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赵子奎老爷这几天乐得嘴都合不拢,连带着最近几趟商船从南京带回来的货已经安全停靠在内城码头,私下里拨拉拨拉算盘珠子,那声音简直就是大洋相互碰撞的美妙音乐。再加上前两天周家已经托程向儒来赵家提亲,女儿嘴上不说,细心的赵子奎还是感觉到了女儿的喜悦,那眉眼也舒展了许多。人逢喜事精神爽,赵子奎一早起床后,从找家大院走了出来,手里依旧提着拐杖,时不时在青石地面上碰撞一下,好像在告诉周围的人,赵老爷来了。<br></br>清晨的滍阳城内三湖相连,内湖赵家码头上停靠着两艘降了帆的船,上面满载的货物用油布盖得严严实实。赵子奎沿着湖边的石板路一路行来,码头上准备卸货的工人以及拉货的马车乱哄哄的喧闹着。<br></br>赵家货栈的掌柜田庆在忙碌着,招呼着卸货的工人和马车,穿上也有人准备打开油布,准备卸货。看到赵子奎走来,田庆连忙过来问候,赵子奎点点头,吩咐田庆争取今天一天卸完,明后天还有船要回来,早饭已经吩咐家人做好了直接送码头,工钱要给足工人,千万不能克扣。<br></br>田庆忙不迭地应着,赵子奎在码头上由田庆陪着看了一圈,看田庆也忙,就摆摆手,让田庆去忙,不要管自己,自己也只是出来走走。<br></br>东方已白,天空几只麻雀不停的吵闹着,今天又是个晴好的天气,赵子奎此时的的心情那时甭提多美了,嘴里哼着豫剧《杨门女将》里佘太君的唱段,在湖边呼吸着清晨的空气。<br></br>三天前的上午,滍阳学堂的程向儒先生,受周家委托,携带着周家置办的“老八件”登门,正式向赵家提亲,纳名、问吉这些根本就不用,两家是那样的熟悉,熟悉的就像是一家人。但是周景瀚说这是滍阳城老辈人的传统,“六礼”要全,马虎不得,看周景瀚如此重视子女的婚事,赵子奎岂有不高兴的道理。两家人正式请了先生,给周觉民和赵玉茹排了八字,行了仪式,先生又拿出历书,查询黄道吉日,双方暂定于腊月二十在滍阳城十字街的春景楼举行两个孩子的订婚宴。最近一段时间赵老爷感觉是事事顺心如意,连喝凉水都感觉是甜兹兹的。<br></br>周觉民在和程向儒多次交谈后,也彻底释了怀,最近也经常出来在滍阳街头活动,张清河和魏震两人整天就像粘糖,形影不离地跟周觉民混在一起。魏震张罗着要给周觉民接风,周觉民到倒是在西大街的御风茶楼请两人喝茶,御风茶楼在滍阳城西门望鲁门内,在西大街路北,距离滍阳学堂不远,在请两人喝茶的时候,周觉民叫上了三人的蒙师程向儒。<br></br>当张清河和魏震两人相跟着周觉民一踏上御风茶楼二楼的包间,看到已经端坐在桌前的程向儒,两人脚步迟疑了一下,就赶紧上前给老师行礼问候。两人上学的时候没少被程向儒打板子,虽说早早逃离了学堂,但是现在看到程向儒还是有点从骨子里感觉到畏惧。<br></br>茶楼的伙计很快把点心干果摆了上来,刚刚烧开的滚烫的应河水在包裹了保温棉套的的陶土瓦罐冒着热气,这种陶土瓦罐是庐山城东梁洼街段店窑上烧制的,用高岭土做胚,山中硬木柴熏烧而成,相对于汝瓷和钧瓷这里属于是平民路子,重在实用,价格比起汝瓷和钧瓷更为亲民一点儿,附近民众家中乘粮食、米面水的缸,和面用的面盆以及家中的吃饭用的碗,均是段店这种民窑上烧制,一来成本低,要价自然就低,销售路子也好。御风茶楼和春景楼走的也完全是两条路,御风茶楼的茶客大多就是滍阳城内普通人家,以及周边进城赶集歇脚的乡人,而春景楼内则是一些大户官家请客聊天的去处。<br></br>但御风茶楼有一点那是春景楼所不具备的,御风茶楼的茶水是取自于刚入城的应河水,应河水清冽甘甜,用煮沸的应河水泡出的茶是在别处寻不来的。从开封城回来后,除了去学堂,周觉民更多时候是在御风茶楼里和程向儒两人品茶闲聊。御风茶楼的一楼是散座,也有说书艺人在表演,说得好,茶客们鼓掌叫好,给两个铜字,每月茶楼也会给付相应的一点费用,作为茶楼经营的吸引茶客的一种手段。<br></br>现如今在御风茶楼一楼大堂内说唱的是滍阳城西二十里的罗瞎子,罗瞎子的声音沙哑中带有一种特殊的韵味,跟他一起的是自己的孙女罗凤,罗凤自小和爷爷一起在周边说唱,才十二三岁,也已经能够说唱很多折子,但现在主要还是以罗瞎子为主,来往的茶客大多是为了听罗瞎子的说古,才走进茶楼歇一歇脚。<br></br>二楼包间内,周觉民三人落座后,程向儒望着三人,这三个人原先都是自己的学生,虽说上学时候自己严厉,但是三个人都是心底醇厚,尤其是魏震,自幼受其父亲影响,更是一心想着行侠仗义,周觉民自幼饱读圣贤书,那是更不用说,张清河和魏震也就是淘气了一点。