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教师之友网~~友声》专业交流微信群公益讲座第8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间/2021年12月1日🌑晚7:30</p><p class="ql-block">🎧 特邀主讲专家:</p><p class="ql-block">重庆市合川区文联副主席、音协主席、音乐特级教师杨小超先生</p><p class="ql-block">🎧讲题:~校园歌曲写作~</p><p class="ql-block">🎧程序:</p><p class="ql-block">①7:30~7:33,《教师之友网》创始人管季超致欢迎词</p><p class="ql-block">②7:33,⭕️杨小超先生开讲</p><p class="ql-block">③群友提问环节</p><p class="ql-block">④管季超代表群友致谢并宣布讲座结束。</p> <p class="ql-block">▶️公益讲座特邀主讲专家杨小超先生讲座内容纪要:</p> <p class="ql-block">🎧校园歌曲创编公益讲座</p><p class="ql-block">▶️🎤儿童歌曲的艺术特点</p><p class="ql-block"> 🌟主持人:</p><p class="ql-block">管季超(《教师之友网》创始人)</p><p class="ql-block">🌟特邀主讲专家:</p><p class="ql-block">杨小超(音乐特级教师)</p><p class="ql-block">🌟范唱嘉宾:滕韩(合川知名歌手)</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管季超:(致欢迎词,略) </p><p class="ql-block">🎤杨小超: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管老师的群里的朋友素质都很高。</p><p class="ql-block">比如管季超先生,是全国语文教学界知名的作文教学专家,全国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又先后兼任过全国公开发行的作文、美术、书法报刊编辑。在语文教研员主业之外,又兼任过十余年美术、音乐和学前教育教研员,是普教界不多见的跨学科的专家,值得我好好学习。</p><p class="ql-block">受《教师之友网》创办人管季超先生的邀请,今天我主要结合自己的创作和工作经历,与大家一起分享儿童歌曲创作的一些体会与感悟,特别是校园歌曲创作。</p><p class="ql-block">大家都知道要系统地学习校园歌曲写作或者进行歌曲的创作首先要具备相关的乐理知识、比如调式、和声、把握基本的写作行进状态以及发展手法。特别是记录歌谱的能力很重要,一个无法记录歌谱或者自身音准节奏有问题的是无法进行音乐创作的。</p><p class="ql-block">首先请朋友们看我给大家介绍写抗疫歌曲的一段录像。3.5分钟左右,再继续。(播放录像3.5分钟)</p><p class="ql-block">接着播放《隔着时空拥抱您》的视频(4分16秒)</p><p class="ql-block">🎤管季超:小超老师这作品写成后,听说重庆电视台等媒体进行了报道,请您谈谈歌曲出来后的社会反响?</p><p class="ql-block">🎤杨小超:该作品重庆电视台播放了15次,中国美育网、中国词曲网、中国音乐原创基地网、学习强国、人民政协网、华龙网、环球经典音乐网、好看视频、爱奇艺高清平台等等总点击量超过50万。</p><p class="ql-block">🎤管季超:请滕韩老师再范唱一遍,好吗?</p><p class="ql-block">🎤滕韩:当时疫情严重、大家都呆在家里,我们还组织了网课学习、合川区教委还专门制作了微课向全国推广。</p><p class="ql-block">现在,我清唱一遍这首歌。</p><p class="ql-block">🎤管季超:很感动,写出了抗疫时刻的人间大爱。</p><p class="ql-block">听说小超老师写了近200歌曲。请问小超老师,您为什么喜欢写校园歌曲?一个音乐老师怎么走上音乐创作道路的?</p><p class="ql-block">🎤杨小超:感谢大超哥的鼓励,其实歌曲创作很简单,重要是有感而发,写好音乐主题,然后发展,再通过合理的曲式去完善音乐形象。</p><p class="ql-block">我写了100多首接近200首,许多作品都是校园歌曲,下面我谈谈研究儿童歌曲创编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杨小超曲例MⅤ《隔着时空拥抱你》。</p> <p class="ql-block">当下的音乐创作环境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种音乐形式、音乐风格、音乐体裁、音乐题材争芳斗艳,各领风骚,营造了空前繁荣的创作环境。