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有幸学习了吴海峰教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设计、实施与评价如何上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讲座,讲座从一堂课的讲授开始。</p>  <p class="ql-block">  一、阐述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教育部2002年8月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p>  <p class="ql-block">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概念</p><p class="ql-block">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心理,即知、情、意活动的内在关系协调,心里的内容与客观世界保持统一,并据此能促使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促使个体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状态,并由此不断发展健全人格。</p>  <p class="ql-block">  三、心理健康的标准</p><p class="ql-block">      1、智力正常。</p><p class="ql-block">      2、情绪协调,心境良好。</p><p class="ql-block">      3、具备一定的意志品质。</p><p class="ql-block">      4、人际关系和谐。</p><p class="ql-block">      5、能动的适应环境,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p><p class="ql-block">      6、保持人格完整。</p><p class="ql-block">      7、心理年龄符合生理年龄特征</p>  <p class="ql-block">         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理论基础</p><p class="ql-block">     (一)人本主义</p><p class="ql-block">     (二)团体动力学的心理学基础</p><p class="ql-block">     (三)埃里克森人格发展论的发展心理学基础</p><p class="ql-block">    (四)团体对个体影响的教育社会心理学基础</p>  <p class="ql-block">  五、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过程</p><p class="ql-block">        1.导入主题</p><p class="ql-block">        2.开展活动</p><p class="ql-block">        3.发问与反馈</p>  <p class="ql-block">  4.教学准备</p><p class="ql-block">     ①多渠道充分了解学生</p><p class="ql-block">     ②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p><p class="ql-block">     ③确定教学目标</p><p class="ql-block">     ④选择合适内容</p><p class="ql-block">     ⑤设计活动方案</p><p class="ql-block">     ⑥资源收集、PPT、激励机制</p>  <p class="ql-block">  5.教学结束</p><p class="ql-block">       ①回顾与反省</p><p class="ql-block">       ②计划与展望</p><p class="ql-block">       ③祝福与激励</p>  <p class="ql-block">  6.教学评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