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乱世多饥民,盛世多收藏。”</p><p class="ql-block"> 赏石文化起源于中国,自古以来,国人的爱石、藏石、品石,为石作诗词歌赋,形成了一种传统的赏石文化。如今已成了世界潮流。</p><p class="ql-block"> 观石,首先观其品相,石质,表皮纹路走向、力点、立体感。观其色度浓淡、纹理变化,质地变化。观其岁月沧桑留痕,古朴韵味,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 "花如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世界上,没有同样一块相同的石头,一石一特别,一石一风情,一石一故事,一石一首诗,一石一幅画……造型石,纹理石,矿物晶体石,化石,陨石自成天然的艺术品,生动有趣的灵魂,散放出天地华宇的神奇、灵性……爱石、藏石、赏石,能使人达到享受美的最高境界,一石在手,情趣富有……</p><p class="ql-block"> 玩石、藏石始于汉代,盛于唐宋。宋代是赏石文化盛行时代。宋徽宗皇帝举“花石纲"成为当时最大的藏石家。达官、贵族、伸士、商人争着效仿,朝野上下,搜求观赏、把玩成了宋代人的时尚。如米芾、苏轼成了赏石大家。司马光、欧阳修、王安石、苏舜钦成了当时很有影响的收藏、品评、欣赏、观赏的领军人物。</p><p class="ql-block"> 爱石成癖好的北宋米芾,是当时藏石、赏石大家,对石下拜被当时人称为“米颠”,刨立了"瘦、遥、漏、皱”四字诀,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 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曾与道士张秋泉真人交往甚密,对张秋泉所藏的"水岱研山“一石十分倾慕。面对"千岩万壑来几上,中有绝涧横天河“的一挙石观赏感叹道"人间奇物不易得,一见大呼争摩挲。米公平生好奇者,大书课刻无差讹。</p><p class="ql-block"> 明、清是中国古代赏石文化从恢复到大发展的全盛时期。从实践到理论已发展到成熟阶段。尤其是明万历年间林有鳞图文并荗,长达四卷的专著巜素园石谱》,更是明代赏石理论与实践高度全面的概括。”石尤近于禅”,”莞尔不言”,一洗人间肉飞丝语境界”,把赏石意境从以自然景观缩影和直观形象美为主的高度,提升到了具有人生哲理、内涵更为丰富的哲学高度。是古代赏石理论的一次飞跃。</p><p class="ql-block"> 清代沈心的巜怪石录》,陈元龙的巜格致镜原》,胡朴安的《观赏石记》,梁九图的巜谈石》,高兆的巜观石录》,成性的巜选石记》,诸九鼎的巜石谱》等赏石专著、专论,把中国传统赏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北京圆明园、颐和园的建造,都是对赏石文化与当时实践运用中的一个体现。</p><p class="ql-block"> 近代,中国的赏石专著以民国初年章鸿钊的巜石雅》和20世纪三四十年代王猩酋巜雨花石子记》张轮远的巜万石斋灵岩大理石谱》最为著名。</p><p class="ql-block"> 如今,全国各地有各种爱石、赏石、观赏石、玩石、石艺、山石、雅石等方面的民间团体不完全统计,大大小小1000个以上,而且逐年递增。</p><p class="ql-block"> 陈若晴玩石自称已是走火入魔,石迷心窍,无可救药。但是,玩石者深知,集石、藏石、玩石是一项高雅的文化艺术活动,观石、赏石、藏石可健身、可养性、可陶冶情操。</p><p class="ql-block"> 所以,一部浩如烟海的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石文化史。从旧石器时代利用天然石块为工具、当武器,到新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等等,各种石头从蛮荒时代逐渐走向现代文明。</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最传奇的石头是巜西游记》里蹦出个孙悟空的东海仙石。历史上最骄傲的石头是和氏璧,秦始皇曾许下十五座城池来交换。历史上最风流的石头是巜红楼梦》中的"通灵宝玉。"历史上被神话了的女娲用三十六块石补天……没有考究女娲用的是什么仙石?</p><p class="ql-block"> 无论古今,石头不分种类,不知何时出现,也不知何时消亡,它们有的从宇宙中外星而来,走过漫长的历史,经历了地球的繁演生息,吸日月精华,所以五彩缤纷集于石上。它们都具有天然、、自然性,矿物性,泥土性,它们蕴含了无数的神秘、高雅、浪漫,不俗不媚,美的厚重……以厚重的美示人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从星球而来,转山转水转遇有缘人。</p> <p class="ql-block">不恋浮云,历经锻烧磨炼,再经日晒雨淋,伤痕累累,也突显高贵!</p> <p class="ql-block">只因回头多看了几眼,便生情,无你,生活缺少了趣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