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发日太太一家的苦难历程

埜沨

读狄更斯《双城记》有感 <p class="ql-block">(法国电影《双城记》中德发日太太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  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小说《双城记》反映的是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中展转于巴黎和伦敦之间的有关马耐特医生女儿和仇人后代查尔斯的爱情曲折故事。</p><p class="ql-block"> 然而,小说中的悲剧人物德发日太太却是最值得人同情的。她的故事却不为人所注意,一生的苦难历程零零散散地记录在整个小说故事的众多情节中:</p><p class="ql-block"> 德发日太太一家人是厄弗里蒙地侯爵的佃户,比起历史教科书上说的,简直是封建庄园主的没有人生自由的奴隶。</p><p class="ql-block"> 德发日太太在记忆之日起就目睹侯爵家族的罪恶,父母惨死在侯爵家族的残酷压迫下;诺弱的姐夫在侯爵兄弟的逼迫下把姐姐出卖,却被侯爵兄弟当牛马拉车累死在路上;她的姐姐因为长得漂亮,就被侯爵两兄弟强行带走凌辱至死;她的哥哥为救姐姐带剑潜入侯爵家而被侯爵兄弟刺成重伤至死!所幸的是她事先前被她哥哥送走,才免遭侯爵家灭门。</p><p class="ql-block"> 在躲避和逃亡的日子里,她牢记她家的血海深仇。她在苦水里长大了,遇上了德发日并结为夫妇,而德发日却是亲眼目睹了侯爵兄弟害死姐姐和哥哥的马耐特医生的旧仆人。马耐特医生又因向宫廷揭发侯爵兄弟残害德发日太太哥哥和姐姐而被侯爵兄弟秘密关押进了巴士底狱。马耐特医生在狱中饱受摧残而失去了记忆,直到精神失常才被放出来,被德发日一家收留,直到马耐特医生的女儿露茜委托特尔森银行从巴黎救回伦敦。</p><p class="ql-block"> 马耐特医生在关进巴士底狱开始的日子里,他趁着自己头脑还清醒的时候,悄悄把自己如何被劫持和监禁以及对侯爵家族及其后代的严肃的诅咒都写在纸上,藏在墙缝里。在上面他“向苍天和大地控告厄弗里蒙地家族的最后一个人”,这张纸在法国大革命时,带领民众攻占巴士底狱的德法日夫妇找到,成了清算侯爵家族罪恶的铁证。</p><p class="ql-block"> 厄弗里蒙地侯爵的家族的罪恶在一天天的积累,在领地上的那种横行霸道,视民众的生命如草芥,终于因被他压死的孩子父亲杀死。</p><p class="ql-block"> 失去教育不会识字的德发日太太用毛线一针一针地把侯爵家在罪恶编织成手中自己看得懂的花纹,利用她家的酒店团结了在法国这个罪恶的波旁王朝压榨得生不如死的人民,凝聚成了反抗波旁王朝的强大力量。1789年 法国大革命的风暴终于袭来了,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把贵族一个个送上断头台。德发日太太没有忘记大仇人厄弗里蒙地侯爵家族,当她发现仇人家的后代查尔斯竟然和饱受侯爵家迫害的马耐特的女儿露茜结了婚,还有了孩子。她因自幼在心灵中埋藏的仇恨冲昏了头脑,发势要杀尽仇人包括后代来偿还查尔斯家族欠下的血债。她变得了冷漠、凶狠和可怕,她发誓要把侯爵家族的所有人包括幼小的孩子——查尔斯的妻子(马耐特医生的女儿露茜)和她们的女儿小露茜。然而她在与保护露茜家人的仆人普罗斯小姐的搏斗中被杀死了。</p><p class="ql-block"> 被波旁王朝压迫和摧残下的德法日太太一家终于灭绝了。她的死,人们说缘于她冷酷无情、伤及无辜的变态心里。然而,设身处地的每一个人,谁有狄更斯的笔那样,有愽爱,胜过自由、平等的高尚心灵去忘掉自己心灵上的伤痕。德发日太太的死没有得到狄更斯的同情,小说的结尾当然是狄更斯心中的查尔斯和露茜化仇恨为宽容的爱情的胜利,卡顿为暗恋露茜和对情敌查尔斯友爱而牺牲自我的愽爱精神的胜利。</p><p class="ql-block"> 然而,那次大革命中幸存的波旁王朝的旧贵族们在历史上却没有按狄更斯理想的那样,按“理性与宽容,善良和友爱”是要建立一个和平与和谐社会,他们在复辟后继续着他们的罪恶。</p><p class="ql-block"> 1830年巴黎又爆发了被波旁王朝残酷统治下的德法日太太那样被压迫民众的掀起的“七月革命”。在攻占王宫的战斗中,一位名叫克拉拉·莱辛的姑娘不顾牺牲在街垒上举起了象征法兰西共和制的三色旗;少年阿莱尔接过这面旗帜把她插到巴黎圣母院旁的一座桥头时,中弹倒下。这一悲壮激烈的场面被画家德拉克洛瓦画作了《自由引导人民》,以纪念为自由平等反抗暴政而牺牲的巴黎人民。</p> <p class="ql-block">(法国欧仁.德拉克罗瓦名画《自由引导人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