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地金色银杏黄 万物收藏评成长

渡@梵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满地金色银杏黄 万物收藏评成长</p><p class="ql-block"> —2021年工作室汇报考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昆明市罗浩宇名师工作室简报</p><p class="ql-block"> 2021年第32期 总第52期</p><p class="ql-block"> 2021年11月24日</p> <p class="ql-block">  碧云天,黄叶地。美丽春城,初冬季节的文林街巷,道旁的银杏树闪着片片金黄。2021年11月24日,雨后的昆明放晴了,在这个暖暖的艳阳天里,昆明市罗浩宇名师工作室的16名正式学员齐聚在昆明市教科院,满怀期待地迎接工作室2021年年终总结和学员考评。</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主持人是三组学员刘静涵老师。她款款登台,隆重介绍出席本次年终考评的专家:昆明市五华区基础教育研究院初中语文教研员赵吉惠老师;正高级教师、“春城名师”、昆明市第五届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钱柳伊老师;昆明市盘龙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金辰中学副校长,也是第四届工作室学员鲁家秀老师。当然,还有我们可亲可敬的师父罗浩宇老师。接着刘老师介绍会议流程:一、罗老师做2021工作室年终总结报告;二、16名学员进行个人汇报;三、专家点评;四、公布考评结果。本次考评活动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有序展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师父回顾做总结,点点滴滴涌心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活动伊始,美丽优雅的师父罗浩宇老师分别从“学员培养”“教育教研”“工作室辐射引领”“经费使用”“学校配合”六个方面回顾了即将过去的一年中,工作室的点点滴滴。在总结报告时,罗浩宇老师特别指出,2021年的学员培养目标,在2020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以下方面:</p><p class="ql-block">1.通过专家讲座、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提高学员综合素养;</p><p class="ql-block">2.继续进行教师基本功训练(本年度的基本功训练重点为文本解读);</p><p class="ql-block">3.继续带领学员观课、磨课,并着重培养学员的评课、议课能力,引导学员学会多角度、深入、具体地观课、评课;</p><p class="ql-block">4.提升学员试题命制能力,利用中考阅卷平台更好的提升学员专业素养;</p><p class="ql-block">5.为学员搭建走向全国交流的平台,跟全国走在前沿的教研团队进行交流,汲取优秀的教研经验,使我们的教研团队有长足的发展;</p><p class="ql-block">6.组织进行课题申报,熟悉课题申报各流程。</p><p class="ql-block"> 这些目标不仅在能力层级上提出更高要求,并且都在师父精心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得到逐一落实。师者,其心殷殷,用情如斯。所有学员都感怀于师父的良苦用心。接着师父还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各位学员在2021年度教育教学获奖、论文发表、送教下乡、著作阅读等各方面的成果。匆匆一年中,每位学员经历过往的一幕一幕浮现眼前,那些让人彻夜不眠,热泪盈眶的日子,原来都留下了闪亮的足迹,忠实记录着每个人的成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学员汇报说成长,处处感动忆温暖</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学员汇报是工作室的一项重要活动,总结成长是人生里一个承前启后的美好过程。