</p><p class="ql-block">但是从社会层面看,我们不得不看到一个令人遗憾的缺失,就是儿童歌曲创作方面的严重不足,大多还是过去的老的儿童歌曲参演、参赛、学习、娱乐。现在急需大量的好的儿童歌曲的涌现,就需要我们去研究、去实践,尤其是我们长期和孩子们在一起生活的老师们。</p><p class="ql-block">另外,我国的基础音乐教育还很薄弱,孩子们的音乐素养只局限掌握一些粗浅的乐理知识和唱歌能力,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课程标准规范了基础音乐课课程的教育价值、即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及文化传承价值。其中非常强调创造性发展价值,基础音乐教育需要培养学生具有音乐的创造能力就是要挖掘儿童音乐创造性思维的活动就是儿童歌曲创编。</p><p class="ql-block">从我个人经历来说,我是普通师范毕业、中师生,最初是教数学教物理兼职教音乐,91年由于热爱音乐、业余时间在音乐创作、器乐教学方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就被久长街小学要去当音乐老师,久长街小学在合川是百年名校,调入久小就是专职音乐老师,从事音乐教育已经30年。</p><p class="ql-block">91年开始参与音乐课题研究先后承担了“加强音乐教育促进全面发展的探索”、“中国澳大利亚音乐实验研究”、“城市小学生闲暇时间的培养研究”、“构建小学生艺术教育新模式提高艺术素养的研究”等获得全国重庆、教育成果奖6项,91年开展的实验班,全班孩子们都跟我学习电子琴、并学习简单音乐创作,还在中国中小学音乐报上发表了《我的快乐比你多》等4首孩子们创作的歌曲作品。</p><p class="ql-block">我的体会是抓音乐创作思维的培养至关重要。2000年,全国中小学音乐教师创作培训在上海举行,当时重庆只有一个指标,市教委就安排我区学习的,当时跟着写《亚洲雄风》的徐沛东、写《雨花石》的龚耀年、写《祖国慈祥的母亲》陆在易等学习音乐创作。</p><p class="ql-block">这么些年,我作为合川区文联副主席、合川区音乐家协会主席、在学校又担任了副校长、还担任每周9节音乐课。</p><p class="ql-block">本学期我辞去副校长职务,专心音乐教育、音乐创作,无论多忙,都勤于笔耕、创作了近200首歌曲作品了。</p><p class="ql-block">在5sing中国原创音乐基地发了46首原创歌曲作品,点击人气500多万了。</p><p class="ql-block">当今研究儿童歌曲创作的人很少,也是大的机遇,要想繁荣儿童歌曲创作的环境和培养儿童的音乐创造能力都必须要有能引导创作和能进行创作的队伍。只要有队伍那儿童歌曲或者校园歌曲的繁荣就指日可待。</p><p class="ql-block"> 🎤管季超:(请滕韩老师范唱几首歌之后)想再请杨老师讲讲儿童歌曲的艺术特点好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杨小超:儿童歌曲的艺术特点表现在诸多方面,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 (一)形象鲜明的歌词</p><p class="ql-block">儿童歌曲的内容一般较为单纯,常常以儿童的学习、劳动、玩耍等日常生活为题材,表现儿童的生活和形象。有时还可以通过这些内容对孩子们讲述一些简单的道理,具有寓教于乐的作用。如儿童歌曲《小松树》(傅庚辰词,傅晶、李伟才曲),教育儿童要像小松树一样,(“快快长大”,将来做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好,我们来听听这个作品,播放《小松树》) </p><p class="ql-block">儿童歌曲的歌词一般较为简单,体现出儿童的语言特征,即语言的“非成人化”。根据儿童不同的年龄段,歌词的特点也有所不同。学龄前及小学低年级的儿童歌曲,歌词常用一些拟声、拟形或拟人的手法,来表现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生动形象,及其与人类之间产生的和谐关系,使歌曲富于童话般的情趣。如《小青蛙找家》、《两只小象》等等。</p><p class="ql-block"> 小学高年级及初中阶段的儿童歌曲,歌词内容及语言相对来说要复杂一些,但内容的题材以及表达的情感,一般不超越其年龄段能理解的界限。如《我们的田野》、《让我们荡起双桨》、《歌唱二小放牛郎》、《种太阳》,等等。</p><p class="ql-block"> (二)短小规整的结构</p><p class="ql-block"> 儿童歌曲的音乐结构一般较为短小,尤其是学前儿童及小学低年级的儿童歌曲,通常以乐段为典型。