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题记:</p><p class="ql-block">2012年以后,又跑了好多趟印度,每次去印度就跟去一个隔壁的城市那样轻车熟路。印度真的太太太熟悉了,好多好多的曾经的现在的朋友在那里,新德里的摩配街一路过去大概十个有八个都认识我吧。</p><p class="ql-block">尽管现在印度的生意越来越少,但不妨碍我依然爱这片土地。</p><p class="ql-block">这些年印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高速发展,八年前的所见已是过去时了,但老文章翻阅一遍,还是很有时代感的画面,令人回味不已!</p> <p class="ql-block">孙小豆的妈</p><p class="ql-block">于2012.9.11</p> <p class="ql-block">因为近期又有去印度的打算,我忽然就想起第一次去印度的情景。</p><p class="ql-block">那是07年的2月,应该算是中国最冷的时节。我要去的城市是苏拉特,位于印度的中部,气候适宜。</p><p class="ql-block">那也是我第一次出国,我对一切都非常好奇,出发前很激动,觉得终于实现了出国梦。关于不一样的食物和陌生的环境,我统统置之不理。</p><p class="ql-block">行程为期5天。</p><p class="ql-block">我在上海机场的时候就开始跟个傻瓜一样,除了能跟在有经验的同事后面,一无所知。</p><p class="ql-block">我感觉那个时候出境的手续要繁琐不少,前前后后填了好几张表格,关于健康的,关于行李申报的。</p><p class="ql-block">而飞机上的时间更是难熬的。那个时候上海到孟买还没有直达机,我们的航班是在泰国中转的。前后加起来花了十多个小时。我体会到了上学那会坐长途火车的疲惫。</p><p class="ql-block">飞机,其实除了图个速度,其他的真的没什么好的。一路噪音围绕,又睡不着觉。最成问题的,是每天清早我是必须要上NO.1的。</p><p class="ql-block">我在飞机的WC里遇到了气流,到现在依然心有余悸。从此我坐飞机能不NO.2就不NO.2,而NO.1更是不可能的事了。</p><p class="ql-block">去印度的飞机很大只,中部座椅前方有个投影仪的屏幕,放着无声的电影。我无心情节,迫切等待下机,等待看到异国风情的一幕。</p><p class="ql-block">在泰国中转的时候,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异国氛围。我听到机场广播里播着泰语加英语,听不到中文了。真的出国了。</p><p class="ql-block">在孟买机场出境处,我们被卡主了。因为随身带了很多样品,</p><p class="ql-block">由于是第一次出去,不是很懂行情。最后仿佛是给了300美金完事的。再后面出去的时候,慢慢越给越少,到今年年初去的那次,这种地下的黑钱他们不收了。可见印度的文明建设还是挺快的。</p><p class="ql-block">出了机场,迎面一阵热风袭来,夹带一股湿气,还有一股很奇怪的味道,咖喱孜然印度飞饼夹杂浓烈的香水味。这应该是印度独特的味道。后面我几次去,依然会有。不管是哪个机场出来。</p><p class="ql-block">我看到了很多很多的黑黑的人,男的女的,老的小的。我承认那一刻我的心情是无法言语的。很激动。</p><p class="ql-block">我看到了很奇怪的出租车,就像我们看的电视“上海滩”里面那种圆乎乎的类似于现代甲壳虫的那种。黄黑相见的。风吹过的时候,边上的树叶沙沙沙的,温度是很好的,秋天的感觉。这种树也是特别的,很大的叶子,跟芭蕉似的。</p><p class="ql-block">我们的客户来接的我们。车子停在机场外面的马路边上,我们跟着他们穿过人群,他们真的是比较黑的。更确切的说是深棕色的,又带点德芙巧克力的磨沙感。怎么说,就会觉得少了水分滋养的那种饱满。</p><p class="ql-block">客户的车很大的,比7座还多的商务车,还配了个小电视,跟国外的长途巴士一样的那种。后来发现印度人很多车里都配电视的,小车也是,这是习惯问题。</p><p class="ql-block">印度音乐响起,我们的车开始奔驰,需要6个小时的车程到达目的地苏拉特。</p><p class="ql-block">事实证明其实这段路放到中国来的话,大概只需要3个小时。