接着是工作室16位正式学员的个人汇报和现场考核时间,大家根据提前抽签的顺序依次登场。</p><p class="ql-block"> 身着喜庆红装的 1号学员李江老师微笑满面,亲切温暖,她娓娓道来《“yi”的故事》。李老师匠心独具,她的汇报分别从“一的长度”“一的宽度”“一的品格”三个维度展开。“一的长度”方面李老师深情回顾了拜师经历,特别指出自己是追随师父时间最长的学员,师徒情谊绵绵;“一的宽度”方面李老师从“上一堂好课”“讲评好一节课”“写好一篇篇优秀的论文”“命制好一套优秀的试卷”“亲近一本本的好书”的角度讲述自己一年中的成长与收获;“一的品格”方面李老师通过具体事例谈到了师父对待工作严谨求实的作风对自己的深刻影响。最后李老师以“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结束了汇报分享。</p> <p class="ql-block">  秀丽端庄的2号学员杨婕老师汇报的题目是《一路花开,一路芬芳》。杨老师按照工作室考核要求分别从“师德师风”“教育科研”“自我发展”“出勤情况”进行分享。杨老师始终践行着自己加入工作室的初衷“突破瓶颈,成为最好的自己!”“用最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在各方面获得令人称羡的亮眼成绩。最后,杨老师借助照片,深情回顾了和师父和工作室小伙伴们共同走过的又一年里几个难忘瞬间,感怀于浓浓师徒情,同窗谊。</p> <p class="ql-block">  大气雍容的3号学员李燕老师,进行了题为《因为有你,三生有幸》的分享。李老师动情讲述了她植根深厚的“教师梦”:她的奶奶是一名乡村代课老师,奶奶是她的启蒙老师。大学毕业后如愿当了老师。2019年获得昆明市初中语文学科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拿到了进入工作室的入场券,得到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与师父和小伙伴们相遇。李老师表示:前路不易,倍加珍惜。初心不忘,筑梦远航。在展示了自己一年的丰硕收获后,李老师引用了摘自万玮著《教师的五重境界》,认为自己在师父的引领下,不断向更高的境界进发。</p> <p class="ql-block">  刚刚成为一个幸福宝妈的4号学员杨嘉佳老师,在分享中提到:自己曾遇到职业倦怠期,正在自己陷入灰暗和迷茫的时刻,无比幸运的遇到师父,才有了目标和方向。她表示“一直以为,语文教学,是深深地扎根于文本语言的教学,是贴着学生语文素养发展而前行的教学,是遵循语文教学的自身规律实实在在的教学。在以艰涩的深刻、冰冷的高调为特征的深度教学前,在语文教学被各种貌似“深刻”的“理论”折腾得面目全非的当下,我希望我的教学如浅浅小溪,缓缓而行,但又能溅起浪花掀起波澜。去尽浮华寻语文教学之本真,这一年近‘宇’而‘佳’,努力将语文课要上得有趣、有味、有情。”杨老师真挚的分享迎来了大家的肯定和赞赏。</p> <p class="ql-block">  爽朗质朴的5号学员姜莉莉老师进行了《逢君拾光彩,不吝此生轻》的分享。姜老师先幽默俏皮的用“幻灭”“追求”“药不能停”三个关键词概括了自己追随师父参与命题的难忘经历和充满自我怀疑和反思提升的学习过程。这次的经历让姜老师不仅深刻体验了命题的全过程,接触到了更多优秀而博学,才思敏捷的语文前辈,更加让她对师父细致严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深感敬佩。最后,姜老师通过追随师父前后自己在课题研究方面的小小变化,由衷感叹:有师父真好!有大家真好!</p> <p class="ql-block">  工作室的文艺才女6号孙晋芳老师进行了《学习·研思·成长》的分享。孙老师以她最喜爱的教育格言“教育就像培植石斛,合理调整阳光和水分,用心照料后,定能开出迷人的花朵,释放蜜甜的芬芳 ”作为分享的开头,又分别从“学习”“研思”“成长”三方面深情回顾了她在工作室的迅速成长与收获,在工作室获评“昆明市第十一届学科带头人”的喜悦以及对师父的感恩,对小伙伴儿们的感谢。</p> <p class="ql-block">  娴雅文静的7号学员刘静涵进行了的分享名为《攀爬的姿态》。刘老师以“木棉的坚毅 ,蜗牛的执着”为话题动情分享了自己在工作室的成长故事:从一开始的懵懂无知,雾里看花,到后来的透彻明悟。刘老师经过了初行路上步蹒跚,潜心研讨促发展,转益良师结硕果的过程。