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今日蓝天清澈,白云悠然,桂阳文化园迎来一群特殊的小游客,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迈着轻快的步伐,来到文化园寻“文化”。老师们化身桂阳文化园志愿者为小小游客担任徒步游学讲解员。</p> 一、古城文化 <p> 桂阳文化园是一座全面展示桂阳历史文化的市民休闲公园,是桂阳历史文化缩影。设蓉湖水景区、汉代文化区、唐宋文化区、明清文化区等不同主题区,建有桂阳文庙、昆曲馆、博物馆、古戏台及民俗文化商业街等仿古建筑,集中展示了桂阳2000多年的牌楼文化、寨堡文化、亭台楼阁古建文化、乡贤文化以及桂阳名胜古迹文化。</p><p> 2018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桂阳县为“湖南省历史文化名城”。</p> <p> 千年古郡文化墙上刻的是古代神话故事和汉代时期桂阳郡辖区图。其中包含的神话故事有盘古开天地、女娲炼石补天、精卫填海、后羿射日、神农耕作,并给予精美的石刻浮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华夏儿女自古以来敢于与自然作斗争,最终战胜自然的伟大精神。</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盘古开天图和精卫填海图</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女蜗补天图</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后羿射日图和神农耕作图</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千年矿都图</b></p><p> 向我们展示了桂阳自古以来矿业的发达。为什么会被称为千古矿都呢?我们在文化园里也找到了相应的回答:</p><p> 桂阳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拥有着丰富的矿物资源,自古以来,朝廷就委派官员,在当地进行监管。在军事上面还占有着很大的地位,自古以来被称为兵家必争之地。桂阳曾经是朝廷铸币重地,就在进入桂阳文化园郡县天下广场的石面上,就有一个钱币形状的模型。有“有色金属之乡”与“八宝之地”的美称。</p><p><br></p> <p> 曾经的桂阳是全国最大的铜钱制造地之一。”曾有人为文化园赋诗曰:“盘古一斧开天地,日月星辰江湖海,女娲撒泥成男女,炼石补天为子民,后羿开弓除恶日,神农创耕天下足,寻金炼铜铸国币,千年古郡是桂阳”。</p> 二、牌楼文化 <p> 文化园的主入口是一座42米宽、18米高的古朴恢弘门楼,集中体现了传统中国牌楼文化。</p> <p> 牌楼是中国建筑文化的独特景观,是在中国文化沃土中诞生的特色建筑,又是中国特有的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实物载体。</p> <p> 牌楼与牌坊类似,但又有区别,牌坊没有"楼"的构造,即没有斗拱和屋顶,而牌楼有屋顶,气势更宏大。牌坊最早出现在周朝,这种中国传统建筑,最初是用于旌表节孝的纪念物,后来发展为用于表彰、纪念、装饰、标志和导向的一种特殊建筑物。</p> <p> 古人云:“郡县治则天下安”。郡县天下广场是文化园的正大门,牌坊采用汉代阙门形式。正面匾额为篆书:“桂阳文化园”两边石柱竖写:三湘之屏藩,两粤之管钥对联一副。是桂阳乡贤曹德赞在《重修州城记》中为桂阳郡衡所提。大致的意思:桂阳是湖南的屏障,去广东广西的必经之路。背面匾额为隶书:“潇湘风月”指的是湖南最美的地方。</p> 三、郡县文化 <p> 二千二百多年以前,汉初设郡桂阳,往后历经郡、监、军、路、府、州、直隶州、县等多种行政建制,历史的星转斗移,成就了桂阳是我国历史上历经最多地方建制种类的郡县地名“活化石”的标本定位,是最具代表性和生命力的中华郡县文化符号。“古都看西安、郡县读桂阳”。</p> <p> 上图为小游客来到汉代桂阳辖区图旁,识别桂阳、郴、临武、耒山等地标。</p> 四、寨堡文化 <p> 小游客们抬头仰望花园堡,信步登上古城墙。</p> <p> 寨堡来源于中国古代民间,是先民为了躲避兵灾而修筑的一种防御性工事,人们“垒寨御寇”,南北各地由此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寨堡文化。寨堡作为避乱和防守的主要载体,其寨址的选择涉及环境、地形以及物资储备等多重因素,而桂阳人杰地灵,具备了寨堡文化所需的良好的地域和人文条件,故旧时桂阳地方多寨堡。</p> <p> 孩子们好奇地观察着零星分布在城堡上的一砖一瓦,一礅一砫,仿佛穿越时空,脑海里浮现出一幕幕先辈们“垒寨御寇”的场景。</p> <p> 小游客围在石缸四周,讨论着它的用途,争先恐后地猜测着:可以蓄水、可以洗澡、可以养鱼、可以养花……</p> <p> 大家在城墙边进行防御与进攻的体验,纷纷为古人的智慧感到自豪!</p> <p> 小游客们以古城墙为掩护,小心翼翼地弓腰前行。</p> 五、姓氏文化 <p> 百姓文化墙上集中展示了桂阳姓氏文化和中华三百姓氏文化,以桂阳百姓谱为主,这堵墙全长98米高3.5米,以独特的书法样式并配以吉祥图腾,供百姓寻根问祖。</p> <p> 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姓氏不仅仅是血统的标志,家族的徽章,它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曾经与社会的等级结构紧密联系,表现出门第观念,宗法观念,也成为民族融合的象征,并且激发着人们的民族意识。</p> <p> 中国是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在距今五六千年前就开始“称姓”了。