原因有二。</p><p class="ql-block">一是印度没有高速,路也比不上我们的国道。</p><p class="ql-block">二是印度人很讲究劳逸结合,一路开过去,只要是个MOTEL,就要停下来喝喝茶聊聊天。而这种MOTEL的出现几率,大概是半到1个小时一个。</p><p class="ql-block">在国内我们有服务区,但是都是快捷式的,也比较简陋。而印度的MOTEL是比较考究的,并且任何时间,都是人满人患的。</p><p class="ql-block">我们在第一个MOTEL,吃到了纯正的印度炒饭。不得不说,印度炒饭真的是国内炒饭不能比的,颗颗饱满,恰到好处的。我后来在越南也吃到过很好吃的炒饭,所以有时候会想,为什么国内就炒不出来呢。我们比他们都要发达,该有的作料也都不缺,这或许已经是一个态度问题了。呵呵。</p><p class="ql-block">同样,炒面味道也是不逊于炒饭的。</p><p class="ql-block">印度茶我也是要提的。他是把茶叶包进纱布包里,放到牛奶里面煮。完了再过滤下倒进很小的咖啡杯里喝。这样出来他的颜色类似于我们国内的原味奶茶,其实味道也是有那么点像的,不过总是会缺少一点他的香醇。特色毕竟是特色。</p><p class="ql-block">我热爱印度的炒饭和奶茶。以至于第二次入驻印度,二十多天天天炒饭加奶茶。还别说,没有吃腻。现在依然喜欢。</p><p class="ql-block">在这个MOTEL里面另外需要一提的,是我在WC里看到的一幕。</p><p class="ql-block">我发现每个独立厕所里面,都放着一个桶,桶里有个舀水勺。我当时觉得这应该就是冲水的,用完以后就舀了一勺冲了下。</p><p class="ql-block">后来才知道那个水是冲屁股的。就是NO.1以后没有纸的,就用水这么冲干净就可以了。</p><p class="ql-block">那冲了以后屁股湿了用什么擦呢?这个我到现在也不能诠释。可能他们每个人都随身带着小毛巾吧,又或许,他们上完以后会多呆一会,自然风干。</p><p class="ql-block">不管到底怎么干,我从此每去印度是必须带很多纸的。一是怕出现尴尬局面,二是印度超市里的卫生纸真的是很贵的,估计市场是很小的。</p><p class="ql-block">即便如此,尴尬还是不可避免。</p><p class="ql-block">有一次在客户家中作客,因为吃了太多的不知所谓的印度食物,肚子开始叫嚣。急急跑进卫生间,刚坐下,发现不对,没纸。马桶旁边一个小喷头,那我就算用了小喷头,还是湿的啊。总不至于让我晾干吧。再不然要我用他们的洗脸毛巾?哦,那太邪恶了。</p><p class="ql-block">起来开门叫来女主人,说明我要纸。女人不明白,茫茫然的看着我。“NO.1,NO.1。”我指着马桶解释。女人笑笑,终于明白了,走开了。</p><p class="ql-block">回来的时候递给我一大张报纸,好吧,报纸总比没有的强,我认了。</p><p class="ql-block">我去的苏拉特是个以纺织业为主的地方,基本上集中了全国70%的绣花产业。但是他还是小的,跟个小镇差不多。</p><p class="ql-block">苏拉特的确很穷,也很脏。三个字形容,就是“脏,乱,差”。</p><p class="ql-block">我们住的宾馆是客户安排的,第一次去住的比较好,PARK INN酒店,应该是在那里算比较好的。从厕所里是给了纸的便可得知。因为后来第二次去,客户心情不好,我们住的也比较长,给安排了另外一个宾馆级的,卫生间里也是那么赤裸裸的一个大桶。</p><p class="ql-block">我后来索性把那个桶改装了一下,当成了洗衣桶。</p><p class="ql-block">PARK INN里面的设施大概差不多国内的实惠型连锁酒店,也还过得去。后来去加尔各答的时候也住了一次PARK INN,所以他也应该是连锁的吧。</p><p class="ql-block">可是不管住的地方是多么的差,酒店的服务是永远在中之上的。你到每个大大小小的酒店,都可以感受到国内五星级酒店的待遇。</p><p class="ql-block">一下车,便有服务生上来提行李,电梯里有专门的电梯先生(国内一般是电梯小姐,印度我从来看到的都是先生),到了房间以后,服务生给你空调打开,电视打开,卫生间检查,。。。。。什么都很到位,只要你肯付小费。</p><p class="ql-block">你在酒店入住的这些天,你就算不出门,就算语言不通,统统没关系。