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学第十六篇——写诗的技术

聂瑞海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诗学第十六篇——写诗的技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1、知行合一才是根本</p><p class="ql-block"> 最近朋友给我分享过几个不错的诗歌理论文章。每当我惊叹其思考,去阅读其诗歌的时候,就会陷入深深地失望。</p><p class="ql-block"> 我才发现这一代的诗歌问题,并不是缺乏思考,而是缺乏用思考指导实践,也就是知行合一。很多人讲的道理,也许他自己也做不到。那么这样的道理与没有何异。</p><p class="ql-block"> 至少我的《诗学》都是我自己实践的结果,你可以通过我的诗,检验其价值。</p><p class="ql-block"> 我曾经想把这些道理亲手教给别人。后来发现这样做也是徒劳,大多数找我修改诗的人,只是想达成一个特别短期的目标。而我的这些写诗的技术,却是要让一个人忍受艰苦学习、实践的过程,去达成一件未见得能达成的目标。这不是我们这个时代所乐见的和能忍受的。</p><p class="ql-block"> 那么,也许能够彻底实践它的,也就只有我自己了。</p><p class="ql-block">2、一个新的前言</p><p class="ql-block"> 从开始动笔写第一篇《诗学》,时间已经过去了将近半年。</p><p class="ql-block"> 这半年里,我经历了许多写作的困境。大概每写50首,会有一个小枯竭期,100首会有一个大的厌倦期。</p><p class="ql-block"> 我也担任了两届美篇诗赛评委,第一次站在一个新的高度,看了一下这个时代诗歌的整体发展状况。</p><p class="ql-block"> 我还在美篇做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话题,接触到了更多思考现代诗发展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诚如前文所言,有很多人,都可以把现代诗发展的问题讲得头头是道。但是写作是另外一回事。知与行无法合一的人,太多太多。当今这个时代,对于整体而言,其实不需要理论,而是需要好诗。但是对于个体而言,没有理论支撑的写作,是无本之木,终究难以成器。默默用功的人,只需要自己多研究理论,要少和别人探讨理论,少做理论之争。因为这是一个鱼龙混杂的时代,绝大多数人,不值得探讨。况且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学理论要结合自己。</p><p class="ql-block"> 对于那些持不需要理论观点的人,我鉴定了他们的诗,基本都是不学无术、附庸风雅之辈,不需要理会。</p><p class="ql-block"> 我坚持写这些文字,一来,是我有定期记录自己心态、以做反思之用的习惯;二来,如果有人写作遇到困惑,想要与人交流一二,也可做交流之言。至少我是这个时代,写诗的人里最真诚的,不欺自己,不欺天地。</p><p class="ql-block"> 我非权威,不管以前如何想,从今天开始,再不打算用这些文字指导谁。也不再真切地指导谁。</p><p class="ql-block">3、修改与打磨环节</p><p class="ql-block">(1)避免自我感觉良好的误区</p><p class="ql-block"> 论述这个小节前,先表达一个观点:凡是自己写诗的时候,自我感觉特别良好的诗,读者的感觉往往不好。(创作者碰到这个情况一定要反思,这个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大多都是有问题的。)</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因为,作者的感觉越好,说明他写作的时候越自我。这是我无数次自我剖析的所得。</p><p class="ql-block"> 就像一个人,他在和别人交谈,但是他自己滔滔不绝,讲了一下午。而对方一句也插不上。这个人也许会认为这个下午很开心。但是他忘了,这个下午开心的,只有他一个。</p><p class="ql-block"> 创作也是,不要把话说尽,不要让自己太舒服。自己舒服了,读者就不舒服。