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健康“沟通之道”家长培训感悟一篇

Jennifer

<p class="ql-block">12.1.【青春健康·沟通之道】学习反馈分享,共三个方面内容:</p><p class="ql-block">一、思维:不管干什么事情,思维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思维很重要。只有心甘情愿,才会去做,才会做好。换而言之,思维沉睡的人,尚可通过自主学习或者相互学习逐渐苏醒;而思维装睡的人,是任凭千呼万唤也不会睁开眼睛的。</p><p class="ql-block">我们的学习群一共58人,参加学习的约12人,到会率仅为报名人数的21%,那说明,整个家长受众学习群体中仅有58人愿意踏出第一步,而58人中仅只有21%的人真正行动起来,剩余79%的人各种客观原因成功的把求知的欲望打败而缺席,缺席的不仅仅是一次学习交流的机会,更是一次向孩子现身说法“活到老,学到老!”的机会,这个数据是令人遗憾的。我们总是苦口婆心的说教孩子要努力学习,追求进步,而孩子们却认为我们是复读机。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每个人都要我努力学习,自己却不热爱学习,凭什么?!如果说幼儿园时期是引导行为习惯、小学阶段是培养学习习惯,可能大多是我们讲,孩子听或者做,那么进入初中,孩子自认为长大了,成熟了,想挣脱大人的怀抱独自飞,他们追求思想独立“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的自然行为刚刚萌芽,却被家长认为是调皮、不听话,把他们想表达的观点生生扼杀在摇篮里,到成年后被社会归类到妈宝男(女),想想,孩子何其冤枉。初中至高中时期,更多的是我们和孩子交换思想,培养思维的时候,直至大学,自然而然形成正确的三观,轻松步入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健康:通过课件,我们非常直观、系统的接受了一次生理健康的性教育,看到了触目惊心的各项数据,分享了社会中披露的各种恶性危害社会的案例或案件。</p><p class="ql-block">和热情奔放的西方文化不同,东方文化含蓄内敛,且中国经历了千年的封建思想毒害。性,一直被盖上了一层神秘面纱。我们的思维停留在出现危机或者危险后才知道去亡羊补牢,不觉为时晚矣吗?我们理当主动出击!</p><p class="ql-block">回忆我们的学生时代,父辈、母辈讲得最多的是“给你吃好的,穿好的,家里的事不用管,你管好学习就好!”而生物老师也只是让我们自己去学习生理健康的知识,大多走马观花,似懂非懂,更多的是觉得稀奇。经济不活跃,思想没打开,解决温饱问题,可能就已经用了他们的洪荒之力,哪还有余力言其他;现在,我们自己为人父母,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需求逐渐从身体升华到了精神,这就是为什么国家给予鼓励政策,开放三胎,我们仍然不为动的原因,因为现在的孩子都要“精养”,一方面是经济,更多还有精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沟通:沟通一定是建立在相互的,平等的基础之上,在张嘴之前,我们的头脑要先行,好好研究00后喜欢听什么?怎么和他们交流、互换思想,不要让孩子觉得我们之间隔了一条比黄河还宽的代沟,老是不在一个频道,鸡同鸭讲;然后竖起我们的耳朵,打开我们的眼睛,去倾听与观察,大可让我们的嘴巴飞一会儿,放手,先听他们讲,且不要打断,求尊重就得先尊人,即使在孩子面前也是这样,它是相互的。充分的了解孩子们的想法后,与倾听同等重要的是,我们还要懂得有效发问,及时真诚、及时、具体的回应与赏识,方能实现有效沟通,从而发现问题,方便望闻问切、对青春期的各种症状准确“下药”。沟通的过程中,我们要懂得运用发问的方法,由简到繁,什么时候单刀直入?什么时候剥洋葱式的层层发问?什么时候开放式提问?什么时候选择性提问?什么时候封闭性提问?这都是需要我们去学习的,只有和孩子的思想追求共鸣,才会让亲子桥梁稳固屹立不倒。</p><p class="ql-block">一切的一切,想要精养孩子,想要家庭幸福,首先就得自我提高,自主学习。不管是专业化的、还是碎片化的,没有学不会,只有想不想,有志者,事竟成!当我们率先垂范的时候,也就是孩子勤奋践行的时候,行动比语言更有力量与说服力,尤以初中生家庭为重!每个领域的知识有其特性,也有共性,当打通头脑的任督二脉,孩子学习好,家长工作好,家庭的幸福指数便会直线上升,社会也会安定繁荣,国家才会日益强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民族复兴,教育先行,需要家庭和学校携手孩子共同且持续发力,敢为人先,才会得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加油吧!白云宝宝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芷兰白云中学403班陈颖轩家长:高倩倩</p><p class="ql-block">2021年12月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