一次又一次的成败得失,让她在教学中走的深入且踏实了,有了一些未曾有过的会意,尤其是多了些对教学的凝视与敬畏。在短短一年里,工作室中,刘老师得到引领与指导;碰撞和启发;感受到了工作室的抱团和帮助,追随师父,点亮了前进道路的明灯。</p> <p class="ql-block">  谦逊低调的8号学员刘旭老师分享题目是《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老师讲述了自己从初进工作室的自卑惶恐,后来通过自己一步一步的努力,教学方面获得巨大进步,成功从跟班学员顺利“转正”的励志传奇,让所有小伙伴感受着他实现了“跟随师父学习,在师父的指导下,积极研究教育教学,努力实践,获得自身专业的成长与教学的进步”的兴奋和喜悦。</p> <p class="ql-block">  阳光自信的9号李燕童老师,是工作室里一位“重量级”学员。李老师自加入工作室以来,由于在昆八中身兼多职,工作繁忙,分身乏术,曾经在一次代表工作室参加全国教学比赛的准备阶段严重拖延,被师父深夜发信息温柔教导,委婉批评,令李老师深受触动。后来,李老师全身心筹备比赛,不仅在那次比赛中获得了全国一等奖的闪耀成绩,并时刻铭记师父教诲,对待工作严谨认真,一丝不苟。李老师自豪的表示,自己在师父的感召下健康生活,成功减重20斤!</p> <p class="ql-block">  时尚靓丽的10号学员黄丹垠老师是位执教经历仅六年的年轻教师。但是,来到工作室后,她一路追随,一路反思,也收获了成长。她深深感受到:当教学实践遇到瓶颈,陷于庸常的时候,在工作室里致力于教学研究就成为调整自已的最好方式。在不懈地学习思考中,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让在现实工作中叹息一地鸡毛的自己,常常感到被治愈,不再畏惧,再次心怀勇气。</p> <p class="ql-block">  优雅精致的11号学员李仙老师参加工作室的初衷是“本着提高个人科研、理论水平,提高业务素质的初衷,为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使家长放心、得领导认可的科研型语文教师而努力!”李老师在禄劝思源中学工作,每次工作室活动都要合理统筹,奔波劳顿,但是她无怨无悔。李老师认为:教师从入职到成熟,一般要经历起步、发展、成熟、创造四个阶段。自己目前仅处于第二个阶段和第三阶段之间——发展和成熟阶段。所以要力争逐渐形成具有自己教学风格的学者型、科研型的教师,能让更多学生喜欢,让更多家长满意,争取步入教师成长的成熟、创造阶段。</p> <p class="ql-block">  青春洋溢的12号学员华静是走上教师岗位不久的年轻老师,自从加入工作室以来,她实现了多个人生的第一次:第一次送课;第一次参与中考阅卷;第一次执教市教研公开课;第一次评课、议课;第一次写论文、出书。在这一个个付出无数心血与汗水的“第一次”背后,是她以积极主动的方式在工作室里努力成长。尤其让人敬佩的是,年轻的华老师在师父的引领下表现出极强的自律精神,即使身处假期,也严格遵守时间规划学习、阅读,健康生活。最后华老师以“用力成长,用心生活,用情守护”结束了分享,她阳光自信,向阳生长的姿势让每一个聆听者动容。</p> <p class="ql-block">  自信从容的13号学员刘佳玲老师是一位名师引领下成长起来的名师——安宁市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刘老师作为工作室主持人,在自己的日常工作异常繁忙,每周三要奔赴昆明路途遥远的情况下,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坚持参与活动,认真学习,努力承担,这位工作室的大师姐,勤学不辍的精神鞭策了每一位小伙伴。</p> <p class="ql-block">  知性美丽的14号学员梁晓娟老师感慨万端的做了名为《黑夜中寻光,荆棘中成长》的分享。2021年对梁老师意义非凡:她一方面要带毕业班,一方面要照顾家中二宝,一方面母亲卧病在床,一方面还要开启长达一年的支教生涯……在遍地荆棘的至暗时刻,梁老师却能做课题,送教下乡,讲授精品公开课,论文写作全面开花,硕果累累,不由得让人对梁老师勤谨上进,全力拼搏的精神由衷敬佩又无比感动。梁老师的确身体力行的践行了她自己“低调做人,认真、踏实做事”的发展目标。</p> <p class="ql-block">  工作室中负责财务的“美妆博主”15号学员张迎春老师,进行了名为《诗书趁年华》的汇报分享。张老师回顾了自己误打误撞,因为比赛获得资格,并申请进入工作室的往事,希望自己在工作室中能实现“走出舒适区,尝试做多种可能性的自己”的目标。