我们要让自己不舒服,让读者舒服。</p><p class="ql-block"> 所以创作者要不厌其细。古人推敲的也许只是“字”。今天的诗人,要推敲的可能不止“字”,还有结构、线索、韵律、意象、境界、美和情感处理等等。</p><p class="ql-block">(2)修改与打磨的目的</p><p class="ql-block"> 写诗,是用文字做画,而不是用文字絮叨。画画都是需要修改与打磨的。</p><p class="ql-block">修改与打磨的目的:</p><p class="ql-block"> 一、为了检查基础错误。现在因为打字的原因,出错别字的概率太高了。更何况还有很多常见的错误,比如:语法;“的、地、得”的使用;词的使用等等。</p><p class="ql-block"> 二、为了检查是否在这个题材上,罗列了所有的表达方式,在已定的表达方式上,是否穷尽了每种可能的意象、动词、形容词甚至副词,韵律上是否有更加恰当的可能。</p><p class="ql-block"> 三、是否已经从各个纬度呈现了最恰当地美;是否已经给读者留下了两层以上的解读空间;是否已经擦去了写作时需要运用的语言的辅助线;是否还能再轻盈一点(呈现轻盈的办法:减少陌生字等,以后再论)。</p><p class="ql-block">(3)如何修改与打磨</p><p class="ql-block"> 两种修改方法:</p><p class="ql-block"> 第一种,一次性写完,然后再仔细修改和打磨。</p><p class="ql-block"> 第二,边写边改,写一段回头看看,然后从头捋顺一次。再写一段,再从头捋顺一遍。</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这不是废话吗?当然不是了。我们要做好一件事情,第一智慧就是,做分类,哪怕再复杂的事情,如果善于分类,事情就简单一半。有了两个修改工具。我们可以反过来,改造自己的写作过程。</p><p class="ql-block"> 有的时候,我们会灵感枯竭。其实有一些灵感枯竭,来自于大脑的厌倦。对于这种灵感枯竭,需要我们通过增加输入量(阅读、音乐、绘画、旅行等)与增加输出量(规律稳定地写作)以及适度休息,来突破这个阶段。</p><p class="ql-block"> 这时候最好不要停笔,简短休息,不等于停笔,我有几个朋友,就是在这种时候停笔,就再在也没有拿起来。</p><p class="ql-block"> 你可以告诉自己,先确定一个题目,当做练笔,先写,一次性写完,无论结果如何,这是第一个阶段。然后就开始修改,不厌其烦地修改,修改的方法有:展开细节,增添意象,丰富内容,罗列各种写作的可能等等,然后再删减,调整结构,调整顺序,打磨语句等等。</p><p class="ql-block"> 修改是为了对整首诗进行段落、语句层面的调整。而打磨就是字斟句酌,调整细节。</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正常期,不在写作困境。这时候写作的时候,可以边写边改。就像小时候写作文一样,写一段改一改或者写一句打磨打磨。这时候就随自己喜好。</p><p class="ql-block"> 修改与打磨的办法有很多。总之,写作就肯定需要修改与打磨,不懂修改与打磨的人,说明你心里还没有写作的技术,不知道一首诗开头以后,其实有很多种可能,大脑中反映出来的也许只是最肤浅的一种。打磨也是一样,不懂打磨就说你的语句要素(字、词、意象等)积累不够。</p><p class="ql-block">4、令人痛心的“机会主义”</p><p class="ql-block"> 尽管我没有这样的权力,但是还是想要呐喊一声:机会主义,请远离现代诗。</p><p class="ql-block"> 我不是指人,而是指这种心态。</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在我们国家的诗歌历史上,无数著名诗人把自己打扮成天才的模样——挥毫泼墨间,成就精美的诗文。但我再次向所有学习诗歌的人说一声,那不是真相。</p><p class="ql-block"> 从小到大的经验,告诉我,学霸永远是最聪明,也是最刻苦的。顶尖的学霸,因为思考质量高,又有一定的精力去隐藏自己用功的过程。这个我想大家应该都见过。不要被迷惑。</p><p class="ql-block"> 可是,因为中国的历史太长了,每一朝每一代都有一些风流才子的故事流传,所以人们就误以为创作过程,一定是一个天才,无需任何锻炼,只需要挥毫泼墨表演就行了。