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唐代痴情女诗人——薛涛

山居秋晚

<p class="ql-block">  早就听说过成都市锦江有个“望江楼”(又叫崇丽阁),据说唐代著名女诗人薛涛曾经在那里居住过一段时间……</p><p class="ql-block"> 成都的11月底,冷风细雨不紧不慢地打湿着油黑的石板路,同时也打湿我的脸和我的心。我冒着蒙蒙细雨沿着锦江岸边,去寻找我心中梦寐以求的望江楼(祟丽阁),让一颗原本因疫情蔓延而禁锢已久的心,来一次穿越历史时空的心灵之旅,走进千余年前女诗人薛涛的故事里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天随人意,放眼望去,呈现在我眼前的是灰蒙蒙的天,湿漉漉的地,犹如我的心情一样地沉重。</p> <p class="ql-block">  望江楼(崇丽阁),屹立于锦江之畔(距离四川大学有二百多米),也算是成都市的标志物之一。</p> <p class="ql-block">  随导航慕名来到望江楼,进门右转,一眼就看见了薛涛的塑像。目睹这尊雕像,把才女薛涛的气质刻画得惟妙惟肖。</p><p class="ql-block"> 我不知道,薛涛与我有千余年的相隔,但她的身世、她的才气和她的情爱故事,却又是那样丝丝入扣地牵动我的神经。</p> <p class="ql-block">  薛涛字洪度,原籍长安,幼时随父宦居蜀中。她自幼聪慧好学,才貌出众。父亲过世后,家庭逐渐衰败,15岁的她就被编入乐籍。入了乐籍,从此她的社会身份就被定位。大约类似于过去的艺伎,抑或艺人一类。</p><p class="ql-block"> 她能诗善文,又谙练音律,一度被任命“女校书”这样的文职。但她因其过人的灵性、才气,与唐朝的大诗人元稹、白居易、裴度、刘禹锡、杜牧等都有往来唱和,曾被大诗人元稹赞誉为:“锦江滑腻峨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将薛涛与文君并列,足见她是何等不凡之女人。她一生写过500余首诗词,后世比较流行的有70~90多首。清末有《洪度集》木刻单行本问世。</p> <p class="ql-block">  清人王再咸《成都竹枝词》中写道:</p><p class="ql-block">“昭烈祠前栋宇新,</p><p class="ql-block">校书坟畔碧桃春。</p><p class="ql-block">江山莫谓全无主,</p><p class="ql-block">半属英雄半美人。”</p><p class="ql-block"> 自古江山属英雄与美人。在这首诗中,作者将薛涛与帝王刘备等量齐观。</p> <p class="ql-block">  在幽静的竹林深处,可见薛涛站立的塑像。恍惚间,仿佛看见薛涛寂寞的幽魂由远至近,慢慢向我走来……</p> <p class="ql-block">  那神态,好像是突然发现了什么,又像是在寻找什么,栩栩如生,让人无限遐想,像是在穿越历史的对话:“咦,是你吗?”“咦,原来你也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  中国用竹子造纸历史比较长。薛涛曾用当地产竹子为原材料,兑上自家的井水,手工制作出一种纸,在当时很负盛名,被称为“薛涛笺”,它大小适中,颜色淡粉,非常适合用来写信,据说最好用来写情诗。到了明代,蜀献王朱椿为了纪念薛涛,就在今天的望江楼(祟丽阁)下,打下这口水井以建造纸作坊,仿制'老名牌“薛涛笺”。听说该井水经砂质地层过滤,甘甜清冽,用它所制造出的纸,被人称为纸中上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清代康熙甲辰年,在该井旁立了一块刻有“薛涛井”的石碑。</p> <p class="ql-block">  说起薛涛,绕不开说元稹。元稹,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与白居易齐名。二人被并称'元白'。有的人不一定记得元稹,但却知道他的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元稹的这首诗, 已成千古佳作,但他似乎未必像他诗文所表达的那样纯情、用情专一,无论对第一任妻子,还是对之前之后的多位女子。这位帅气而且颇有才华的元稹,可以说风流纵情了一生,而薛涛偏偏爱上了这样的他!</p><p class="ql-block"> 薛涛和元稹相差10年的“姐弟恋”,曾经是轰动唐朝'文艺界'的一场大绯闻。故事一开始,便带有某种悲剧色彩。</p><p class="ql-block"> 元和四年(809年)3月,元稹出使川东,主动来见薛涛。元稹一见到薛涛,即被女诗人成熟的风韵、优雅的姿影、卓异的才情彻底征服,一见钟情,相见恨晚。从此数月共同赋诗吟词,好不浪漫。薛涛,这位半老徐娘遭遇元稹狂爱的震撼,认定这个男人就是她一生梦寐以求的人,便不顾一切地奔泄情感,两人日夜缠绵,陷入恣意浪漫的温柔乡。“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这就是薛涛对那段甜蜜时光的浪漫回忆。</p><p class="ql-block"> 对于元稹,薛涛绝对是动了真情,她也算是阅人无数,她对迎来送往的诗妓生涯早已厌倦,见到元稹后,即有托身相许之意。她追求真情挚爱愿与元稹双宿双飞。可是当她全身心投入到这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中不能自拔的时候,元稹却宣告离开四川,薛涛试图挽留,却无力回天。</p> <p class="ql-block">  元稹离开川东,离开薛涛后,薛涛全然没有了精神寄托,彻心的寂寞和痛苦开始缠绕心头。从此,她把自己对元稹的万千思念通通写在了诗笺上。她在自制的粉红诗笺上,共写了一百多首情诗,寄给元稹。</p><p class="ql-block">“芙蓉新落蜀山秋,</p><p class="ql-block">锦字开缄到是愁。</p><p class="ql-block">闺阁不知戎马事,</p><p class="ql-block">月高还上望夫楼。”