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今天清晨寒风凛冽,打开微信群看到家璐兄仙逝的信息,顿觉五雷轰顶,半晌也缓不过气来。家璐是我一生难以遇到的挚友,回忆过往的点点滴滴,仿佛一幕幕的电视剧浮现在眼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璐是河北昌黎一中1966届校友,长我一届,那时不同年级的同学没有什么来往,只是听说他是一个才子,能写善画,吹拉弹唱无所不能,不像我只是在写作上有点爱好,求学期间本没有什么交集。后来文化大革命爆发了,文化课学习被叫停,校党委被炮轰,校领导被打成走资派,学校建立了以班为单位的红卫兵组织,学校呈现出极其混乱的状态。66年11月份我和同学组成红卫兵长征串联队,去延安参观了枣园杨家岭等革命圣地,一月份返回学校时看到学校成立了三大派造反组织,这期间我成了逍遥派,闲来无事在校园闲逛,走到一中原来的美术小组的驻地,看里面有人,看只有家璐一个人在屋内画画,我就和他闲聊起来,感觉说话十分投机,总有能聊到一起的共同话题。因为在一起聊的多了,就有了心有灵犀的感觉,能无话不谈了。一天他突然问我,助华,你对李植棠什么看法?一中领导谁的领导水平最高?我沉默了片刻说了我的看法,我说道,尽管我也写过批判他的大字报,但凭心而论,我还是认为他是最有水平的学校领导干部,现在的革委会领导和他比不在一个层次。接着他和我说了他的看法,李书记每隔一个月都给学生做时政报告,一讲就三个小时,他的口才十分了得,现在这样的干部太少了。我和他说了我在学校档案室整理学校档案时看到了李书记做的报告底稿,我就问过王玉琴老师,这些书记讲话稿是谁写的呀?王老师说李书记的讲话稿都是他自己起草。说到这里我们俩对李书记还是由衷的敬佩的。不过在那个政治禁锢的年代,只能把这些作为私密空间时的谈资。即使在那种政治环境下家路也是保留自己的理性思考,我没有看到他参加武斗活动,更多的时间他是在美术室一个人作画,我就时常去那里找他聊天,我们之间无话不谈,有时谈及一些古今中外的文艺作品和戏剧歌曲,有时聊一些革命样板戏作品,他都能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说出他独到的见解。他每有新的画作就拿给我让我点评,上初中时我还有美术爱好,可惜没有坚持下来。如果坚持下来的话,或许我们会有更多的话题。聊累了他拿出笙来为我演奏,听着他吹奏的乐曲我感觉忘却了尘世中的烦恼,一时悠然自得,惬意的很。正因如此,每天我几乎都要去美术室和他相聚。后来学校实现了大联合,同学们都回到各自班级活动了。这期间学校为了加强政治宣传,集中了家璐王玉梅和我,组成了一个尖刀校报编辑部,他任总编辑,我任副总编,主要是负责写一些校报社论和编辑各个班级报上来的稿件,大概每周都出一两期。凡是我写的稿件他都认真修改,本来我的稿件没什么亮点,但经过他修改后仿佛妙笔生花,绽放出不同的色彩。每次看完稿件他都是充分肯定,从来没有见过他批评的话,即使改动了,他也是以切磋的口吻,和他相处如沐春风。记得昌黎县成立革命委员会,需要写个贺信,是我起的草,他看过后仿佛发现宝物一般,大加赞赏。他说,助华你这封贺信和报纸上发表的那些贺信都不一样,好文稿就要有自己的特色。接着他就逐段做了详细点评。我感觉上语文课时老师的点评也没有他这样细致入微。我觉得如果我还有点写作能力的话,和他编辑部相处的时期绝对是一次飞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68年夏季六六届同学离校,我听说家璐在农村当了代课教师,后来转为正式教师。1983年我党实行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四化改革,他被提拔为昌黎文化馆馆长和文化局副局长,后来调到秦皇岛市文化局任职,后任秦皇岛市地名办公室主任。一般人在这个岗位上就认为是颐养天年了,没想到却给家璐带来了人生第二春。正是在这个岗位上他苦心经营笔耕不辍,成为了全国地方志专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家璐曾在各级报刊发表各类文艺作品,及群众文化理论研究文章多篇。其中论文《关于农村群众文化发展与改革之管见》1988年获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990年从事地方志工作以后,主编、参编、编纂各类三级志书和地情书籍多部,主编的首轮《秦皇岛市志》获河北省首届地方志优秀成果奖特等奖、全国地方志奖一等奖;指导和参编的“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中国志书精品工程《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以及《中国文物志》等大型事件志多部;指导省志、市志和县(区)志、军事志,以及行业志、专业志等多部;发表地方志论文或文章百余篇,其中,5篇入选《全国地方志优秀论文选》;出版专著《志书编纂思与行》《白话志书编纂——齐家璐方志文选》;参加百余场全国以及省、部级方志编纂培训授课活动;参加二百余部各级各类志稿的评审活动;参加全国及河北省地方志优秀志书的评奖活动。曾获“河北省地方志先进工作者”、“全国方志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现为中国地方志学会第五届、第六届学术委员,中国精品志书评定专家组成员,方志出版社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抗日战争志》学术委员会委员,以及吉林、青海、广东、四川等省地方志专家库(组)成员、审查验收专家组成员,河北省地方志优秀成果阶段奖及首轮地方志优秀成果特等奖评委、河北省地方志专家库成员等。昌黎汇文二中筹建校史馆,家璐列展汇文中学校史馆校友英杰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一直在母校工作,1994年昌黎汇文中学复名后到母校任校长,在我任校长期间得到了家璐许多帮助,2000年汇文中学九十周年校庆,他代表李植棠书记等一中校友写了一篇回忆录,系统总结了一中在李书记领导下的办学业绩,感人至深。后来他一直与李书记有联系,受李书记委托他还帮助修改过一本书。由此看出他对老书记的一片深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璐对汇文中学的复名和发展一直牵挂于心,2019年几个著名校友委托我起草一封给县领导要求恢复昌黎汇文中学校名的信,成稿后我发给他,他做了修改润色,最后发给昌黎县委书记县长后得到县里领导的高度重视,立即做出批示,虽然至今没有达成校友们恢复昌黎汇文中学校名的愿望,还是引起县市领导对母校的重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斯人已去,往事难忘。母校发展的越来越好,特色办学已成规模。家璐兄魂归天国一定会发出会心的微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齐家璐学生照</p> <p class="ql-block">齐家璐一中文革时期留影</p> <p class="ql-block">齐家璐工作照</p> <p class="ql-block">齐家璐夫妇合影</p> <p class="ql-block">文革中齐家璐和同学合影</p> <p class="ql-block">齐家璐和韩助华交谈</p> <p class="ql-block">齐家璐和黄汝占李光明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齐家璐和同学聚会</p> <p class="ql-block">齐家璐夫妇和韩助华高宝英夫妇合影</p> <p class="ql-block">李光明高宝英赵惠来齐家璐合影</p> <p class="ql-block">齐家璐和肖兵</p> <p class="ql-block">齐家璐和同学们春节聚会合影</p> <p class="ql-block">齐家璐和同学聚会时合影</p> <p class="ql-block">2020年夏在秦皇岛齐家璐和同学们合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