即使是大于乐段的结构,其内部的结构规模也相对较小。如《新年好》为两个乐句的乐段,《国旗国旗真美丽》为四个乐句的乐段。《我爱北京天安门》虽然是二段式结构,但两个乐段都是二句式构成的,全曲也只有四个乐句。</p><p class="ql-block">小学高年级的儿童歌曲,其结构规模相应较大。如《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由再现三段式构成,而且第一段就有六个乐句,中段更是长达十个乐句,乐句的长短也不规整。</p> <p class="ql-block">(三)简约单纯的节奏</p><p class="ql-block"> 儿童歌曲的节奏,通常根据儿童的性格特点,以较为单纯而统一的音符进行组合,不追求节奏的复杂化。如《闪烁的小星》,以单一的四分音符进行节奏组合,只是句尾为二分音符,突出了儿童单纯而幼稚的特点。再如《过新年》,全曲24小节,均由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进行节奏组合,在较为单纯的节奏中略有一些变化。适合较大年龄儿童演唱的一些儿童歌曲,其节奏组合可适当复杂一些。</p><p class="ql-block"> (四)明快简洁的音调</p><p class="ql-block"> 儿童歌曲的音调,一般表现为较为简洁明快的特点,常以同音反复与级进相结合的音调为主,或者兼用和弦分解的音调进行,有时可适当使用少量的音程跳跃进行。如果不是由于特有的音乐风格所限,尽量不使用较大幅度音程的连续上下跳跃进行。因为这样的音调不适合儿童演唱,也不适合表现儿童的形象。如《卖报歌》,全曲音调建立在五声音阶的级进进行上,歌曲开始的两小节为同音反复,全曲中只有两个纯四度和一个纯五度音程的跳跃进行,非常适合于儿童演唱。</p><p class="ql-block"> 儿童歌曲的音调还常常体现某种特有的民族风格,这主要是由歌曲的内容所决定的。如《娃哈哈》的新疆风格,《侗家儿童真快乐》的侗族风格,《小格桑》的藏族风格等。</p><p class="ql-block"> (五)宽窄适中的音域</p><p class="ql-block"> 儿童歌曲的音域,一般是根据学前儿童、小学低年级儿童及小学高年级儿童三个年龄段的发声器官的适应能力进行设定的。学前儿童(包括刚刚入学的儿童),处于幼儿阶段,其歌曲音域一般可控制在六至七度,最宽不超过八度为宜。如《卖报歌》的音域为大六度。小学低年级的儿童,声音虽尚显稚嫩,但由于理性思考能力的提高,可通过训练使音域得以扩展,但一般控制在八度至九度为宜。如《国旗国旗真美丽》的音为八度,《我爱北京天安门》为九度。年龄处于小学高年级的儿童,其发声器官开始有所发展,思考和辨别能力逐渐提高,歌唱技巧通过训练可有较大的提高,音域也可得到适当的扩展,音域可达到十度以上,但最宽不要超过十一度为宜。如《少年先锋队队歌》为十度,《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为十一度。当然,有时在特殊的情况下,为了音乐的需要还可以拓宽。</p><p class="ql-block"> 🎤管季超:不知不觉间,时间过得飞快,杨老师讲了90多分钟了!我一直被杨老师的讲述所吸引,也被感动。</p><p class="ql-block">杨老师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我想至少有三个方面是他的成功之道:</p><p class="ql-block">一呢,是无比的热爱。</p><p class="ql-block">爱儿童,爱教育事业,爱音乐教学和创作,近乎痴迷。</p><p class="ql-block">二呢,是非常的认真。</p><p class="ql-block">我们一个小小的网上沙龙请他来作一个分享,他都如此认真地准备,可推知他对待工作会有多么认真啊。</p><p class="ql-block">三呢,是永不停歇的追求。</p><p class="ql-block">学习音乐知识学习音乐教学技能学习作曲技巧。他对儿童歌曲创作的规律作了深入的研究。</p><p class="ql-block">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p><p class="ql-block">我完全可以推想得出,小超老师几十来的艰难付出艰辛努力。</p><p class="ql-block">诚挚地感谢小超老师今日所作的精彩分享! </p> <p class="ql-block">▶️🎤公益学术讲座特邀主讲专家杨小超老师讲座中使用过的PPT图例及播放过的曲例:</p> <p class="ql-block">▶️杨小超音乐作品欣赏:校园小歌剧《蓝色的浪花》~</p> <p class="ql-block">▶️杨小超音乐作品欣赏:《美丽的丝网花》。</p> <p class="ql-block">▶️杨小超音乐作品欣赏:重庆市大石中学校歌</p> <p class="ql-block">▶️杨小超音乐作品欣赏:《濮湖边上的四叶草》。