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砥砺前行——富裕县道德与法治教师核心素养培训会

淼~淼~

<p class="ql-block">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课堂教学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全面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研员富娜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11月份的道德与法治培训活动。</p> <p class="ql-block">  《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的设计重点在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关系上,采取的内容编列策略是知识、技能引领,活动穿插,在学习知识、技能中来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同时,在解决日常问题的活动过程中适时地结合学生身边的例子加以讲解,这样有助于提高课程教学的整体效果。</p> <p class="ql-block">  来自友谊乡中心学校的王艳保老师讲的课是六年级《道德与法治》第6课《人大代表为人民》。本课内容政治性较强,虽然学生有所耳闻,但对于详细的内容相对仍比较陌生,加之内容不像其他活动那样有趣味,王老师的教学设计重在”创设情境境,激发情感”“超越教材、综合开发”和“通过活动,强化体验”,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在情感上受到感染,产生共鸣,从而让学生更加了解“人大代表为人民”的意义。 </p> <p class="ql-block">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已成为当前教育的重中之重。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发展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道德与法治团队教师,就以“立足课堂教学,提升核心素养”来共同研讨小学德法课堂教学设计。</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就是孙启艳老师带领的团队,围绕“立足课堂教学,提升核心素养”来进行的团队研修活动。</p> <p class="ql-block">  “回归儿童生活”是针对传统德育“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弊端提出来的。传统德育不能满足学生生动活泼发展的内在需求,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使道德与法治脱离了生活实际,只有让教育回归儿童生活,才会有知行和谐统一的可能,才会使道德与法治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这要求教师必须能够真正理解教材、驾驭教材,凭借教材呈现的话题、范例引导学生激活自己的思想,得出自己的结论。</p> <p class="ql-block">  我们作为新时期的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让学生有效学习,从学生出发,优化教学方法;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我们一定要用实际行动把培养核心素养落到实处,让学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成为有理想、有道德、守法制的社会新一代接班人。</p> <p class="ql-block">  通过此次研讨,明确了道德与法治教师今后前进的方向,给予行动上的力量。别让孩子输在德育的起跑线上,做人的起跑线上”。因为拥有好的品行和健康的人格,孩子才会健康茁壮地成长,才能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品行,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使之成为对社会、国家有用的人。</p> <p class="ql-block">  教学中,我们要始终把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的核心素养贯彻德育的全过程,始终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能动摇。在课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合作者。</p> <p class="ql-block">  我们要引领学生发现同学的优点,发现同学的进步,发现同学的闪光点。让学生天天夸自己的同学,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让所有学生充满自信,热爱生活,爱学习。</p> <p class="ql-block">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思政教师,我们必须从内心深处热爱自己的学生,用教育自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用真理的力量去引导学生,用高尚的人格去感染学生,为学生树立榜样,传播正能量。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我们思政教师,要做“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教师,我们谨记使命,不忘教育初心,努力前行,我们一直奔跑在成长的路上。</p>

学生

法治

道德

教师

素养

课堂教学

教学

德育

学习

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