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提高“三进”实效――单国成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召开“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讨

祁连剑

11月29日单国成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研讨会”在高台县职业中专召开。教育局教研室主任苗建成主持会议,工作室成员13人参加会议。 活动采取主题研讨形式,就实施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过程中,探索“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同备一堂课”“师生同上一堂党史课”的梯级选择,如何把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首要政治任务落到实处,不断提高“三进”实效两个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 研讨中,与会成员紧扣发言主题,立足解决“一体化思政课教学”问题,聚焦课程内容建设、教学方式创新、教学内容供给和各学段课程衔接等方面,深入开展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讨和探索。 交流中,老师们一致认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思政教育必须贯穿于从儿童到少年再到青年的整个过程。在教育教学中,思政课教师必须同吹一个号、同唱一个调、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育人导向,把握思政课的特质,把党的声音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传递给学生,坚决克服课程间内容过度重复,学段间衔接性不高,大中小学教师“各管一段”“背靠背”教学状态。 就实施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过程中,探索“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同备一堂课”“师生同上一堂党史课”的梯级选择这一主题研讨中,主题发言老师们表示: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搭好思政课螺旋上升阶梯,就要从课程目标、教材体系、课程内容、课程体系等要素上找到同一方向的合力。其中,厘清各学段课程目标是基础工作,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就是要确保育人过程的各个阶段能各有所为、各尽其力、各有所获、各见其成。同时要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和教研活动的一体化统筹。 <p class="ql-block">  就如何把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首要政治任务落到实处,不断提高“三进”实效的主题研讨中,交流教师认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冲锋号,为党带领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标定了历史方位、时代坐标和前进方向,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作为思政课教师学习传播全会精神我们责无旁贷、使命光荣。</p> <p class="ql-block">  与会老师们表示,精准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必须在时间、内容、形式的选择上找准把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方法与路径,梳理筛选教材,充分利用本土教育资源,创新方式方法,增进情感认同,改变授课方式,领悟全会精神,结合身边资源,培植爱党、爱国情怀。</p> 活动进入尾声,教研室主任苗建成对本次研讨会进行了总结,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关键课程,“一体化”教学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一个重要举措,“一体化”教学要紧扣三个着力点:聚焦教学目标的定位,注重创新教学方法,整合协同育人资源,最大可能地体现各学段教学交叉融合、螺旋上升的特点,从而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实效性以及亲和力。同时号召老师们要在名师工作室的旗帜下,积极行动,在建体系、搭平台、顺机制上下功夫,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思政课

一体化

中小学

研讨

教学

建设

教师

六中全会

全会精神

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