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高考作文系统有其固定的“算法”,惟有了解高考语文的底层逻辑算法,备考才会有的放失、事半功倍、提质增效。高考作文是三方博弈,即命题人、阅卷人和考生较量。普通考生认为作文是由“我”来写,只考虑自己一方。实则不然,作文是由“我”来写的,但作文是命题人反复钻研的结果,规定了讨论定义域的考场作文,里面潜藏着许多“雷区”、“险滩”和“暗礁”。考生稍有差池就会远离最佳立意,甚至离题万里。同时,阅卷人也有阅卷人的评判标准。高考作文的“算法”即四个层面:思想、思维、视野和表达。总之,一篇精彩的高考作文,是一篇三方潜层对话后的默契与和局。</p> <p class="ql-block"> 本次期中考试作文,是一次中规中矩的文化主题作文,要求写一篇以“学习传统文化,让经典照亮人生”为主题的学习讨论会。其既有实用文体格式的限制,又要在内容上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具体而微的,切忌泛泛而谈。相当一部分学生,要么忘记了发言稿的格式要求,要么在结尾以“我的演讲到此结束”收尾,陷入首尾不搭的困局。还有相当多的考生,没有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把传统文化作为作文主题词反复言说,大而化之。最后,作文得分可想而知。</p> <p class="ql-block">小蕾深藏数点红———学生作文展评篇</p> <p class="ql-block"> 本文形式布局尚可,但内容经不起推敲,通篇以叙述为主,缺少深入地必要性分析,欠缺高的思维品质。</p> <p class="ql-block"> 本篇书写漂亮,文句优美,但总感觉隔靴搔痒,少些深层的东西暗含其中。</p> <p class="ql-block"> 文本文从字顺,不时有幽默、伏笔在其中,考生眼中有时代有家国,文字接地气,文末点题,联系自身,有呼吁和行动,不失为一篇考场佳作。</p> <p class="ql-block">且教桃李笑春风———教师“下水”作文篇</p> <p class="ql-block"> 固本培元 以文化人</p><p class="ql-block"> 赵一</p><p class="ql-block">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p><p class="ql-block"> 上午好!非常荣幸和大家一起参加学习讨论会,一起探讨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这个历久弥新、常话常新的论题。</p><p class="ql-block">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如果说传统文化是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么先秦诸子就是这棵大树的根。先秦诸子散文表现的是至圣先贤对宇宙、自然与人生的洞察,努力构建着自己的价值体系和实现价值的方式,深深影响着中国民众的立身之本、为人之道和处事之基。对于个体生命来讲,要巩固根本、培养元气才能强健体魄、勇猛精进;而对于社会关系中的人而言,就要靠传统文化这个“本”和“元”,才能凝魂聚力、振奋精神。</p> <p class="ql-block"> 固本培元,就要善始善终、善作善成。“譬如成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进,吾往也。”一再警示我们要干字当头,苦干实干,善于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积小胜为大胜,人生事业才会蓬勃发展。否则,好高骛远、浅尝辄止、畏首畏尾、踟躇不前,那将会学习上碌碌无为、事业上一无所成、发展上江河日下,末了,正应验了那句“白了少年头、空悲切”。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从一艘小小红船到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中国共产党何以独具强大生命力?何以不断铸就新辉煌?浩瀚海洋,汇集自微小水滴;燎原之势,肇始自星星之火;百年大党,初萌自砥砺前行。</p><p class="ql-block"> 固本培元,就要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只要走对了,就不怕路途遥远。曾子有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有志青年惟有弘大刚毅,然后才能胜重任而远到。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西南联大的校训是“刚毅坚卓”,其师生在祖国边陲笔耕不辍、弦诵不绝,于是,在雨点叮当作响的铁皮屋顶之下、在敌机呼啸轰炸的焦土废墟之上,便以自己的生命实践了这一校训。所谓“志不达者智不强”。吾辈青年更要胸怀大志,刚毅坚卓,时刻准备负重任、行远路。惟有在社会大熔炉里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增长才干、强壮筋骨,才能练就铁肩膀、硬脊梁和真“功夫”,才能摸爬滚打练就金刚不坏之身。</p><p class="ql-block"> 固本培元,就要依道而行、顺势而为。老子有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道至简,道即事物运行的根本法则和遵循的金规铁律。放眼全球,各国互联互通,命运休戚与共。纵观目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尤其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都给地球村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恐怖阴霾,给人类命运共同体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在阴霾和挑战面前,人类如何回应时代之变、世界之变,是精诚团结还是分裂抗疫?是并肩作战还是推诿扯皮?是各国不得不面临的生死抉择。中国古话说,万物有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洞察时与势,任何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人类惟有遵循规律、顺应时势、同向而行,才是共渡难关、共克时艰、化险为夷、转危为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于危机中育先机。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吾辈青年正青春,当不负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当不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最终为地球村交出一份合格的中国方案。</p><p class="ql-block"> 《论语》曾有言,温故而知新。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重温传统文化的智慧,可以使时代新人的思想更深邃,亦可以让吾辈青年关注未来的目光更透彻。阅读经典身体力行,牢记箴言躬耕实践。</p><p class="ql-block"> 最后,一如终南山院士所言:欣逢盛世,当不负盛世。愿以吾辈之文化与人生,捍卫盛世之中华。谢谢大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