只要一个电话,一个手势,酒店负责二十四小时送餐,叫出租车定车票机票并送到你手上为止。</p><p class="ql-block">当然,还是那句话,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这些都是有偿劳动的。</p><p class="ql-block">可是就算有偿,在国内的一般性酒店也是感受不到这类服务的。</p><p class="ql-block">我当时最震惊的,是我在酒店房间的时候,进来打扫卫生的一位妇人,看上去五十出头了。拎了一桶水,进来就跪在地上,开始用毛巾擦地。一点一点的擦过去。</p><p class="ql-block">为什么不用拖把呢?我感觉浑身不自在。我是不习惯这种等级差的,她这么一直跪着,叫我怎么站得牢呢。</p><p class="ql-block">后来在一个很大的广场门口也看到了这么一幕。擦地的妇人很黑很黑,一部分原因可能是长期在烈日下暴晒。穿着色彩浓重的印度长裙,当地语言叫做“莎莉”。这种裙其实说白了就是一块很长很大的布料把全身裹起来,行动是比较不便的。她的胸部以下臀部以上就这么暴露在我的眼前,肚皮很黑很松弛,有点让人联想到小时候常吃的牛皮糖,不对,说四川牛肉干更贴切点。她就这么跪在偌大的广场门口,耷拉的肚皮几乎贴到地面,偶尔抬一下眼皮,举步维艰的感觉。</p><p class="ql-block">其实我一点也不觉得她这样擦会比拖把干净多少,相反,他旁边桶里的水已经发黑,水里也泛出油光。而她脸上的表情麻木,她应该是很不情愿的。那么在这样软硬件都不具备的条件下,能擦出干净的地面吗?很显然,她只是个摆饰品,只是富人们走过觉得自己有身份地位的一种村托罢了。</p><p class="ql-block">这么说,她其实是毫无效率可言的。</p><p class="ql-block">说到效率,其实没效率也是印度的一大民族特色。</p><p class="ql-block">很多跟印度人打过交道的朋友们应该深有体会。如果你是在等一个印度客户,电话打去他说ONE MINUTE,那你就准备等他15分钟;如果他说5 MINUTES,那不好意思,你得等他半个小时;如果他说HALF HOUR,那完了,你还是先去忙其他的好了,他估计得上两个小时了;如果他说I WILL CALL YOU BACK WHEN I AM FREE,好吧,那你白天是不大用抱希望了,除非你可以忍受睡眠点跟客户谈生意,他们是不会有疲惫感的。</p><p class="ql-block">等谈生意还可以接受,如果是等吃饭,那朋友,我建议还是自己先吃饱了再跟他们吃第二餐吧。</p><p class="ql-block">我在这举一例,</p><p class="ql-block">那是我们第二次去印度,也是在苏拉特,时值5月,暴热,室外温度四十多度。</p><p class="ql-block">我们跟一个客户去他的厂房,他开车带的我们。车很小,类似吉利,没有空调。车里除了他,还有我和两个朋友。</p><p class="ql-block">客户开到一半,在路边的小店看到他一个朋友,就跟我们说ONE MINUTE下车了。他过去开始和朋友攀谈。</p><p class="ql-block">他走的时候随带了车门,车里还有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女人是我。小破车也没有天窗。</p><p class="ql-block">我们渐渐的挡不牢了。小破车的门也打不开。热起来,热起来,那个热,跟蒸馒头一个道理吧。</p><p class="ql-block">他继续在那里聊,应该已经忘了我们的存在,聊得很投入,时而大笑时而皱眉,离我们大概七八米的距离。</p><p class="ql-block">半个多小时以后,他回来了。</p><p class="ql-block">门开了,我们在眩晕中清醒过来,庆幸他终于记起我们了。三个人一致以为那天就要这么热死在破印度了。</p><p class="ql-block">关于印度的等级分明制度,一直让人心寒。我所遇见的也不计其数。</p><p class="ql-block">比如,印度的私家车司机是不能同主人一起用餐的。主人用餐的点,他只能坐到一边回避。甚至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他也不可以在这个时候自己买点什么来吃吃,就只能这么等着。</p><p class="ql-block">有一回,我们在苏拉特,一个孟买的朋友叫了车子过来。路途遥远,她需要第二天可以返回。当晚就跟我们一起住了。见司机没有要下车的意思,朋友让他出来自由活动。