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瑞瑞酱

<p class="ql-block">  10月,疫情侵袭甘肃的兰州、张掖、嘉峪关、天水,让地图上位居“中间人”的武威,不得不加强防范,唯恐疫情的“见缝插针”。越是这一发千钧,存亡绝续之时,越能研读人性的平凡而伟大,越可见布衣之下的炎炎赤血。全民抗击疫情,成了每个人的默契。</p> <p class="ql-block">  一条条人事调动的通知,一份份驻点名单的文件,打破了凉州医院暂有的平静。核酸检测处,隔离观察点,疫苗注射点,一时间,处处都有我们的身影。我们携带着简单的行李,进行了理论与实操的培训后,积极投身于疫情防控工作中。</p> 别怕,有我们 <p class="ql-block">  疫情在兰州、嘉峪关肆虐侵袭,作为一奶同胞的我们,又怎能袖手旁观。嘉峪关在经历此场“浩劫”后,面对之后的全民核酸,人员上略显单薄,我们二话不说,立刻派遣出一队人员赴嘉助力。</p> <p class="ql-block">  队员们抵达嘉峪关,短暂的休息过后,便进入各自的角色。N95,防护服,面屏,手套,靴套,一通武装过后,一个个战士接过拭子,开始战斗。连续数个小时的不吃不喝,在防护服中的持续“汗蒸”下,汗水早已打透里面的刷手衣,身下裹缠的尿不湿也愈发沉重,面屏或者护目镜,也早已被热气“熏陶”的模糊不清。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手中的“武器”却从未卸下防备。队员们争分夺秒,恨不能尽自己所能,采集整个区域内的所有核酸。终于,所有的努力迎来了好的结果,这次支援也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p> <p class="ql-block">  从嘉峪关出发,终于回到了武威,在酒店隔离期间,队员们又被安排了新的使命——支援天水。没有人拒绝,没有人抱怨,他们只是重新收拾起行囊,静待出发的号令。</p> <p class="ql-block">  有了嘉峪关的经验,队员们在天水的工作开展得极其迅速。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历时一周,完成了任务。在酒店隔离14天后,终于踏上归程,返回家乡。</p> 别慌,有我们 <p class="ql-block">  十月中旬的天,虽没有刺骨的冷风,但是早晚差异较大的温度也能把人折腾的够呛。天还未亮的时候,医护人员早已到岗就位,准备用物,进行分工,迅速展开核酸检测工作。</p> <p class="ql-block">  全民核酸检测工作量之巨大,让他们来不及吃饭,来不及上厕所。从清晨的6点,到午夜的12点,好些人没有进过一滴水,没有去过一趟厕所。嗓子由于一直未停歇的讲话而嘶哑。回到家中来不及多想,便进入沉沉的梦乡。而这,只是一个开头。</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每隔一天,便有一次全民核酸。这样的周而复始,在第五次全民核酸之后终于落下了帷幕。我们,是安全的。内忧已被排除,核酸点上的医护人员也重返工作岗位,继续维系着疫情防控的工作。外患还未被瓦解,对于外入者,也要做好基础的防护隔离。市区以及周边酒店医学观察隔离点的建立,正是针对着我们害怕的外患。名单一次次的发送,名单上的医护们也只是收拾好简单的行李,处于备战状态。</p> <p class="ql-block">  名单公布后没几天,调令一下,队员也只是匆匆与家人告别,前往目的地。备战状态是最不轻松的,你不知道外面的人什么时候来,也不知道他们是否安全。每天,都在备战的状态下进行学习,多次练习,唯恐关键时刻,自己成为掉链子的那一个。毕竟疫情之下无小事。</p> <p class="ql-block">  没过几天,各个隔离点都开始启动。一时间,绿码的,黄码的,红码的,应接不暇,我们小心翼翼照顾他们的同时,也暗下决心要保护好自己。每天的体温监测,核酸检测,体温正常,核酸阴性成了我们每日必服的“定心丸”。7天,14天,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解除隔离成了我们最愿意听到的好消息,看着他们签下解除隔离知情同意书,我们的喜悦溢于言表。这一批人,是安全的,我们,也是安全的。</p> <p class="ql-block">  这样的工作持续了一个月,所幸我们大家都是安全的,武威,也是安全的。甘肃省的疫情也得到了控制,没有新增的病例,已经发现的个案也得到了好的治疗而出院,一个个好消息接踵而至,位居隔离点的医护人员,在进行了14天的隔离后,也回归了岗位。</p> 别急,有我们 <p class="ql-block">  疫情之下,凉州医院的医护人员被调往各个驻地。科室人员被迫从两位数变成了个位数。即便如此,留下来的工作人员,还是需要挑起科室的大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还要兼并着患者的安全。从前的两班倒变成了24小时滚动上班。一个顶俩,两个顶仨,每天超负荷的工作,久而久之,成为了习惯。科室变成了家,以往的两点一线,如今成了定点坚守。所有人都脱离了自己的小家,站在被需要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  调离在外的医护人员,每天看着科室不断上涨的患者数量,多想回来分担一些工作,奈何自己无法拥有分身之术,只能为科室的家人暗自鼓劲。</p> <p class="ql-block">  终于,像所有童话故事一般,各个点上都未发现疫情的侵袭,我们平安的度过了危险期,各点的任务结束,我们终于全部回归。</p> <p class="ql-block">  经历了这些以往只是耳闻的“浩劫”,我们感触良多,有的人将经历书写成文字,有的人图文并茂,有的人静静地放在心里。</p> <p class="ql-block">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2021已经成为了过去,2022向我们敞开了怀抱。2021的我们坚强又勇敢,一切阴翳在我们面前都会成为过去式。2021的中国注定不凡,2021的凉医注定不凡。</p> <p class="ql-block">  2022,凉州医院全体成员祝大家元旦快乐,同时也要提醒大家随时做好防护措施。2022,让我们共同期待冰雪消融之日,战胜病毒之时。到那时,让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成为每一位凉医人弥足珍贵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视频剪辑:买发轩(凉州医院烧伤整形美容科&amp;手足外科)</p><p class="ql-block">文本编辑:陈家瑞(凉州医院普外科)</p><p class="ql-block">感谢视频素材提供者@半斤(快手&amp;抖音用户)</p><p class="ql-block">图片均由本院一线抗疫人员提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