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野柔情——阿拉斯加

枕石漱流

<p class="ql-block"> 我一直想去地处北极的阿拉斯加,探个究竟。他地广人稀,风光奇特,地质多样,物种丰富。由于位置偏远,极少有旅行者光顾,她被称为地球最后的处女地。</p><p class="ql-block"> 轻装简从,立即出发。飞机到达费尔班克斯机场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由于地处北极,这里是极昼,倒也不觉天色已晚。事先约好的民宿主人约翰先生开车接我。我惊奇的发现约翰先生的左腿残疾要拄着拐行走。但这却没有剥夺他驾驶汽车的权利。到了约翰先生住的的别墅,他的老伴儿告诉我,他们的儿女都在外地。家里有两栋别墅,旁边那一栋是用来接待客人的。约翰先生引我过去入住。独住一栋洁静而舒适的别墅,十分安逸,如在家中。飞机上一路颠簸的劳顿,促我安然入梦。早起走进餐厅,打开冰箱食品十分丰富。鸡蛋、牛奶、面包、果酱、水果和奶酪,任你享用。餐后,向窗外望去。约翰先生已如约在楼下等待,含笑示意可以出发了。却不上来查房。我一路走来,所住的民宿和酒店都是这样。这是对客人的尊重和信任。我也保持着历来出行的习惯,临行都要把房间收拾干净,整洁如初。</p><p class="ql-block"> 约翰先生免费把我送到火车站,握手道别。我乘上了阿拉斯加号旅游观光列车。列车上客人不多。我选择了一节没有人的车厢落座。窗外绚丽的极地风光哪能让我安生就座。我忽而跑到车箱的上层,一会儿又跑了下来,左侧坐一会儿,右侧坐一会儿,上窜下跳,左顾右盼地从不同位置,不同角度贪婪地望着窗外缓缓向后移动,目不暇接的不尽风光,生怕有一丝遗漏。列车善解人意地在这极地风光的画卷中缓缓行驶。几个小时后到达了世界最大的自然生态保护区迪纳里。</p><p class="ql-block"> 迪纳里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位于阿拉斯加的中心位置。既有宽广的平原也有阴郁的山林和色彩明亮的雪山以及纯花岗岩的山体。这些极具强烈反差的地理环境,就成为了多种动植物生存的乐园。这里盛开的鲜花就有650种之多。还有不计其数的苔藓、地衣和菌类。这里的动植物的多样性是美国其他地区所不能比拟的。</p><p class="ql-block"> 下车后,旅客集散中心用大轿车把我送到了住宿中心。这里所有的公交车都是全民免费。住宿中心的服务员耐心地带我参观各种住宿设施。我选择了一栋位于溪水旁的独栋木屋酒店。放眼望去一栋栋风格迥异的木屋,散落在森林与溪水之间。脚下是欢快作响的山泉流水,四周是漫山遍野的原始植被,森林和说不出名的奇花异草。清脆悦耳的百鸟争鸣不绝于耳,带着花草的芳香、清新柔润的空气沁人心脾。真是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瞬间使人忘记了自我,心身全部融化在这大自然之中。</p><p class="ql-block"> 每天班车带领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在自然保护区游览。在这里我遊览了各种地质地貌、种类繁多的植物、植被、森林、沼泽、冰川、湖泊、冰河与青山。还看到了追逐鲑鱼的灰熊、山林中时隐时现的驯鹿。也遇到了一家三口的灰熊,懒懒地睡在路当中。偶尔倦怠地抬起头与车窗里惊喜的目光相对视,表达着对异类相扰的不悦。</p><p class="ql-block"> 170万平方公里广袤的阿拉斯加矿产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渔业产量占全美的46%。如此富饶之地却被当年的沙皇以72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美国。令今天的俄国人肝肠痛断。</p> <p class="ql-block">安克雷奇街景</p> <h3>卡尔加里街景</h3> <h3>阿拉斯加号观光列车</h3> <p class="ql-block">百舸千帆的海港。</p> <p class="ql-block"> 三天后的早晨,我乘免费大巴到了位于远郊的旅客集散中心。准备坐早七点钟的城际大巴去西沃德。等到六点此处唯我一人,心里发慌。肯定是旅游信息搞错了。焦虑之中,一位坐着电动轮椅的年轻人出现了。我问有去西沃德的车吗?他说NO。在明白了我的意思之后,立刻用手机帮我联系。然后告诉我在这里等车来接。我满腹疑惑,望着他离去的身影。十多分钟后,一辆没有乘客的大客车停在身旁。司机小伙子满脸堆笑地请我上车。以要做新郎般的欢快心情驾驶着车辆,一路上生怕冷落了我, 热情洋溢地和我聊个不停。我为这里人们轻松愉悦,充滿幸福的精神状态而感叹。车停靠在市中心的大酒店,他告诉我:去西沃德的客车要到这个酒店接客人,让我去办理乘车手续。便要开车离去。我忙付款,他却摆着手连声说free(免费),向我挥手告别,扬长驶去。至今我也不清楚那个坐轮椅的小伙子是和什么部门取得的联系?又是谁派车把我从郊区接回市中心?我深深地为这个以人为本,高效运转的社会机制和那些善良的人们表示敬意和感激。酒店的服务人员得知我的诉求,立刻热情地帮助我跑去与开往西沃德的客车取得了联系。真是幸运,原本早已接受预订座位的城际客车恰好还剩一个空位,正要出发。在众人的热情帮助下,我顺利地到达了西沃德。</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座宁静、悠闲、安逸,令人悠悠然筋骨放松的美丽城市。早餐后,我静坐窗前望着那笼罩着皑皑白雪的群山、海鸥翱翔的海面、百舸千帆的港湾,慢慢走来安详的行人,心灵被洗涤一空。时间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了。不知喝了多少杯免费的咖啡和饮料。服务生早已换班了,没有人来打扰,没有人来催促。抬眼相视,收到的是一片片微笑,一声声问候。</p><p class="ql-block"> 离开西沃尔德,我来到阿拉斯加州最大的城市安克雷奇。令我惊奇的是大型民用飞机场停满了各色各样的私家飞机,如同国内的停车场。抬头望去,空中多有私家飞机往来盘旋,人们开飞机出行或上天兜风如同国内开车,习以为常。在这个港口城市,几乎家家都有游艇,如同国内的自行车。</p><p class="ql-block"> 这里公交车免费乘坐,出行便利。在市中心的跳蚤市场,各色商品琳琅满目,狼皮大衣、貂皮帽子、便宜得出奇。还有摆满了各种型号的长短枪支、弹药及各种刀具的摊位。这个城市居住着不同国籍的后裔,使用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多种语言。这是一个何其包容、多么和谐的社会。</p><p class="ql-block">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行走了祖国的山山水水,走过了40多个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完成了南极、北极和珠峰的探险。但最让我刻骨铭心、萦绕心间的是我在旅行途中,曾经面对过的那一张张坦诚的笑脸,那些给予我尊重和信任,萍水相逢却向我伸出援助之手的人们。</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