</p><p class="ql-block"> 真的不是。</p><p class="ql-block"> 王勃写《滕王阁序》的时候。前一天晚上,郡太守的女婿都已经做了准备。难道大诗人王勃就不知道,需要准备准备。</p><p class="ql-block"> 每一个能够在舞台上演讲的人,都是接受过长期训练的人。上台之前,一定会写逐字稿,全文背诵,然后对着镜子反复演练。演讲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写诗和上台表演了。</p><p class="ql-block"> 进入现代诗阶段后,语言的逻辑、结构、韵律、美学都已经发生了科学革命。语言本身就是一门人文科学,韵律、美学都是。难道它们汇总成的诗歌,诗歌的基础阶段,反而不是一门科学了?排斥诗歌技术的人,是不是害怕在这场新的学习中,再次被证明,自己其实一无所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技术和艺术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这个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科学和技术的影子。因为规律无处不在,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应该没有人能够反对。</p><p class="ql-block"> 难道唯独诗歌里,就没有一点规律,没有一点科学技术的影子。</p><p class="ql-block">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也告诉我们:世界上万事万物的的规律都是可以被认识的,没有例外。诗歌的写作规律也不会成为例外。</p><p class="ql-block"> 你知道语言已经被科学研究到什么程度了吗?人类可以轻松地创作一门新语言,比如世界语、计算机语言,而且人工智能已经可以写诗。</p><p class="ql-block"> 在艺术领域,比如绘画,技术始终就是艺术的基础。颜料的改进,一次次推动着绘画艺术的革命。比如蛋彩画时代:因为蛋彩“多为透明颜料,不易覆盖深色。因此制作时须由浅及深,由淡及浓,先明后暗,或薄施,或厚涂,前后程序非常重要。”(引自百度百科)。</p><p class="ql-block"> 另外,达芬奇为什么画鸡蛋,就是因为通过画鸡蛋,可以积累绘画经验、总结出绘画技巧。一个绘画艺术家,正是从绘画工匠中脱颖而出的。敦煌壁画的作者,大多数都是技工,但是因为作品本身的定位与心态的虔诚就升华为了艺术。上古人类的壁画,由于没有技术支撑,顶多也只能算作文物。</p><p class="ql-block"> 而且决定一个作品是不是艺术品的权利在读者,而不在作者。一个读者为什么要读一首没有技术含量的诗。为什么要读一首,他自己(未经诗歌训练的人)也能写出来的诗。</p><p class="ql-block"> <b>有技术不一定是艺术,但是没有技术就一定不是艺术。因为技术是艺术的骨骼,没有骨骼就没有支撑,没有支撑就什么都不是。所有创作,不真诚的第一个表现就是抗拒技术。所以我们评价一个东西没有价值会说:这个没有任何技术含量。所以抗拒技术,并不是艺术,而是不学无术。</b></p><p class="ql-block"> 没有技术含量的“诗”,就是一堆散乱的文字,是一篇完全没有真诚可言的烂随笔。没有资格交付读者。</p><p class="ql-block"> 时代已经进入21世纪了,天已经大亮,科学技术的光芒,像太阳一样照耀着每个角落。</p><p class="ql-block"> 不要睡了,醒醒吧!如果你因为不真诚,在别的领域一无是处,在诗歌领域也一样。</p><p class="ql-block">6、干净的好诗——最基本的禁忌</p><p class="ql-block"> 我之前说过,写作要给自己设立禁忌。有些人根本没有认真看,就一味否定。</p><p class="ql-block"> 我提出的写“干净的好诗”留给时代,是针对诗中用粗话、脏话以及过度的口语化而言的。很多名家的诗里都有脏话,比如闻一多先生。无论什么原因,都不能成为理由。</p><p class="ql-block"> 到了必须纠正这些问题的时候了,诗歌是用来写美的。如果你想批判,可以去写小说或者杂文,不要祸害诗歌,诗歌已经奄奄一息了,请先救救她。