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淅川县第三小学研磨课大赛精彩掠影

弯弯月似眉

<p class="ql-block">  以切磋之谊取友,则学问日精;</p><p class="ql-block"> 以慎重之行利生,则道风日远。</p><p class="ql-block"> 为深化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改革,全面落实“四一一五”教学工程,针对前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教师教研能力不足、课堂越位,学生能力培养欠缺”等问题。淅川县第三小学于2021年11月下旬举行了大型研磨课比赛。这次比赛历时两周,由1-6年级语数学科12个教研组参赛,共102位教师参加研课磨课,24位教师分别做了现场示范课,校长寇自锋带领全体领导分组参加听评课。</p> <p class="ql-block">  为了更好地达到本次活动的目的,规范教研活动,明确教研流程,提高教师教学研究水平,各教研组可以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大家各抒己见,群策群力。不仅对教材进行研磨,</span>把研课磨课中“磨人、磨心、磨智、磨教法”发挥到极致,而且针对“导、学、练、展、评”的每一个环节说出自己的见解,甚至小到解决问题的每一个策略。大家反复研讨,提出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从理论与方法的角度解析课堂现象,领悟教学方法。</p> <p class="ql-block">  勤思则得,善问则裕,广泛交流,深入切磋。在研课磨课的过程,每位教师都在倾心付出,同时,也在不断收获、不断成长。</p> <p class="ql-block">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学工作不只有如春风化雨般渗透在文本和每一节课的过程;更在于教师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只有教师拥有了“源头活水”,课堂素养才会不断地得到提升。研课磨课活动就是为教师补充“源头活水”的过程,是促进每位教师实实在在的蜕变过程,是教师切磋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过程,也是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完善的过程。这不仅是教师个人教学艺术的体现,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p><p class="ql-block"> 来为每一位为我们展示精彩课堂的教师点赞吧!👍👍👍</p> <p class="ql-block">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学生通过教师主导的小组合作,开展有层次、有针对性、有方法的学习探究活动。这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凸显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使合作探究教学更具实效性。</p> <p class="ql-block">  在快乐中学习,在合作中进步,这样超燃的课堂你们喜欢吗?</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在课堂上表现得多么好啊!那琅琅的书声,那热烈的讨论,那精彩的展示,那流利的回答,那高举的小手,那求知的热情,那……这一刻,我们都看到了天使。🌹🌹🌹</p> <p class="ql-block">  “教诲是条漫长的道路,榜样却是条捷径。”我校领导正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话。每场研磨课,领导们都早早到场,认真倾听老师们的研课磨课,给老师们带来无限的鼓励和信心。</p> <p class="ql-block">优良的示范是最好的说服。👏👏👏</p> <p class="ql-block">  “研有所思,磨有所获,辩有所感,教有所成”这大概才是我们研磨课的目标所在,来听听校领导和老师们的精彩点评吧。👏👏👏</p> <p class="ql-block">  每一场研磨课都能看到他专注的身影;每一次课后都能听到他精彩的点评;既有融入孩子们当中的和蔼可亲,又有对教师课堂授课过程进行解析的画龙点晴。寇校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我们明白了什么叫“行之以躬,不言而信”。</p> <p class="ql-block">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自己在民主作风上精进不已,才能以身作则,宏收教化流行之效。”我们时刻牢记。</p><p class="ql-block">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此次研课磨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教研学习的步伐却不会停止。让我们相信,老师们定会更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教法,在反思中进步,在实践中提升,在教学相长的道路上不懈探索,将所思、所感、所得,受益于更多的教学实践中。</p><p class="ql-block"><br></p>

教师

研课

课堂

研磨

教学

教研

磨课

精彩

源头活水

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