</p><p class="ql-block"> 每一首诗都是用心血写成,淋漓尽致地表达薛涛对元稹无穷无尽的思念之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p><p class="ql-block">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p><p class="ql-block">(薛涛)</p> <p class="ql-block">哪堪花满枝,翻做两相思。</p><p class="ql-block">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p><p class="ql-block">(薛涛)</p> <p class="ql-block">  元稹在接到薛涛寄来的许多诗后,偶或曾为薛涛的真情所动,被埋藏到他心底的某一角落的感情,又萌生出来。他也曾写下这样的诗句:</p><p class="ql-block">“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表明自己还依然念着薛涛,薛涛自然是深信不疑。</p> <p class="ql-block">  但写着这般诗句的元稹,却再也没有回到成都来看过薛涛,书信也不再回复。原来,元稹调任浙江后,又遇到了另一个女人,他很快与其结婚。再后来,风流诗人在婚姻期间,再度移情别恋,转身投入了名妓刘采春的怀抱……</p> <p class="ql-block">  而对这一切浑然不知的诗人薛涛,还在痴痴地、傻傻地思念着元稹,盼望有朝一日能够重逢。从春到秋,从冬到夏……其实,山盟还在,情爱早已成空!</p> <p class="ql-block">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p><p class="ql-block">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p><p class="ql-block">(薛涛)</p> <p class="ql-block">  当薛涛最后得知一切后,终于接受了元稹永不可能回到她身边这个事实,彻底死心。对于这无果的情爱,薛涛没有像一般小女子失恋寻死觅活。而是从此脱下了自己极为喜爱的红裙,换上了一袭灰色的道袍,让人生从炽烈走向了淡然,隐居于成都西郊浣花溪旁,在清幽的生活中度过寂寞余生。</p><p class="ql-block"> 薛涛后半生的诗词作品,多半是幽愤的感人之作……</p> <p class="ql-block">  这是薛涛原来的墓。她被葬于锦江之畔(原四川大学校园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薛涛现在的坟墓(原坟墓文革期间被毁后,在望江楼园内重修。)</p><p class="ql-block">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p> <p class="ql-block">  薛涛生前特别爱竹,后人便在她的墓地周边遍植各类佳竹,其中很多为名品,如: 人面竹、弥勒竹、方竹、观音竹、鸡爪竹等,品种多达100余种。其中不乏国内外珍的品。凤尾森森,龙吟细细,情趣无穷。倘佯竹园中,觉得内心变得清静起来,一切俗念顿时消失。</p> <p class="ql-block">  墨香千里。“竹文化园”入口处,有几只硕大的毛笔倒挂着,非常醒目,文气十足。</p> <p class="ql-block">  吟诗楼,建于清光绪年间。据说,是依据薛涛晚年所住碧鸡坊之吟诗楼而建,四面敞开,三叠相依。吟诗楼里居然'聚集''了'竹林七贤'的人物泥塑,颇有创意,颇具意味。时下,我不知道到哪里还能见这样的吟诗楼,哪里还有竹林七贤式的热血文人?</p><p class="ql-block"> 吟诗楼西南有“枇杷门巷”,据说,是根据诗人王建赠薛涛诗中的“枇杷花里闭苞门居”之意而建。</p> <p class="ql-block">  浣笺亭,位于薛涛井的右侧,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所建。咸丰初年,毁于兵燹。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重建。整座建筑古朴庄重。亭内,有何日愈的《 题浣笺亭》</p><p class="ql-block">  枇杷花树里,来访美人居。</p><p class="ql-block">  竹影迷鸳瓦,苔痕上翠疏。</p><p class="ql-block">  绮筵觥录事,红粉女校书。</p><p class="ql-block">  十幅蛮笺好,文君井不如。</p> <p class="ql-block">  五云仙馆内有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为此楼撰的一联:</p><p class="ql-block">“诗笺茗碗香千载;</p><p class="ql-block">云影波光活一楼”。</p> <p class="ql-block">崇丽阁前石碑</p> <p class="ql-block">  图片里,你是不是感觉哪里不对?没错,对联少下联!崇丽阁上这一副奇联,据说是清代的一位江南才子所写。一天,他登上望江楼,看到沿江景色美不胜收,一时兴起,写下了上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顿时称绝,于是沉醉于上联的意景里,下联怎么也写不如意,只得报憾将上联书于望江楼上。一百多年来,此联吸引了千千万万的读书人前来应对,都不能如意。“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这让人心醉的下联,何时才能有绝对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来过了!来过锦江之畔,来过千余年前唐代女诗人薛涛的故事里。</p> <p class="ql-block">  回望历史,感慨万千!薛涛是一个风尘奇女子,是大唐的一颗皎皎明珠,初翻卷册,她是长安薛府的灵秀少女;墨染书香,她是帅府之中挥笔自豪的女校书。多才深情却被岁月辜负!</p><p class="ql-block"> 望江楼(祟丽阁)之史为“薛涛”,之文化为“薛涛”。试想,若没有薛涛以及她一生凄美的故事来填充,我想望江楼也不过是一个用来望江的空楼而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