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真的很容易

视觉金昌 大侠行摄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28, 128, 128);">易经真的很容易</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研读《易经》,研修易学,真正的功能,是改变自己的命运。方法十分简便,就是以自己的心,来改变自己的行为态度。也可以说,用心选择合乎自己需求的人生途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简单一句话,用心变易,所以叫做“心易”,和“心想事成”是一样的。很可惜一般人只知道把“心想事成”当作祝福用的祈愿语,却不知道它原来是一种可以成为事实的叙述语。起心动念,想正确的事,表现出合理的行为态度,事情就顺利地完成了。这不是很简单、方便、愉快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二十一世纪,是《易经》重新站上观念思潮舞台的世纪。随着科学与知识的数字化快速发展,在复杂现象中找到简易的原则与道理,已成为知识分子努力的目标。</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h2><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易经是什么样的学问?</b></h2><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易经是天人合一的学问,促使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也是精确定位的学问,达成“新旧接轨,中西定位”的目标。可以说是未来变化的学问,把定位和时间的变迁合起来想,是大家追求趋吉避凶的学问,使我们明白是非,做好正确的选择。也是一门以德为本的学问,道德修养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易经是一门永续经营的学问,宇宙人生都应该生生不息,继旧开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一、是一门天人合一的学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很多人怀疑,我们的祖先有那么高的智慧?在古老的时代,什么科学基础都没有,一下子就能搞出这么高明的易经,是怎么做到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我们常说“神仙中人”、“神乎其技”、“神奇不测”。易经很可能是“神来之笔”所留下来的痕迹,透过“神道设教”,使大家逐渐“神而明之”,达成“神机妙算”的效果。只要对“神”不“神经过敏”,便能“神通广大”地“神之又神”,过着“神怡心旷”的美好日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人可以大约分为两种:一是“万物之灵”,一为“万物之贼”。前者能够研究天道,探索宇宙自然的道理,把它应用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之中,换句话说,具有天地万物合一的天人合一观念,使人尊敬如神。后者仍然存有“人同兽争”的旧观念,只知道以科技代替人力,来战胜其他动物,导致环境破坏、物种大量消失,当然是万物之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天人合一是自然界与人类和谐共存的意思,不但可以消解天人交战的紧张与焦虑,而且能够调和人文与科技的异质相通。在科技发达的现代,尤为重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易传告诉我们,自然界的变化,并不是由于某种超然的或外在的动因所造成。它的变化,是由于宇宙的原动力,也就是阴和阳的互动、交感,可以说是天人互动、交感的结果。我们在“天定胜人”和“人定胜天”的合一中,找出“人之所以为人”的合理定位。在敬天、顺天、事天的大原则下,发挥人类的潜力,谋求天下太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二、是一门精确定位的学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当然,地球村时代大家最期待的,莫过于“新旧接轨,中西定位”。现代人的定位,最好能达到这样的目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近百年来,我们饱受“求新求变”的折磨,盲目地把“新”当做进化的象征,断定一切旧的,都不如新的。殊不知易经的“易”字,一方面有“变易”的意思,而另一方面,也有“不易”的需求。凡是盲目求新,一味地求变,便是只看到“变易”,却严重地忽略了“不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不易是常则,这种变中之常,是超越时空的,无所谓新旧。易经的“经”字,便是不变的道理,必须经常当做遵守的法则。我们最好明白:生活的方式可以变,而生活的法则不能变。这种持经达变的精神,有所变也有所不变,才是值得长期保持的“应变”(意思是应该变的才变,不应该变的不能变),以便找出精确的定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中西文化,各有不同的取向和内涵,合乎阴阳互动共存的道理。有时“东风压倒西风”,有时“西风压倒东风”,才符合“风水轮流转”的法则。现代出现某些“西方文化消灭东方文化”或“东方文化融合西方文化”的主张,不符合“多元互动”的需求,显然不可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易经的“易”字,另外有一个“交易”的意思。中西文化,做出合理的交易,属于正常良好的现象。但是要求融合为一,不必要也不可能。彼此精确定位,各领风骚,才是不易的道理。