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牛艺丹

——高三生物备课组 新高考评价体系下的生物一轮复习策略经验交流会 12月1日,福田中学高三生物备课组举行《新高考评价体系下的生物一轮复习策略经验交流会》,高一高二生物备课组的老师悉数到场,共同为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和新背景下的生物学教学出谋划策。 会议第一项,由高二备课组长马文军老师分享《新教材、新环境下的生物教学策略》。本届高二是启用新教材的第一届,马老师汇集了高二各位老师宝贵的经验,提出了几点看法。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马老师发言中</h5> 1. 新教材在编排体系、栏目设置上有了较大变化。<br>教材的容量增大了很多,添加了很多知识链接,扩充了大量知识,还增加了大量图片,课后习题也明显提高了难度,多了很多开放性的探究类题目。教师要充分体会各栏目的编排意图,比如有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旧教材中只是文字解释,而新教材配有大量图片,提高了学生对于图片信息的分析能力,对于学生自主学习有很大帮助。<br>2. 新教材突出探究教学法,提倡学生主动参与。<br>新教材下的课堂适合学生开展讨论、分析、成果展示等活动,充分体现了课堂的创造性,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有了改变,最明显的就是教学课件中添加了大量的视频和动画,让课堂活了起来。<br>高二备课组的老师们觉得,新教材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帮助,如果还是按照以前的方法授课,课本中的很多资料都用不到,所以一定要有所改变。可以提前分好小组,引导学生利用教材中给出的信息进行分析讨论,每小组在课前查阅资料,做好准备,课堂上进行展示,课堂的气氛会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师还可以适当进行延伸,既有趣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另外,因为教材容量太大,在教学中需要分层,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需进行内容的删减,不贪多,否则很容易使学生分不清重点。<br>新教材内容充实,但难在活动的设置,所以如何深入开展活动还需要继续探索。<br> 会议第二项,由高一年级主任童志伟老师分享《2021年生物高考备考方案》,童老师分享了很多上届高三宝贵的备考经验。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童主任发言中</h5> 首先,核心知识的落实要到位。上届高三利用大数据选题,选择的都是核心知识考点,并做了错题收集、错题重刷和错题的变式训练,实现核心知识的落实。其次,作业布置要分层,精选题目。能力强的学生可以直接做资料中的题目,能力较弱的同学选难度在0.85左右并引用次数多的题目,锻炼能力的同时增强学生信心。学生的测试结果要数据化,教师能清楚知道哪些题答得好,不好的可以做错题集。最好在每次大考出卷时构建命题细目表,能够及时发现知识点的遗漏和学生能力的欠缺。<br>童老师提醒新高三的教师,要关注情境,将教材中的每个例子讲给学生,要研究新教材中的材料,注意新旧教材的衔接。<br> 会议第三项,由上届高三生物备课组组长左海珍老师分享《2021年高考生物试题分析》。<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左老师发言中</h5> 左老师将自己的分析内容与杨志强老师的分享做了整合,剖析了今年的高考试题。在试题方面,本次试卷分为四种类型,社会热点类、探究类、新情境类和基础类,其中探究类题目较难,新情境类虽然情境新颖,但难度不大,2分的选择题基本都是基础题,题干简洁,应该拿全分。广东试题有以下特点:①突出主干知识;②高频考点不变;③同一知识点的考察角度不断变化;④图文信息量大,突出了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br>高考试题命制时,既要保证所有同学都有基础分,又要有区分度。选择题重基础,要排除干扰,非选择题把握“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会怎么样?”。要关注情境,“无情境不教学,无情境不命题”,多个原因、多个方向、多种答案可能是今后命题的新指向。 会议第四项,由高三生物备课组组长彭莹老师分享了《2022年高考备考一轮复习培训活动》的活动成果。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彭老师发言中</h5> 彭老师主要介绍了培训活动中陈伟和陆晖两位老师的分享内容,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比如情境教学,可以将课本材料中提到的实物展示给学生,能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情境。 彭老师提出,在选择复习资料的时候要慎重,忌多、忌杂、忌乱,简约、够用就行,一定要重视教材。还分享了其他学校在课堂、习题、测试方面的做法,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本次教研活动大咖云集,干货满满,给了大家很大的启发,感谢各位老师毫无保留的分享。希望生物组越来越好,在2022年高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h5>文字&编辑:牛艺丹</h5></div>

老师

新教材

学生

情境

备课组

高三

生物

分享

教材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