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为了让每一位少先队员从小树立爱国爱党的意识,把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启航小学一七班结合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人文主题“伟人”,开展了“红色文化教育”活动。 </p> <p class="ql-block"> 学生们以手抄报的形式巩固了课文内容,了解伟人,感受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八角楼上忘我工作的精神;朱德总司令用“朱德的扁担”和战士们一起挑粮食,以身作则、不怕吃苦的优秀品质;周恩来总理1961年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亲民、爱民、和人民群众心连心,平易近人的崇高精神;15岁的刘胡兰在国民党反动派面前视死如归,用生命保护了自己同志的革命精神。</p> <p class="ql-block"> 寒冬腊月,毛主席点灯夜读!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朗读者:马雅楠</i></p> <p class="ql-block"> 15八角楼上</p><p class="ql-block"> 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楼。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 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p><p class="ql-block"> 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他右手握着笔,左手轻轻地拨了拨灯芯,灯光更加明亮了。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有察觉到。</p><p class="ql-block"> 就在这盏清油灯下,毛主席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p> <p class="ql-block"> 朱德总司令用“朱德的扁担”和战士们一起挑粮食,以身作则、关心战士、不怕吃苦。</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朗读者:韩语嫣</i></p> <p class="ql-block"> 16 朱德的扁担</p><p class="ql-block">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p><p class="ql-block">跟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师了。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p><p class="ql-block"> 红军要巩固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需要储备足够的粮食。井冈山上生 产的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宁 冈的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 挑粮,大家都争着去。</p><p class="ql-block">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 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 块儿爬山。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的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p><p class="ql-block"> 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p> <p class="ql-block">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读书</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朗读者:马玉璐</i></p> <p class="ql-block"> 17 难忘的泼水节</p><p class="ql-block"> 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p><p class="ql-block"> 1961年的泼水酱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敬发的周恩来点理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p><p class="ql-block"> 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p><p class="ql-block">方赶来了。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p><p class="ql-block">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 毯。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 天空。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p><p class="ql-block">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p><p class="ql-block"> 开始泼水了。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p><p class="ql-block"> 清清的水,泼啊,洒啊!周总理和傣族 民笑啊,跳啊,是那么开心!</p><p class="ql-block"> 多么幸福啊,1961年的泼水节!</p><p class="ql-block"> 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p> <p class="ql-block">敌人面前毫无惧色,视死如归</p> <p class="ql-block">少年英雄 巾帼英雄 钢铁战士</p> <p class="ql-block">自古英雄出少年</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朗读者:李永强</i></p> <p class="ql-block"> 18刘胡兰</p><p class="ql-block"> 1947年1月12日,天阴沉沉的,国民党 反动派包围了云周西村。由于叛徒的出卖、年轻的共产党员刘胡兰被捕了,关在一座庙里。</p><p class="ql-block"> 敌人想收买刘胡兰,对她说:“告诉我 村子里谁是共产党员,说出一个,给你一百钱。”刘胡兰大声回答:“我不知道!”敌人又威胁说:“不说就枪毙你!”刘胡兰愤怒地回答:“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敌 飞从刘胡兰口中什么都没有得到,恼羞成子,把她打得鲜血直流。刘胡兰像钢</p><p class="ql-block">成似的,一点也不动摇。</p><p class="ql-block"> 敌人把刘胡兰拉到庙门口的广场上,当着她和乡亲们的面,铡死了被捕的六个民兵, 一敌人指着血淋淋的铡刀说:“不说,也铡死你!”刘胡兰挺起胸膛说:“要杀要砍由你们 怕死不是共产党员!”她迎着呼呼的北风,踏着烈士的鲜血,走到铡刀前。刘胡兰光荣地 牺牲了,那年她オ十五岁。</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听到 这个消息,亲笔写下挽词</p> <p class="ql-block">学习雷锋好榜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p> <p class="ql-block"> 用绘画、朗读和笔墨,重温了那激情燃烧的红色岁月,坚定了学生们将红色基因传承。通过这种形式,把对革命英烈的缅怀之情转化为学习的强大精神动力,引导学生学习烈士精神,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爱国信念,增强民族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