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各自扮演合理的角色,以和合、和平、和谐的精神,争做世界的主流文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三、是一门未来变化的学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定位之后,又会产生很多的变数,造成很大的干扰,必须再度定位,才能合理。易经提示很多有关反复、往来、周流、进退、刚柔、盈虚消长、穷通变化的观念,告诉我们未来的第一特性,是不断变化。主要是由于自然界中的事物,本来就拥有前面所说的阴阳两种原动力,持续互动、交感,所以变化无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易传指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电脑问世之后,0和1的变化无穷,构成浩瀚无边的互联网络。这两种说法是一样的,都在描述阴(0)、阳(1)的不断变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未来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便是我们常说的“道”。易经最基本的信念,即在整个宇宙都井然有序。有如中国人的交通,看起来杂乱无章,实际上却乱中有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我们的历史,看起来千变万化。单单一部《三国演义》,就变化无穷。然而仔细观看,原来和《三国演义》开头所说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有十分密切的关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未来会变化,因此需要预测。但是预测得再准确,测定之后仍然会产生变化,所以测不准。既然测不准,何必要测?易经的观念是虽然测不准,也还是要测,至少可以明白当前的处境和未来可能的变化,以便加以合理地调整。对于未来的变化掌握度增高,使得风险性大幅度降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占卜的功能,在这方面显得很重要,它不是迷信,而是透过占卜的过程,引发我们的第六感,然后据以做出判断,以求合理地选择,目的仍然在于趋吉避凶,别无他意。</b></p><h2><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b></h2><p class="ql-block"><br></p> <h2><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易经的道理,看起来非常艰深,实际上十分简单,否则凭什么叫做“易”经呢?</b></h2><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宇宙万象千变万化,可以用“错综复杂”来描述。在这错综复杂的现象背后,有一个简单明了的宇宙秩序,也就是变化的原则,称为“一阴一阳之谓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一阴一阳,指的是两个符号。“--”代表“阴”,而“-”表示“阳”。说它们不一样,就真的不相同:阴是中断的,而阳则是没有中断的。说它们一样,也就真的相同:阳是一小段直线,阴不过是再加上一小段直线,有什么不一样?这就产生了“物极必反”的概念,一个“-”算“阳”,再加上一个“-”,变成“--”,就是“阴”了。反过来一个“--”是“阴”,再加一个“--”,变成 “----”,太多也太密了,干脆连接在一起,不就成了“-”,便是“阳”了。于是又引申出“事不过三”的概念,四太多了,限制在三以内。伏羲氏只画三画卦,不画四画卦,影响到后代子孙,谨守“无三不成礼”的原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用现代的话来说,用“0”(阴)和“1”(阳)两个数字,在电脑上玩排列组合的游戏,相当于伏羲氏当年,用“--”(阴)、“-”(阳)两种符号,玩排列组合的游戏。每卦由三个符号组成,每一个符号都有“--”和“-”两种可能,于是出现八种不同的组合,那就是■、■■、■、■、■、■、■、■■,即为“八卦”。一个不能多,也一个不能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伏羲氏是一个人的名字,还是一群人的代表,我们不必管它,让考古学家去伤脑筋。甚至于根本没有这个人,或者那时候的人还没有取名字的习惯,也不干我们的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我们只知道,伏羲氏画卦,目的为了造字。透过占卜的符号游戏,来推行识字教育,没有把“神”搬出来,说“神”是一切的主宰,使我们进入“人本位”的大门,却没有“神本位”的想法。中华民族有信仰而没有宗教,和易经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我们对于“神”的认识,相对也很单纯,觉得神奇、神妙、神灵、神明,并没有太大的威势,只要敬而远之,便可以相安无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比较重要的,是“道”。易经指出:道有“天道”、“人道”、“地道”。人居天地之中,必须顶天立地,上半身依“天道”,下半身重“地道”。下学地道的种种知识,以求活命;上达天道的精神修养,来提升人生的价值。“道”至少有三个层次,最高是“不可说的”,其次是“很难说的”,还有“可以说的”。