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小顶山”

淡泊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我们平常所说的“小顶山”,是黄石山的俗称!位于南阳市方城县独树镇北,夏李稍微偏西南方向。海拔应该有700多米,山势雄浑,峰险洞幽,怪石突兀,群山拱之,庙宇众多。因与湖北武当山相对,故称北武当山,小顶山是相对于大顶山(武当山)而言,素有南大顶北小顶之称,都是以道教而闻名的。初闻其名源于村里几位烧香拜佛的善男信女们每年三月三去“小顶山”的朝拜,他们会提前准备好干粮:烙馍、咸菜、白开水,条件好的会煮几个鸡蛋、烙几张葱花油馍。早上三四点钟甚至凌晨一两点他们就会结伴步行前往(后来通过亲自前往才发现路途遥远,真心佩服他们为了信仰的勇气和毅力👍👍),那时从蛮营通往“小顶山”的山路被这些香客们踩的十分明显,常听他们说:三月三,小顶山,回来落件湿布衫!——那时的我也惊奇于每年的这天都会下雨!耳熟能详的景点有:石板路、分水岭、好汉坡!烧香回来的他们也会给家里的小孩们带点礼物,最常见的是石猴,寓意会给人带来好“时候”!当时让我对他们收到的礼物非常的艳羡,对“小顶山”充满了好奇和向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第二次让我对“小顶山”更加向往而又遗憾至今的,是初中一年级时班主任靳顾英老师带领同学们前往“小顶山”,而我没有成行这件事情!特别是兄弟端阳又回来给我有滋有味的讲述他们一路上的趣闻乐见,更是让我后悔的眼含热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后来参加了工作,有了自己做主的自由了,去“小顶山”的愿望得以实现!基本上每年我都会带学生或者和同事前往,每次都有不同的感觉和收获!交通工具从开始自行车,到后来的摩托车,一直到现在的汽车,见证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生活的变迁,但不变的是自己对大山热爱的情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这张应该是2001年春天爬山拍的,那时候正是二十几岁的黄金年龄,参加工作不久,寒酸简单的日子过得还算无忧无虑的!记忆中的天是蓝的、油菜花开的金黄灿烂,闲暇时会结伴喝啤酒、吃烩面(烩面2.5元,工资90元)、大快朵颐猪头肉(我和红阳哥一次吃过每人一大碗烩面,二斤猪头肉外带五瓶啤酒),二姐送给我的一辆黄颜色的26自行车,牌子应该是斯普瑞克的,骑着它经历了“普九”填表、奔赴酒场……承载了我太多记忆!可惜的是在一次喝醉后遗失在了老学区院,等想起来的时候已是七八天后了,自然是丢失的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这张照片是2005年初春和学生一起爬山拍下的,这届学生是我从教以来最有成就感和职业幸福感的学生,从初一带到初三,他们懂事、积极、阳光、上进,那时的他们自立自强不怕吃苦,上学及过星期回家很少有家长接送的,路途比较远的蛮营、坟沟、彦岭的学生也不例外!忘不了他们参加完中招考试结束后的依依不舍的泪别、晚上将近二十个男生在我屋里喝酒畅聊后席地而卧的场景!照片上的同学有:张晓阳、杜瑞瑞、李智慧、周金洋、沈艳芳、郭明阳、聂沛沛、王明丽、代水宽、代阳侠、刘森、牛红叶、邹锦涛、刘天江、刘亦斐!愿你们一切安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这是2011年带孩子们去拍的,那时我已调入二中,网吧和电子产品已经走入学生的生活,给孩子们带来了十分坏的影响,就决定借着星期天带着孩子们走进大自然,走进大山,一路上师生在享受大自然美景的同时,还留下了我们的欢声笑语,这是我们在欢呼庆祝登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山沟里的欢呼!最前边的两位是张康康和石文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那时我们歇脚的“石板路”如今已被水泥覆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多年没有走过这条路了,不知道“分水岭”上的石头小庙还在不在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师生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这是2012年三月份照的!记得最深的就是爱听歌的我有了第一个MP3,那感觉至今记忆犹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这是2012年4月份去拍的照片!这是我在二中带的最后一届学生,照片中的男生有刘自乾、路法林、汪森尧、彭圣杰等!下图的女生有范贺凡、张灿培、陈婉冰、禹玺雅、兰高洁、代梦楠,那俩男生是王东阳和张金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这是2020年疫情结束时去拍的!</b></p> 7月10日(绿)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特别是今年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自己独自去爬了三次,每次都令人难忘感慨万千!第一次是7月10日,正值暑期,漫山的树木郁郁葱葱,由于前期疫情封山,路上的台阶已长满青苔,爬山的人也为数不多!</b></p> 9月7日建筑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这次去关注比较多的是山上的建筑,这里的建筑大多建的年代比较久远墙体材料以石块为主!大家都知道山路险峻,交通十分不便,又清楚那个年代的施工条件:没有机械,全靠人工肩扛搬运,石头可以就地取材,而砖、沙、水泥大部分都是善男信女们一点一点长年累月积攒而成!一砖一瓦来之不易,足见信仰的力量!而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多元化、信仰多元化,香客越来越少了,有些建筑年久失修,已经破败不堪!</b></p> 12月4日(蓝)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这次还是一个人的旅行,天气不错,最大的感受就是天的蓝,所拍照片基本没有色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真的喜欢爬山,因为爬山是一件具有挑战的事情,磨炼意志力的同时,能陶冶情操。当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完全放松在大山里的时候,听着大自然的声音,小鸟的歌声,加上眼前绿的世界,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好,让人心旷神怡,与山同呼吸。一个人爬山有一个人的快乐,可以独处静心,置身其中,乐在其中!特别是“小顶山”与我而言更具有特别意义,有我儿时的向往,有我童年梦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真的喜欢爬山,因为来到大山能使人感觉空气清新芬芳,吐出胸腔陈气,满眼的碧绿,给人的视觉一个全新的刺激,登高远望,大自然美景尽收眼底,剧烈的运动,会使你精疲力尽,气喘吁吁,满身大汗,毛孔全开,当屁股落地片刻休息的那一刻,又使你全身放松,舒畅,惬意,身体充分和大自然无缝对接,使你爽心爽肺,特别是筋疲力竭登顶稍事休息后下山时,方觉脚步轻盈,身体灵活,充满力量。爬山使我身心愉悦,特别是我内心、情感深处的“小顶山”,寄托了我太多的感情,承载了太多的美好回忆!有我对大自然的深爱,有我内心深处恋旧的情怀!</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