魏震和张清河因为有程向儒在,不觉也是正襟危坐,少了些许放浪形骸。<br></br>四个人品茶,吃着点心,周觉民也答应了程向儒,准备到学堂去做先生,对于生意自己并不喜欢,再说生意上有父亲打理,自己还是喜欢学堂的氛围,周景瀚的侄儿子的想法后,也并未反对,现如今自己尚年轻力壮,家里生意上的事情自己满能应付,让周觉民从省城回来,主要是怕乱世中的省城不安生,对于读书或者教书,周景瀚不反对,总比整日里窝在家中要好。</h3></br><h3>魏金山和张清河得知周觉民要去教书,不觉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周觉民不是要去挣那几个做先生的报酬吧?周家不至于连你的零花钱都不够。程向儒看着自己曾经的两个学生,笑了笑开了腔。<br></br>“你两个也不小了,整天东游西逛成什么?也要早早寻些正经事情做,不能整天浑浑噩噩,过一天算两晌,都是十五六的半大小子,一转眼都要成家立业,整天不务正业能行?”<br></br>程向儒端起面前的茶碗喝了一口茶,继续说到:“我以前作为你们的先生,没少责罚你们,那是为你们好,是让你们往正路上走,书读的好坏多少,并不影响一个人是否能够成为一个好人,你们两个当初虽说顽皮了一点,但是根里都是淳朴的孩子,觉民回来后,学堂里先生也缺,就正好寻他去了,你们两个今后也不要整天东游西逛,也要寻些正经事情来做,总不能光靠你们父母吧?”<br></br>两人忙点头称是,先生今天看起来也并不像原先自己做学生时那般可怕,说的话也中听。<br></br>腊月二十在春景楼一早就热闹的紧,跑堂的伙计,前前后后的忙碌着,后厨的伙计提前一天就准备了,周赵两家把春景楼楼上楼下都给包了下来,两家生意上的合作伙伴,滍阳城内有头有脸的商家富户以及镇公所和保安大队的一众人,以及两家生意上的伙计也来给东家贺喜。<br></br>赵子奎和周景瀚两人在春景楼迎接着前来贺喜的客人,镇长和保安大队长带着一帮人前来,周景瀚上前拱手欢迎,双方相互说着贺喜祝福的话,周景瀚在前面把一行人请到二楼的雅座。<br></br> 当周景瀚安排好镇公所和保安大队一行人,再次回到楼下的时候,张老末走过来说道:“老爷,孙全阳和李吉三也来了。”周景瀚一听就问到:“在哪呢,快请。”<br></br>张老末为难地说:“他们在门外,说是来给老爷和少爷贺喜,但是人就是不愿意进来,说见过老爷就走。”<br></br>周景瀚跟随着张老末来到春景楼外,孙全阳和妹夫李吉三两人站在街角,一看到周景瀚出来就走上前来,孙全阳说着祝福贺喜的话,周景瀚请两人进去茶楼吃酒席,孙全阳坚决的推辞着,然后把一个小布包塞给了周景瀚,嘴里说:“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这个玩意儿给少爷贺喜了。”说完两人不顾周景瀚的再三挽留,告辞着离去了。<br></br>赵子奎在春景楼门口看着这一幕,内心里埋怨着周景瀚,什么人都招惹,谁不知道孙全阳和李吉三两人是走什么道儿,大家明着不说,其实内心都是门儿清。</h3></br> <h3><a href="http://h5.qzone.qq.com/feed/visitor/949245337_2_1578954667__1578954667/feedvisitor?hostUin=949245337" target="_blank">浏览30次</a></h3></br> <a href="https://h5.qzone.qq.com/ugc/share?sid=&sharetag=A72093A024A911E05D9215E6FB9F6F0B&bp7=&bp2=&bp1=&_wv=1&res_uin=949245337&appid=2&cellid=1578954667&no_topbar=1&subid=&g_ut=3&from=mp#wechat_qqauth&wechat_redirect"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h5.qzone.qq.com,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