可以说的部分,我们把它称为秩序、规矩、制度、法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伏羲氏当年,人类生活在自然状态中,借由对大自然种种景象的观察,采用一阴(--)一阳(-)两个符号,将比较熟悉,和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八种景象,以八卦来表示,告诉大家应该遵守的规矩,必须保持的秩序,从共同认可的法则中,建立若干制度,实在有很了不起的贡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周文王看到商纣王暴虐无道,人民无辜受苦,唯恐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政治理念和社会秩序,遭受扭曲和破坏而逐渐丧失,或造成错乱。于是把八卦两两相重,两个单卦重叠起来,成为六十四个重卦。八八六十四,同样是排列组合的必然结果,一个不能多,也一个少不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周文王把毕生累积的宝贵心得和难得经验,透过卦辞和爻辞,分别加以注解。利用大众关心未来变化,又喜欢趋吉避凶的心理,设计出一套占筮的方法,一方面掩饰自己的用意,逃避纣王的迫害;一方面也经由大家的占卜,推广宇宙秩序的观念,使之继续发扬光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周朝成立之后,设置正式的占筮官员,遇有国家大事,便占卜成卦,相当于向君王作一次政治哲学的专题报告,也促使大家对天人合一有进一步的认识。由此可见,周文王以神道设教的苦心,令人由衷敬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孔子生长在混乱的春秋时代,对于乱臣贼子的不守秩序,十分厌恶;看到暴君污吏的横征暴敛,更是深恶痛绝。于是根据鲁史而作《春秋》,目的在使乱臣贼子心生畏惧而改变作为。但是作《春秋》原本是天子才能做的事情,孔子不是天子,恐别人说他僭越,所以有“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的感慨。后来他研究易理,既欣赏周文王以神道设教的方式,又担心占卜被误用,搞不好就会造成严重的迷信。盲目接受占卜的结果,等于放弃可贵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都有负面的影响。这才为易经作传,希望把易经的道理,说明得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孔子生时,距离周文王重卦,已经有五百年之久。种种变迁,使他不得不说出一些和卦爻辞不一样的话。他的重点,在把宇宙秩序和人生规律,更加紧密地连结起来,并且加强道德实践的重要性,把它视为趋吉避凶能否有效的根本要素。后人把这些批注易经的传,称为“十翼”。因为一共算起来,刚好有十种,好比《易经》添加了十只强有力的翅膀,从此振翼高飞,可以发挥大用了。我们把易理的弘扬,当做大用;而将占卜的功能,看成小用。希望大家多多研究易理,透过象、数、理的连锁作用,来掌握未来的变化,寻求趋吉避凶的有效途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象”就是现代常说的现象,“数”代表我们十分重视的数据,而“理”便是依据现象和数据,推论出背后的道理。说出为什么会这样,而又必然产生哪些后果,我们现代把这种过程,叫做推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推理和占卜,其实可以联合运用。资讯充足,数据准确时,当然方便推理。若是资讯不足,数据缺乏,而又自己拿不定主意,或者左右为难,以致摇摆不定时,为什么不能借由占卜,来找到自己的定位?这对寻求此时、此地合理的平衡点,很有助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以上叙述,是不是完全符合事实,我们真的没有把握。其实经历这样漫长的岁月,对于当时的真实状况,恐怕谁也没有把握。我们只是按照象、数、理的连锁作用,把它推论出来,作为一个忠诚的易理实践者,尽一份微薄的心力而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历史看起来好像是一、二人创造出来的,实际上却是当代所有的人,共同写出来的。我们正在写历史,真正的意思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写一部分的历史。把它叫做“共业”,并没有什么不好或者神秘的意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易学经过伏羲、文王、孔子三位贤人,接棒跑了三千五百年,才有辉煌的成果。孔子以后,每一个时代,都有很多有志之士,前仆后继,不断地研究发展。经历了两千多年,还是有很多由于看不懂、听不明白,也想不通。虽然有很大的热诚,却不得不望而兴叹,擦身而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近四百年来,西方文化成为引领世界的主流。把易学放在一旁,置之脑后,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损失。如今冷静下来,稍微算一算账,发现由西方主导的结果,竟然是浪费地球能源、破坏自然生态、漠视社会正义、欺压弱势族群。这才猛然觉醒,是不是应该回头看看古老的易经?能够经历这么久远,还有人舍不得丢弃,是不是另有一番道理?</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易经,就是以自己的心,来改变自己的行为态度。换言之,用心选择合乎自己需求的人生途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生活的方式可以变,而生活的法则不能变。这种持经达变的精神,有所变也有所不变,才是值得长期保持的“应变”(应该变的才变,不应该变的不能变),以便找出精确的人生定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心想,事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书画、编辑/崔鸿伟)</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