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跑者刘楚楚

<p class="ql-block">跑完全马之后,又继续半马,不见得是多么明智的选择。你觉得你的体能足以驾驭,但不过是仗着年轻挑战身体极限。真心没必要!跑马要心怀敬畏,把一场当三场跑,而不是三场当一场玩。这种自杀式的搞法很伤身!本人是深有感触的,2019年,处在马拉松的蜜月期,训练+比赛,总共跑了20场全马,3~5月份,9~12月份,6个月的时间,只要到礼拜天,要么在跑马,或者去跑马的路上,刚开始还行,还能健康完赛,后来随着疲劳加重,跑一次崩一次,大连跑完10公里,就不想跑了!腿很沉,没有力气前行了,只能跑跑停停,吃吃喝喝,一路磕磕绊绊,临近终点,那滋味永远只有自己懂,真是五味杂陈,很虐,有种想死的感觉吧!到了2020年,就跑了两场,虽然自己有余力,还可以多跑两场,但我理性了,不盲目碰触身体的极限。跑步不是图一时痛快,寻短见,而是慢而持久,经久不息。</p> <p class="ql-block">我经常给我的学员和朋友说,马拉松只能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就好,少跑!谨慎跑,一年两场,足够了吧!我们不是为了取悦别人,盲目刷数据,非得要跑100场吗?不见得!顺其自然,不刻意强求,不中签,不跑;中签,积极筹备,不打无准备之仗。说实在的,一年2~3场,日积月累,到了一定的年纪,就会跑遍祖国的大好河山,那个时候,甭说100场,能够出现在赛道上,与年轻人共舞,早已心满意足。以前要破三,要跑100场全马,如今已淡化,执念不要太深。一个人,一条道,十公里,5、6分配速,足够我们享受沿途美景。对于大众跑者来说,马拉松只是生活当中很少的一部分,绝非全部,个人觉得,踏实工作,陪伴家人,永比盲目参赛重要。跑到4分配以内又怎样?刷了100场全马又如何?到头来,幡然醒悟:那只是一场游戏一场梦!成绩有了,健康却没了。</p> <p class="ql-block">现在很多人跑界老司机,越跑越慢,越跑越少。要么转战越野,要么玩转铁人三项,要么转战幕后,要么跑步旅行,游山玩水。跑多了,骨子里会比较排斥,那种酸痛,那种体累,让人辗转反侧。我昨天跟大神聊天,现在他回归初心,慢跑享受生活,该吃吃该喝喝,跑起来不是很累,特痛快,关键比赛也不是很慢,之前拼命训练,PB也就238,现在佛系玩家,也有248的水平,令人膜拜啊!总结原因,虽然已回归佛系,慢跑为主,实际上,他学会了沉淀,磨有氧,打基础,让自己的能力变得更强。因为大众跑者,基础偏弱,有氧耐力不够。回归慢跑,恰好能提升基础耐力,给自己添砖加瓦,这样根基愈发牢固,再适当强度训练,一定会焕发第二春。回归慢节奏,没有什么不好,第一,为健康;第二,打基础。失去健康,成绩再牛也会黯然失色。</p> <p class="ql-block">【温馨提示,支持原创,不要送花,不要送花,谢谢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