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作品,书中记录的是一个有多动倾向的小女孩,被迫退学后来到一所新的学校,被新学校的校长和老们接纳、理解,从而爱上学校,并在学校里快乐学习与生活的故事。我第一次读,还是十年前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 故事中的巴学园,有一位和蔼可亲并且充满教育智慧的校长,有理解并喜欢孩子的老师们,有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深得孩子们的喜爱。故事中的小豆豆从一个别人眼里“很奇怪”的孩子逐渐变成一个正常的孩子,经历了心理上的成长和蜕变。在巴学园接受的教育,改变了小豆豆一生的命运。故事记录平实却不失生动、温暖感人并引人深思。这本书我当时读得最快,只用了一天半的时间,书中通俗易懂的文字很快带我走进了巴学园,发生在那里的故事至今都历历在目。回过头来想想,这本书一定程度上启发了我对教育的思考,影响着我对我们幼儿园孩子的教育行为。</p> <p class="ql-block"> 前一段时间,在《从生活到生活化》课程中,我了解到胡华园长在生活化课程的探究中取得成功,也受到了《窗边的小豆豆》的影响。我想我能够在思想上跟她有共鸣之处,大概也是我们都读过这本书。</p> <p class="ql-block"> 后来,我把《窗边的小豆豆》推荐给我们的老师,作为我们幼儿园共同的读物在集体学习活动中分享。</p> <p class="ql-block"> 今天又是周三了,晚上,老师们如约在工作群聆听由杨金哲、张慧娟两位老师分享的《窗边的小豆豆》中的一个片段。自从这本书开始分享,我便陪着老师们开始以听的方式重读。每一段录音都是认真制作的,配上轻轻的音乐,不知不觉便带着我们走进巴学园,共同欣赏着小林校长的睿智、了解小豆豆的奇思妙想,赞叹小豆豆妈妈对孩子的耐心。共同反思和探讨作为老师,我们该怎样看待我们的孩子?作为妈妈,我们又该怎样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起感受教育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关注点在小豆豆身上,她对巴学园的好奇、和校长先生的对话、心理上点点滴滴的变化、每一天的进步,都牵动着我的心。</p> <p class="ql-block"> 再读这本书,就像再一次走进巴学园,而我的关注点放在了小林校长身上。我在想,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他能够如此热爱教育,尊重孩子?是什么样的思想,能让他把一切不美好变成美好?比如能把废旧的电车改造成孩子们喜欢的教室,为了让孩子饭菜营养均衡,告诉孩子们带来学校的盒饭中一定要有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把跟孩子们相处的每一个机会都变成教育的机会,跟孩子们说的每一句话,都能激发孩子内在的能动,能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成为改变他们一生的教育者。</p> <p class="ql-block"> 每当看到老师们在感言里写到:小豆豆遇见小林校长是多么幸运啊,我都会有些惭愧,巴学园的孩子们遇见小林校长是幸运的,我们的孩子遇见我是幸运的吗?为了使孩子们成为幸运的孩子,我想我应该合理安排时间,增加跟孩子们之间的互动,与他们对话,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想法,从而更好的支持他们的发展。我还应该好好努力,为我们的孩子创建一个像巴学园一样的环境,帮助孩子们找到童年美好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 小林校长的教育智慧通过《窗边的小豆豆》影响着一代一代热爱孩子,忠于教育的教育工作者。我想,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也许都存在着一个“巴学园”,而在那里生长的孩子,就是人间的宠儿!</p> <p class="ql-block"> 多么希望,有更多老师、家长以及关注儿童教育社会各界人士,都能打开《窗边的小豆豆》,走进“巴学园”,成就更多的“小豆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