</p> <p> 那么,“姓”是从何而来的呢?“姓”的本意是女子生的子女。在上古时代,人类还处于母系社会。那时候,人们只知母亲,不知父亲,都以母亲为中心。同一个母亲的后代形成一个集团,叫母系氏族。姓的古体形式是(人+生),意思是人所生,因生而为姓。后来“人”改成了“女”旁。许多古代的姓都是从“女”字旁的。华夏的始祖及一些上古时期的圣主明君的姓氏也都是从“女”字旁的。</p> <p> 我们一起在桂阳百姓墙上找到自己的姓吧。</p> <p>啊哈哈!找到了王老师的“王”。</p> 六、诗词文化 <p> “古诗咏桂阳”———这里用古诗词记载了历史上发生在桂阳或关于桂阳的故事,是桂阳的“经典咏流传”。</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园长向小游客讲解古诗:</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逢雪宿芙蓉山主人》</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p><p><br></p> 七、古建筑文化 <p> 从门楼进入,沿湖游园,一像(神农雕像)、二桥(惠政桥、永济桥)、三廊(乡贤廊、循史碑廊、历史沿革碑廊)、四阁(子龙阁、蔡伦阁、文昌阁、乡贤阁)、五亭(尚书亭、榜眼亭、舍人亭、侯憩亭、帝母亭)、五馆一中心(博物馆、湘昆馆、图书馆、国学馆、美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错落其间,尽现桂阳“千年古郡”、“千年矿都”、“千年民居”的独特魅力。</p> <p> 沿湖途中有许多亭、桥、楼、廊,其中建筑物两旁的对联是最吸引人的。就例如龙凤亭——龙在天国游,凤舞画图中。一切灵活生动,自由的尽显在脑海中。文昌阁——读书万卷芳百,人品一流著千秋。永济桥——长虹远接双峰外,淡雾轻飘一水中。多么美的画面啊!舍人亭有对联——舍人千古河山仰止,南国一流津渡承传。尚书亭是为纪念胡腾而修建,胡腾墓被定为省级单位保护文物。尚书亭有对联——正气贯东汉三光争要,义声同鹿峰万古垂青。</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惠政桥</b></p> 八、神农广场文化 <p> 走进文化园里,引人注目的应该是湖中央的雕像,这座雕像正是大名鼎鼎的-----炎帝,人们将他称为“神农氏”。传说炎帝牛头人身,他发明了刀耕火种,还发明了两种农耕工具,他还亲自尝百草,为世人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在他的雕像后有着两种动物的雕像,分别是鹰与鹿。这是因为传说音河路经常照顾护理小时候的炎帝,所以人们认为鹰与鹿是炎帝另外两个母亲。炎帝也是我们人类的人文始祖。</p> <p> 为什么我们会把炎帝称为“人文始祖”呢?炎黄部落在逐鹿之战打败蚩尤部落后,势力和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部落首领,后来又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开启了全新的华夏文明,炎帝、黄帝两个部族之间的关系也是千丝万缕、紧密纠缠的,所以才有了后世炎黄子孙之称,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p> <p> 神农广场的石栏上,雕刻精美的二十四节气图均匀地分布四周,它是勤劳的中华儿女长期经验与智慧的结晶。</p> 九、华朗文化 <p> 环湖约2公里的徒步游学之旅,无论是平地行进,还是拾级而上,来自华朗的小游客均排着整齐的队伍,依次而行,成为今天文化园里最美的风景。</p> <p> 好奇宝宝找到自己姓后,发现汉的不同写法,原来除了楷书外,这里还有篆书、隶书。</p> <p> 好学的骏骏蹲在一块“会唱歌的石头”前久久不愿离去。</p> <p> 野餐时刻,这群小可爱席地而坐,互相分享,简餐休整片刻,纷纷主动收拾场地,整理物品继续前行!</p> <p> 走进千年古郡,游览文化古城。在桂阳厚重的历史文化熏陶下,我们从小践行“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p> <p> 桂阳文化园蕴藏丰富的历史宝藏,我们期待继续一起探寻……</p> 活动后记 <p>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指出:3-6岁幼儿要能连续行走1-1.5公里,(途中可适当停歇),为培养幼儿耐力,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多走路,少坐车;社会领域教育建议指出:为培养幼儿具有初步的归属感,能感受到家乡的发展变化并为此感到高兴。所以我园组织了本次活动和幼儿一起外出游玩,一起收集有关家乡、祖国各地的风景名胜、著名建筑、独特特产的图片等,在观看和欣赏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p> 徒步游学圆满落幕! <ul><li>通过组织幼儿活徒步游学活动,锻炼幼儿体力与耐力,增强幼儿的体质。</li><li>让幼儿走进大自然,幼儿感受季节的变化,热爱自然,尊重生命。</li><li>通过参观神农湖沿途风景,寻找桂阳历史文化,感受历史文化的熏陶,为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到高兴,在观看和欣赏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从小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li></ul> <p>图片:各班老师</p><p>编辑:张雪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