16名战友侥幸突出重围,出城以后,他们临时推选俞杰为队长,准备上祁连山打游击,就在他们疲惫不堪地躲在河道里休整时,被一商人发现后告密,敌人追杀而来。因刘万寿和战友汪霞去侦察探路,听到枪声后紧急躲进一煤窑,其他同志从此就失去了音讯。</p><p class="ql-block"> 与部队失去联系后的刘万寿成了迷途的羔羊,无奈之下装成哑巴靠讨饭历经千辛万苦流落于甘肃省民勤县境内的巴丹吉林沙漠,遇到了给地主家放羊的夹河乡贫苦青年闫宗基,被闫宗基收留并组成了家庭。为躲避国民党匪军的搜剿,刘万寿和闫宗基夫妇躲到巴丹吉林沙漠过着昼伏夜出的艰难生活。新中国成立前夕,刘万寿举家迁徙到永登县东山区石坡村(现属古浪县直滩镇)定居。新中国成立后,刘万寿的革命热情再次爆发,她用红军时期做群众工作的经验,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工作。她带领村民搞土改,受到村民的一致拥护,便推选她当了农民代表、区农会主任、初级社社长等。后因石坡村初级、高级社无人当社长,乡政府决定由刘万寿去担任社长。1958年石坡大队党支部成立,刘万寿成了大队第一任党支部书记。</p><p class="ql-block"> 2000年10月24日,这位从敌人的刀尖上捡回一条命的老红军,走完了她87岁的光辉人生历程,永远的离开了我们。老红军刘万寿是党多年培养的优秀共产党员,也是一生心系群众、淡泊名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基层干部。家乡人民赠予她的赞誉是:“不是英雄的英雄,不是功臣的功臣”!</p> <p class="ql-block">  刘万寿所在的石坡大队座落在昌林山北坡的山踋下,共有太阳沟、沟口、石坡、西水沟、马家梁、新井等6个生产队。在南边的太阳沟、沟口队紧依昌林山,北边的新井队却在腾格里沙漠的边缘,中间的石坡、西水沟、马家梁队则在“九沟十八坡”山梁的包围之中,全大队绵延几十里,在交通条件极其落后的解放初期,大队干部下一轮队就得十来八天,那时的大队书记刘万寿就是用那双曾经走过万里长征的踋无数次的丈量着全大队的每一寸土地的。当时的石坡大队近2000口人守着瘠薄的几千亩山旱地,完全依赖靠天吃饭,由于历史的原因,那时的社员们几乎都是文盲,全大队没有几个识字的人,没有一段象样的路,没有一亩水浇地,没有一个先进的生产工具。干旱缺水,生产力低下是制约发展的主要困难,全大队除昌林山踋下的太阳沟队外,其余5个生产队的人饮水都要到几里外靠肩背驴驮解决,“吃水贵如油,犁地没有牛”就是那时的真实写照,没有饭吃、没有水喝、没有文化是那时社员们心中挥之不去的惆怅。</p><p class="ql-block"> 从小饱受苦难、历经千难万险的刘万寿深知老百姓的苦楚,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担任了大队书记的她倍感肩上担子的沉重,她常常站在山梁山面对广袤的土地凝思,如何以有效的方式更快的改变生产条件,使社员们过上更好的日子?经过反复调研和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她果断提出了自立更生,艰苦创业,铺压砂田,兴修水利,兴学重教的思路并得以实施。</p><p class="ql-block">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刘万寿带领群众在有条件的地方铺压砂田,以改变干旱缺水的面貌。铺压砂田就是在相对坡度较小的地表覆盖一层厚15厘米左右的粗砂砾石或卵石,再形成一片特殊的田地。在我们老家称为“砂地”。砂地有利于蓄水保墒抗盐碱,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产量,还可改良农作物的品质,是一种独特的抗旱耕作形式。经过多年的奋斗,石坡大队的2000多亩贫瘠的土地变成了优质的砂地,社员们第一次吃上了用辛苦换来的砂地麦子和香甜的瓜菜。</p><p class="ql-block"> 使刘万寿书记“名声大振”的事是她带领群众兴修水利的3期引水工程。由于水源所限,石坡大队的引水工程主要是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富余的水顺便浇些蔬菜果园子。主要做法是选择好水源做好截引,然后选择好开挖渠线,渠道用黄胶泥衬底,石板做帮后胶泥封缝,以防渗漏,再用石板封顶后覆土作为保护层,修渠道时逢山开洞,过河架桥,保证水能自然流淌。渠道还不能建在河道低洼处,以防洪水冲毁,渠道进入村庄的末端建上取水的泉,以方便人们取水,泉的下方再建一个涝池,以便储存更多的水,方便牲畜饮水,涝池的下方再用简易的渠把剩余的水引到果菜园子里。</p><p class="ql-block"> 石坡大队的引水工程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始的,她组织全大队壮劳力,前后花了五年多时间,自力更生,土法上马,成功截引地下水3处,修筑引水管道近20公里。第1期是为石坡生产队引水,顺便解决了沟口队取水难的问题,把昌林山里的水通过修路、挖沟、镶渠引到了十几里外的石坡梁上。第2期是为西水沟生产队引水,把石坡梁下的水通过截引、挖沟、建渠通过几里长的沙河引到西水沟的村庄。最宏大的工程是第3期为新井、马家梁队引水,把几十里开外的新泉沟里的水通过马家梁、西水沟再输送到新井队。这期工程施工难度大,战线长,需要先修路,建截引工程,构筑桥涵,打通隧道再挖沟筑渠引水。在不通电,不通路,没有工程机械,技术力量缺乏的那个年代,完全靠人力土法施工,其难度可想而知。</p><p class="ql-block"> 引水工程顺利通水后,在武威地区古浪县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县上组织全县机关、公社、大队、生产队干部召开现场观摩大会,学习红军女战士、石坡大队党支部书记刘万寿带领群众战天斗地,改变家乡贫困面貌的先进事迹。一时间,刘万寿的名字了传遍了古浪大地,《甘肃日报》等媒体以《不倒的红旗》《气壮山河》为题进行了全面报道。刘万寿多次被推选为古浪县和武威地区党代会、人代会代表,1966年被推选为甘肃省人大代表。</p><p class="ql-block"> 石坡大队3期水利工程的顺利完工,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面貌,解决了全大队近2000人的吃水问题,解决了300多头大牲畜、5000多只羊的饮水困难。