</p> <p class="ql-block">▶️🎤谢谢滕韩老师范唱助讲!</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公益服务文化教育类学术网站~</p><p class="ql-block">《教师之友网》</p><p class="ql-block">www.jszywz.com</p><p class="ql-block">2008年3月10日创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网站地图:</p><p class="ql-block">▶️网缘/版区</p><p class="ql-block">🌹 迎宾</p><p class="ql-block">文化重庆</p><p class="ql-block">▶️汉语/版块</p><p class="ql-block">语文教育动态信息</p><p class="ql-block">语文教育理论前沿</p><p class="ql-block">语言学与汉语教学</p><p class="ql-block">语文教学艺术研究</p><p class="ql-block">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研究</p><p class="ql-block">@时代的语文教育</p><p class="ql-block">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讯库</p><p class="ql-block">大学语文:课程/教材/教法</p><p class="ql-block">青少儿口语表达</p><p class="ql-block">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研究专区</p><p class="ql-block">全国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年会</p><p class="ql-block">管季超作文教学法~公益服务专区</p><p class="ql-block">▶️专题/版块</p><p class="ql-block">人文读库/人物网刊</p><p class="ql-block">校长网刊/校园文化实务/校本课程开发</p><p class="ql-block">班主任顾问</p><p class="ql-block">名师品牌传播</p><p class="ql-block">民办中小学发展动态</p><p class="ql-block">编辑热线</p><p class="ql-block">国外及台港澳地区教育情报</p><p class="ql-block">管季超工作室~动态</p><p class="ql-block">▶️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学联盟秘书处/版块</p><p class="ql-block">联盟成员交流专区</p><p class="ql-block">▶️跨界/版块</p><p class="ql-block">跨学科</p><p class="ql-block">教育样态</p><p class="ql-block">▶️艺境/版块</p><p class="ql-block">中小学艺术教育动态</p><p class="ql-block">画院@展馆观察</p><p class="ql-block">▶️文苑/版块</p><p class="ql-block">文艺评论集刊</p><p class="ql-block">当代诗潮</p><p class="ql-block">小说读库</p><p class="ql-block">散文家沙龙</p><p class="ql-block">陈材信/胡成佳作品选</p><p class="ql-block">文化动态/姓氏文化</p><p class="ql-block">至2021/12/1,本站共存帖134076帖。</p><p class="ql-block">⭕️为保障网站学术品质,本站己关闭自由注册功能。</p><p class="ql-block">本站收稿邮箱:xnjyw123@163.com</p><p class="ql-block">本站保留对来稿(弃而不用/删改)的权利。</p><p class="ql-block">所有来稿,均须附作者实名/单位/联系电话,以便作核实。</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教师之友网》创站者/管理者</p><p class="ql-block">管季超</p><p class="ql-block">拜告知诸友</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