张老师一直很喜欢朱熹的一首诗—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她认为这首诗道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就是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丰富自己,才能让自己不断地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老师就更应该对自己的发展做出规划,并为之不断地努力,从而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张老师敢于不断突破自己,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赢得了每一位参评老师的赞赏。</p> <p class="ql-block">  工作室里年纪最小的16号学员陈蓉老师,是深受大家喜爱的小师妹,也是师父的小助手。陈老师最后登台,进行了名为《宁静而从容地前行》的汇报分享。陈老师回忆了和师父由崇拜而结识,由结识而成为同事的奇妙缘分,她归纳为“却是与梅缘分厚,年年此日向侬开”。陈老师在和师父日日相伴,耳濡目染中,以师父为榜样,树立起“外塑形象,内修气质”“求真”“踏实”的工作作风,短短一年过去,年轻的陈老师从组织能力,到教科研水平;从为人处世到健康生活一路以来成长的足迹,都有师父的示范引领,悉心指导,所谓:“近芝兰而身染幽香”,让人无比艳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专家点评多鼓励,精妙慧语寄厚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时间匆匆而逝,随着陈蓉老师的汇报结束,学员年终汇报和考核工作也走向尾声。在陈蓉老师的动情发言后,五华区初中语文教研员赵吉惠老师进行点评。赵老师本来对这场考核的想象,是一次紧张严肃的评审,但是,在聆听了罗老师的介绍和几位学员妙语连珠之后,她改变了看法,发现这是一次有趣有情的学习之旅:细致扎实的考核评分表,除了评价各位老师的学习工作情况,还用具体的项目充分调动了老师们参与集体工作的积极性,也是一种融于集体,为人处世的引导和教育。赵老师同时还受到学员老师们的鼓舞:老师们的日常工作繁忙而工作室要求又严格,但是大家呈现的状态是发自内心的成长的喜悦,是艰苦磨砺之后满满收获的自信,是对下一步发展充满期待的踌躇满志。赵老师指出,老师们的自评分享主线清晰又掩不住精英老师的才气飞扬,更挡不住老师们对罗老师尊敬感激,对大家庭的依恋热爱。主线之外的旁逸斜出是真情实意的表露,是趣味横生的讲述,是令人感动的小故事,小细节,让聆听者时而会心大笑,时而深深感动,静心沉思。“组织学习系统规划,扎实推进,细节落实。学员老师素养高,求学上进心切”这是赵老师对本次活动的高度评价。最后赵老师向罗老师表达了敬意,对学员老师的专业成长,亮眼成绩,健康,审美,自律,团结热爱生活等方面的提升表示由衷的祝贺,并且提出对宁静而从容的前行的祝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银杏灿黄多收获,师父嘱咐展未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最后,有八位学员的表现获得专家的一致好评,被评为“优秀”。他们是:粱晓娟、张迎春、陈蓉、李江、杨婕、孙晋芳、华静、李燕童。罗老师希望他们再接再厉,在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走稳走好,也肯定没有获得“优秀”的学员的成绩和付出,勉励他们继续成长。同时师父温柔而恳切的向所有学员提出两点期望:健康生活;培养一颗有趣的灵魂。师父也指出,学员在论文发表方面的不足,要求大家勤思善写,能够主动成长,将更多智慧的火花转化为教育科研论文成果。</p> <p class="ql-block">  师父的教诲彷佛春风化雨,让每个学员再次坚定信念:要珍惜机会,让自己成为更美好的样子,追随师父在语文世界中潜心修行。“非学无以成才,非志无以成学。”凡心所向,素履以往,让每个人以更充沛的热情踏着满地金黄的杏叶,开启新一年的崭新征程。</p>

学员

工作室

老师

师父

李老师

成长

教学

分享

自己

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