石坡,西水沟,新井3个生产队还开发了果菜园子,种上了蔬菜,栽上了果树,还拥有了少量的水浇地。长期缺水的人们第一次吃上了生产队分给的新鲜蔬菜,第一次收获了自产的丰收果实,人们脸上露出了从未有过的幸福笑容,曾经的涝池里留下了我们儿时“打澡儿”嬉水永远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刘万寿小时候没有机会上学,是一个“目不识丁”的文盲,在长期革命工作生涯中饱尝了没有文化的艰辛。解放之初的石坡大队,近2000人竟没有一个象样的“文化人”,仅有几个粗识字的小学生,各生产队连记工分、记帐的人都难以寻找,全大队6个生产队没有一所学校,想上学的人要到邻村的大沙沟、老城甚至永登、古浪求学。刘万寿担任大队书记后十分重视教育,克服重重困难自力更生办学校。她常常想自己没文化,不能让后代们也没文化。她广泛发动群众,积极筹备材料,带领社员们自脱“土块”,自建校舍,用泥台台替代课桌橙,组织略有文化的人担任老师,一边自学提高,一边教书育人,硬使在零基础的6个生产队先后队队建起了自己的学校,她四处游说,苦口婆心的动员孩子们走进校园,当孩子们走进自己的学校读书的时候,心中的感激之情不禁油然而生。她还利用学校的条件号召大家办起了农民夜校、扫盲班、识字班,使世代为农的社员们尝到了有文化的甜头。经过若干年的努力,有文化的人逐渐多了起来,各生产队的会计员、出纳员都能自给,各类人才也逐步涌现了出来,社员们文化水平的改善直接促进了生产能力的提高。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后,我是石坡大队第一个通过高考选拔走出大山的学子。细细想来,我就是刘万寿奶奶兴学重教的直接受益者,我的小学就是在当年刘万寿奶奶带领大家修建的西水沟学校里读完的。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无不浸透着先辈们艰苦创业挥洒下的辛勤汗水。</p> <p class="ql-block">  刘万寿对自己和子女们要求都很严,从不搞特殊化,就是在最困难的三年自然灾害面前,做为大队书记的她,从不占公家一分钱的便宜,社员家吃菜糊糊,她们家也是菜糊糊,而且还时不时拿出自家的救命粮解救死亡线上挣扎的群众。她对儿孙们政治上严格要求,生活上精心照顾,教育后代们热爱集体,热爱祖国,永远跟党走,努力做一个好学生好社员好工人好干部。也许<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红色基因的传承,她的儿孙们大都是社会各阶层的栋梁之材。</span>大儿子闫向环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上世纪七十年代接任了大队书记的担子,一干又是十几个春秋;二儿子闫向瑜积极要求上进,在当年的社教运动中成了积极分子,在社会主义农村建设中贡献了应有的力量;三儿子闫向瑞武威师范毕业后先后在内蒙古阿拉善右旗、阿拉善盟党政重要部门工作,成为了阿盟党政领导干部队伍中的姣姣者;四儿子闫向真华南理工大学毕业后从军,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从事国防科技工作,曾3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被评为学雷锋标兵和优秀共产党员,正团职上校军衔;五儿子闫向东也曾是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为祖国站岗放哨多年后又在古浪县国网供电系统辛勤工作,为电力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刘万寿的孙辈们更是英才辈出,有作家、书法家、诗人,也有科技工作者,有政坛新秀,也有商界精英。家族后代55人中,有共产党员18人,有13人踏着先辈的足迹走进了军营,有15人获得了大专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4人、留学生3人、有县(处)团职以上干部8人,真可谓群星灿烂。遍布祖国各地的后代们为人民服务,为祖国站岗,或务农,或经商,均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应有的光和热,在日常生活中坦坦荡荡,诚实做人,勤奋做事,没有一个人给先辈的红色基因抹黑。</p> <p class="ql-block">  作为曾经朝夕相处的邻居,我心里一直深深敬仰着这位平凡而伟大、坚定而执着的老红军,刘奶奶坚定不移的革命理想信念,坚贞不屈的刚毅性格,不图名利一心为民的情怀,雷厉风行言行一致的工作作风,艰苦奋斗勤俭持家的高尚品格,不怕困难忘我工作的精神,是我们在未来奋斗的道路上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刘万寿老红军的精神永存,<span style="font-size:18px;">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回望过往历程,眺望前方征途,我们必须始终赓续红色血脉,用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和丰功伟绩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革命先辈留给我们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伟大的红军精神滋养自己、激励自己,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做好各项工作,才能<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负革命先辈对我们的殷切期望。</span></p> <p class="ql-block"> 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王正中,男,字石介,汉族,甘肃古浪人,中共党员,退休公务员,长期从事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喜爱文学、书画、音乐、旅游、摄影等。多有作品在各种媒体发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