司机说不,并强调这是他的职责,他必须跟车在一起。朋友无奈,只能随他去了。</p><p class="ql-block">印度的一般中级及以上家庭里面,都是有仆人的。少的一两个,多的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仆人有男有女,仆人就是仆人,跟中国旧社会一样。</p><p class="ql-block">而且仆人也是很容易看出来的,不论是体型还是外貌,仿佛他们生下来就注定是个仆人了。</p><p class="ql-block">而印度的富人,或者说有点钱的人,都是过得很舒坦的。他们远比中国沿海的人懂得享受。有点类同南方比如广州海南,可能也真的跟天气有关。一年大部分时间处于炎热状态,又做得了多少事呢。</p><p class="ql-block">我的客户们属于中层阶级,他们住的都是别墅小院,很欧化。一般家里的女人都不需要工作,做点家务带带孩子。这也是印度的一大现象。有钱人家里的女人就算工作,也不是为了钱而工作。</p><p class="ql-block">穷人呢,真的很苦。我在机场出来去苏拉特的车山,就看到了一幕。一个年轻女人头上顶着很大的什么东西在路上走,看上去应该是很重的。后来我陆续看到女人头上顶着一大叠砖块,一大捆柴火,一大缸食物,等等。感叹她们女人的头部真的很结实的同时,也很高兴自己是生在了新中国。</p><p class="ql-block">贫民窟随处可见。甚至旁边就是一个高档建筑。政府好像是不会干扰的,也不怕毁了市容。</p><p class="ql-block">贫民窟很破烂,有些沿河而建,有些依山盘上,有些就散落在马路边。破烂到什么程度呢,就是让你看了于心不忍又觉惨不忍睹。如果你看过电影“贫民百万富翁”,里面就是真是写照。</p><p class="ql-block">贫民窟的人看上去贫民到了极点,没有衣服没有鞋,好几天没有吃饭的感觉。奇怪的眼神,带着一种惊恐或者调侃,甚至会有敌意。</p><p class="ql-block">有一次跟客户去个地方,马路中间堵车,车子动不了。忽然围上来一群小孩抢着给擦车,一边叽里咕噜唠叨着什么话。当时吓得门也不敢开。他们都衣不遮体,满脸的脏兮兮,头发长成了茅草。</p><p class="ql-block">上面这个话题貌似过于沉重,点到为止。</p><p class="ql-block">如果你看了电影以后,觉得印度应该美女如云,而且美得让人窒息,那你大错特错了。</p><p class="ql-block">印度的大街上可以看到的女的,不是特别瘦的,就是特别胖的。瘦的可以看到全身的骨骼形状,胖的分不出胸部和臀部。身材适中的女人二十个里面能看到一个已经很不错了,更不要说美丽的了。</p><p class="ql-block">美丽的不是说没有,但是应该不能在大众场合见到。所以也不是我们去趟印度就能看到的吧。</p><p class="ql-block">这一点已经被我老公证实。他到了印度以后深深感叹自己老婆是个美女。</p><p class="ql-block">美女,的确是需要对比出来的。</p><p class="ql-block">可是印度的帅哥,那真的是很多的。街上随处可见,而且但凡帅的,都是欧版的。你可以往汤姆克鲁斯想吧。他们的言行也都是很欧化的,比较绅士,又带点不羁,是很可以博得我们这种异国女人的眼球的。</p> <p class="ql-block">我以上所描述的印度,基本上都是出自苏拉特的雏形。所以也代表不了整个印度。而且也只能零星琐忆,不然让我写个一个月估计也没完。</p><p class="ql-block">只是我觉得,朋友们很多会去印度,但印象里可能基本上都定格在新德里,印度的首都;或者孟买,印度的经济代表城市。就像老外来中国,很多人的脑海里只有北京和上海。而北京和上海是完全代表不了中国的当前真实的精神和物质面貌的。</p><p class="ql-block">所以我在苏拉特的一些所见所感,某种意义上讲,展现的更为印度一些吧。</p><p class="ql-block">当然有时间的话,我也很乐意写写印度的其他一些地方,孟买,新德里,加尔各答,瓦拉纳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希望在我的有生之年里,在我有时间和精力的这么些年里,能多走走看看,然后记录下自己的足迹,与你分享。</p><p class="ql-block">就算你不能看到,也能感受到,我们追求放飞自然的心是一样的真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