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想去仙游县西苑乡凤山村垒峰岩看石人头的念头已经有几年了。早上从涵江驱车近百公里前往这里,现在车辆可以直达山脚下一座仪明祠前的简易停车场,此处海拔890米,垒峰岩主峰1133米。</p><p class="ql-block"> 两进一厅两开间的仪明祠,黑瓦砖墙,外围土墙部分已经开裂,祠内长满苔藓的天井和色彩斑斓的壁画,默默诉说着它悠久的历史和曾经的沧桑。祠后是新建不久的观音庙,对比反差强烈。</p> <p class="ql-block"> 停车场上只有三辆悬挂闽A牌照的小轿车,😄还有比我们俩更早来的驴友啊!仪明祠左前方半山腰巨石凹处隐隐约约似乎有人在活动,仔细一看,哦,原来他们已经到了“石巨浪”景点!看来今天我们俩不会孤单了!</p> <p class="ql-block"> 抬头仰望,那一段东西向绵延在山巅的石人头确实震撼人心,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 山脚下的一位老农妇告诉我们,山顶上有两条路:往左观看石人头,<span style="font-size:18px;">往右前往八仙洞。十点半时,我们俩</span>沿着祠东边新铺设的石阶攀援而上,眼前这近乎笔直的粗磨阶梯约有千级,😄迎面就是“天梯”啊!</p><p class="ql-block"> 正上方有一块巨石,人称蛤蟆岩,其下白色建筑物是麒麟洞,也有人称观音殿。</p> <p class="ql-block"> 终于登上了麒麟洞,往左前往观赏石人头……</p> <p class="ql-block"> 还好悬崖峭壁旁有这些新建的护栏,否则走过去确实挺危险的~</p> <p class="ql-block"> 一路上有好几块这样的警示标语。</p> <p class="ql-block"> 标志性景点“石人头”栩栩如生,与“北京猿人”头像是不是很像?当然,更像是一位头戴蒙古帽的勇士。</p><p class="ql-block"> 此山峰名曰“垒峰岩”,有驴友称之为“雷锋岩”,😊仔细一看,还真有几分神似~</p> <p class="ql-block"> 😄隔着防护栏,与远古的石人进行面对面的超时空对话!</p> <p class="ql-block"> 戴着帽子的威武大将军,闭着眼睛,看似表情木讷但却倔强刚毅……</p> 呵呵~中间这位小白脸是僵尸吧? <p class="ql-block"> 前方没有路了,巨石旁隐约有一丝老驴们爬过的痕迹,路太陡,附着物少,且荆棘又多,😄俺们来是玩耍又不是玩命,安全第一!决定掉头,前往八仙洞!</p> <p class="ql-block"> 山头枫叶经霜染,恰似朝霞满天红。</p> <p class="ql-block"> 原路返回后,穿过蛤蟆岩下的麒麟洞……</p> 麒麟洞中供奉着观音、佛祖、仙女等,梵音阵阵犹如天籁。 回望麒麟洞…… 继续攀登! 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 <p class="ql-block"> 孙大圣?</p> <p class="ql-block"> 雄狮?</p> 终于到达垭口,往右继续攀爬,目标:八仙洞 悬崖前方是奶头山。 小型“石浪” 八仙洞,目前只是用铁片简易搭建。 八仙洞再往下爬,据说也没什么景色,山路陡,且鲜有人迹,于是返回到垭口…… 此时,对面传来了驴友们的声音,她们正走在山脊上、悬崖边…… <p class="ql-block"> 从垭口往上攀爬一小段,迎面遇到刚刚从“石巨浪”穿越过来的十位福州驴友,他们称得上是“正规军”,个个头戴安全帽,装备齐全。</p> <p class="ql-block"> 这段刀锋一样的山脊,走上去脚有点发软啊,两边都是悬崖!其中一位中年男领队说,去年来时这些护栏还没安装,他走过去了!真心佩服他的熊胆~</p> <p class="ql-block"> 走过去打卡!</p><p class="ql-block"> 山风好大啊!帽子都戴不住,要是没有护栏,😄哈哈~是真的不敢冒险过去的~</p> <p class="ql-block"> 问了他们的领队,说是前往“石巨浪”路上有岔路,按照他们现在的速度来回大约要两个小时。恰好其中有一位是仙游籍老驴,他告诉我们俩,只有两个人,如果没有事前下载好的轨迹图最好不要去,路也不太好走。</p> 听从劝告,而且六只脚app也打不开,看看天色尚早,决定边爬边看,适时就返回。这里的角度不同,石人头也变脸了,可谓“一千个游者就有一千个石人”。 <p class="ql-block"> 对面山腰上那一段是“石长城”吗?还是那面传说中据此地500米的光滑石壁?还有一个能藏800人的山洞?</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今天的目标:前方孤峰——石人头头顶。</p> 此处比较险要,小心翼翼当一回壁虎了~ <p class="ql-block"> 俯瞰下方“飞来石”的顶部……</p> <p class="ql-block"> 终于站在了石人头的头顶上!</p> <p class="ql-block"> 石人头顶部地势比较平坦,😄观赏美景的同时,好好体验了一把站在巨人头顶上的感觉!</p> 此时,前方山腰上的一块巨石上,有两位驴友正在观赏我们这块石人头呢! 山脚下的停车场上又多了2辆小车…… 菜溪的九仙溪水电站在这里都能极目可及~ 打卡石人头头顶! <p class="ql-block"> 借用一位网友近期用无人机拍摄的一小段石人头顶部周边的精彩视频,😄回顾一下刚才我们俩走过的路~</p> 原路返回…… 呵呵~上山容易下山难啊! 与石人头在山腰同框~ 石人头的下巴位置,有块飞来石! 前往看看…… 飞来石摇摇欲坠,堪称一绝!是不是很像不远处菜溪景区内的那块“心动石”? <p class="ql-block"> 站在石人头的下面,😄呵呵~这儿有喉结!结论:确实是个男子汉!</p> 远方山顶上高高耸立的大风车,是社硎乡的草山风电塔…… 缩进脑袋的石乌龟! 下山咯! 山岩上的黑松形态各异,有的形如龙蛇交融,有的似盆景多姿…… <p class="ql-block"> 《木偶奇遇记》中的匹诺曹?!</p> 巨大的秃鹫。 <p class="ql-block"> 是出山的“二师兄”?还是对天狂吠的二哈?</p> 浓眉大眼,发型不错啊! <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中已在山上东走西窜到下午三点了,此时下山,近千级石阶啊……😄呵呵~正所谓,痛并快乐着!</p> 再见了,石人头! 停车场上忽然飞来一只觅食的信鸽,很可爱~ <p class="ql-block"> 寻找附近传说中的两块阴阳石,打听一下,结果连当地人都不清楚,那就走咯~</p><p class="ql-block"> 下一站:据此地约6公里外的无尘塔。</p> 2016年12月3日徒步十八股头时,来过九座寺,当时忘了顺路看看寺前的这座著名的千年古塔,留下了小遗憾,今天算是弥补了~ <p class="ql-block"> 无尘塔建于唐咸通年(公元865年),2006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据介绍:无尘塔塔为三层石构,八角空心,高14.22米,内径6.45米。塔尖为莲花葫芦形。基座为莲花石雕,各层角柱呈瓜楞形。底层下部八面刻有奔龙舞狮等浮雕图案。设南北开门,东南与西南两面有护门卫士浮雕。塔内有螺旋形石级盘旋而上。无尘塔形制古朴,斗栱特殊,制作精良,是研究宋代建筑的珍贵资料。 顺便再看一看这又有变化的南少林——千年古刹九座寺。<div> 据介绍:九座寺素有“南少林之誉”,其僧人“文武同修”,寺中保留着当年僧洗浴的石槽,寺西北处山上,还有可屯兵的“九云寨”(即十八股头上的贼营),练武的“第一垣”石窟,周围还遗有多处“拳把卧牛之地”。据2001年2月4日福建东南电视台记者行动及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罗炤教授研究发现并考证,“九座寺确为南少林发源地”,其在《天地会探源》一文中考证。九座寺的二传弟子,香花僧祖师道宗甚至还是天地会的创始人,而九座寺崇拜的图腾标志“鹰”和“亘”也成为天地会的秘密联系暗号。</div> 踞史载,九座寺倡建于唐咸通六年(公元865年),至今有1156年的悠久历史。现在的凤山九座寺为1986年重修建,主要建筑物有山门、大雄宝殿、祖师殿、经幢、僧舍、斋堂等。现在的新山门是新建的,还修筑了围墙。2016年我们来时,大雄宝殿前的这块地还是一片大火后的废墟,放生池等也是重修的。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旁的建筑群正在修缮中,一和尚正和几位农妇围绕晒在地上的一堆某中草药讨价还价……</p><p class="ql-block"> 天色渐暗,😄心满意足,打道回府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