</p><p class="ql-block"> 在诗歌世界提倡“干净的好诗”,犹如在现实世界提倡“严禁随地……”是一种悲哀。但是既然现实已经这样,我们就要勇敢面对。</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的所有禁忌中最基础的一条,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写干净的好诗,留给时代。</p><p class="ql-block"> 其他的禁忌,我自己留着。</p><p class="ql-block">7、珍惜这个创作自由的黄金时代</p><p class="ql-block"> 我主持话题以后,才发现这样一种言论:为人民写诗。</p><p class="ql-block"> 世界上,其他形式的文化创作大多以市场为导向。人们讨论时,一般会提及客户或者用户这些词,几乎没有人用人民这个词,因为这是个宏观概念,不能用于分析微观现象。诗人都是普通人,我们这个时代,人民安居乐业,不要动不动就提人民。</p><p class="ql-block"> 只有把读者当做客户或者用户,你才知道哪一部分人属于自己的“细分市场”,是自己的精准用户或者读者。</p><p class="ql-block"> 人民是神圣的。但是多少龌龊的勾当都借着神圣之名啊!不要用人民做你不学无术和作品肤浅的遮羞布。经过几十年的文化普及,人民中藏龙卧虎,早已经不是几十年前的人民了。你必须有对等的学识,才能写出对得起他们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很多产品,在走向市场前,都有一个行业内的沉潜期,这个阶段,众多生产方一起相互学习、交流,在行业内不断自我碰撞,慢慢推举出最优,然后获得资源,头部玩家慢慢变大。这是世界上所有行业的常态,诗歌一点也不特殊,而且会越来越普通化。</p><p class="ql-block"> 几十年前,我们的前辈处在特殊的困难时期,他们一次次呼唤创作自由。几十年过去了,我们这些拥有创作自由的人,却渴望重新用一句假大空的话,指导自己的创作和讨好一个不读诗的时代。这是多么讽刺的心态。说透亮点:持这种观点的人,都是投机分子,希望用这样的言论博取认可。可是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需要的是好作品,不是空口号。</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批判这种心态意味着风险。但是诗人群体,如果对任何概念摆出摇尾乞怜的姿态,就不要写诗了。因为诗歌属于心灵上自由的人。</p><p class="ql-block">8、诗歌内卷是一个常态</p><p class="ql-block"> 很多人还说,我们这个时代诗歌内卷。其实只能说纯文科生没有社会常识。任何一个产业,前期都是内卷的,困难时期也会走向内卷。我们从来没有把诗歌作为众多存在中的一个普通存在来对待。总是对她报以过高的期望,然后又回到深深地他责。</p><p class="ql-block"> 如果我们知道这是常态,那么自责就好了。因为内卷的不是诗歌,而是不真诚的创作。</p><p class="ql-block"> 很多民用技术,比如航空航天产业或者军工产业的副产品无线通信和计算机,都是从内卷走向技术溢出,最后成为民用技术的。</p><p class="ql-block"> 诗歌内卷,对个体来说,是一个多么好的黄金创作时代。我们可以诚实地面对自己、面对更多无功利心的专业朋友;我们可以在一个很长的、不被利益打扰的时间里,沉淀和自我完善;我们终于可以不为某个群体或者某个时代写作,而是面向自己的内心或者面向历史写作,因为反正这个看钱的时代也不会看诗。</p><p class="ql-block"> 也许,我总是在戳破一些不真诚者的迷梦。快醒醒吧!我们中没有人能成为大诗人的,我们应该先学着做一个学者。因为我们现在这些人比上一个时代还不真诚。他们已经给我们留下一个烂摊子了,如果继续这样沉沦,我们还有什么可以留给后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企图把自己不真诚的创作,强行塞入人们口中的人,你们不觉得羞愧吗?</p><p class="ql-block">——现代诗研究苑:聂瑞海</p><p class="ql-block">2021年12月1日</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