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路764]——紫禁城的排水神兽

杨永发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螭</font></b></h3><div><b><font color="#ed2308"><br></font></b></div> 今年春夏,全国多地普遭特大暴雨“光顾”,很多城市轮番上演“看海”模式,气候专家给出的解释是,因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全球南北经向性环流更加活跃,大气含水量增加降雨增多,为极端性事件出现提供了很好的动力条件。但有一个地方却是一个例外,那就是历经了六百多年风雨的故宫,无论多大的雨水,它都能安然无恙。<div><br></div> 这座占地72万平方米世界现存最大的皇家建筑群,难道真的有“神灵”庇佑吗?答案是否定的。其实这都归功于紫禁城出色的排水系统,这与中国古代的一个动物有关,这就是螭(chī )。<div><br></div> 螭,或称螭首,《说文·虫部》:“螭,若龙而黄。”是古代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属于一种没有角的龙,粗眉、圆睛、宽鼻、大嘴、呲牙,形象神武有力。龙为炎黄子孙最崇拜的神兽,把它装饰在碑头上成为螭首,碑的身价就变得更为高贵。螭首又叫螭头,古代彝器﹑碑额﹑庭柱、殿阶及印章等上面的螭龙头像。<div><br></div> 在中国古建筑或器物、工艺品上常用它的形状作装饰,嘴大、肚子能容纳很多水,在建筑中多用于排水口的装饰,称为螭首散水。盘螭,则是他两两盘卷的样子,曹植《桂之树行》即有“上有栖鸾,下有盘螭”句子。<div><br></div> 螭首在古建筑中作为排水器物是何时出现的,尚没有明确的记载。目前发现最早的吐水螭首是在河北临漳县东魏、北齐等王朝的国都古邺城遗址塔基石螭首。螭首在建筑上使用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是古代建筑石作制度中的主角之一。<div><br></div> 螭首在古代一般是为皇家建筑上的专用构件,有平衡台基望柱的重力和排水的功能,同时也是建筑上的装饰构件,是实用与装饰完美结合的建筑装饰典范。同时,螭是标志着封建礼制建筑等级的象征,从中可以看到传统建筑艺术符号背后隐藏的的中国礼制文化的内涵。<div><br></div> 作为明清两朝皇宫的紫禁城,拥有众多的建筑和宽广的地面,但600多年来,紫禁城基本未受积水之苦,这就要归功于故宫强大的排水能力。古人首先是从屋顶上下功夫。古代建筑的屋顶,大多采用高屋脊、大坡度设计,靠近屋脊两侧的坡度超过60°,檐部的坡度则不足30°。这种设计利用陡坡给雨水施加较大的动势,雨水因惯性冲出檐外。<div><br></div> 由于故宫大殿台基较高,其上又有栏杆环绕,雨天台基上便会形成内渠。故宫三大殿三重台基上有1142个龙头排水孔,渠内的水经由望柱下方流入螭首,再由螭首口中孔洞排出,瞬间将台面上的雨水排尽,并形成千龙吐水的壮丽景观。<div><br></div> 明暗“勾结”的纵横沟渠雨水从螭首“口中”流出,进入石槽沟。除了大殿前螭首下面的这些石槽沟,各庭院屋檐下也都遍布着这种地面上的沟。被统称作 “明沟”,雨水落入到这些明沟后,会顺着沟槽一路通过入水口而 “掉进钱眼”,落入“钱眼”的雨水,汇入地下各种暗渠内。<div><br></div> 流入到各种沟渠的雨水,经过支线汇入干线,最后汇总于内金水河 。“内金水河”是指金水河流经紫禁城内的一段,是故宫内排水系统的主干线。汇入内金水河的雨水,蜿蜒曲折围着故宫大殿流至水闸处,最终排到外金水河 。<div><br></div> 紫禁城的排水有明暗两套系统。明排水是通过铺地做出泛水,通过各种排水口、吐水嘴排到周边河中,暗排水是通过地下排水道将水排到河里,而这条河就是内外金水河。<div><br></div> 故宫的排水,正是综合了各种排水法,既有地下水道,又有地面明沟,这些或大或小、或明或暗、纵横一体的排水设施,能够使宫内90多个院落、72万平方米面积的雨水通畅排出。<div><br></div> 古人的这种巧妙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用,使雨水疏导排放卓有成效,甚至几百年做到不受积水之害,不得不让人对其蕴藏着的中华智慧不感叹不已。(谢谢浏览)<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