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拉甫前哨班(原创)

一只鹰

<p class="ql-block">大约二十多年前我随新华社记者去帕米尔高原采访,来到海拨最高的哨所《红旗拉甫哨所》巍巍壮观的公格尔九别冰山。</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行五人,王苗是中国新华社记者,著名的女摄影家,宋佳斌,新疆摄影家协会主席,包迪,喀什摄影家协会主席,我是摄影发烧友,司机小刘。</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拍摄了魅力四射的慕士塔格冰山</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拍摄了塔克曼草原的牦牛旫羊</p> <p class="ql-block">牧民生活</p> <p class="ql-block">中国仅有的一座,保存完好的石头城</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古城喀什出发,一路采访了塔克曼草原上的塔吉克牧民歌,拍摄了著名的石头城,我们进学校拍摄在毡房里学习的塔吉克儿童,到石头垒的牧民房子里喝茶</p> <p class="ql-block">拍摄来到了中巴边境线上的《红其拉普口岸》解放军〃前哨班〃采访,前哨班就是国门的守护者,营房离界碑很近,任务就是每天轮流到界碑执勤守护警戒,</p> <p class="ql-block">站在大路上根本看不到这里有没有驻军,汽车驶出公路,进入到山哇里,在一座山的背面,我们看到一座营房。这里海拔5000多米,巍巍慕士塔格冰山就在眼前,长年积雪,大山林立,空气稀薄,冬天特别的寒冷,但最让人难以克服不是高原反应</p> <p class="ql-block">是与外界的联系〈当时没有通卫星电视信号〉,当我们采访一行的汽车驶入前哨班营房时,一名年轻的战士站在门前大声喊道:〃来人了〃,〃来人了。〃</p> <p class="ql-block">王苗走下汽车和战士们亲切握手,几个战士热情的来到汽车旁边,帮我们拿行李,把我们迎进宿舍,端茶递水,十分热情,王苗问战士是哪里人?今年多大了?让我们吃惊的是战士只有十八岁,老家四川的,小战士说在家没见过雪,到这里大雪有一米多厚,</p> <p class="ql-block">营房中央矗立着高高的五星红旗,院子中有一个篮球场当得知我们没有吃饭时,急忙拿出压缩饼干和罐头招待我们。</p> <p class="ql-block">让我们记者十分吃惊和不理解的事是,战士看到我们记者时,为什么会反复喊出;〃来人了!〃呢?班长说:我们前哨班,几个月才能有一次运送济养的汽车来送食品和书信。看见你们是我们特别亲切和兴奋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了解到战士的苦中以后,和战士们一起唱歌,大声呼喊〃我来了〃和战士们亲切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晚饭开始了,厨房做了最好的菜:大肉罐头炖土豆,我们拿出自带的干粮:囊和腌菜;和战士们一起吃了起来,由于发电机没有柴油了,晚饭是点着煤油灯照明。宋主席问小战士想家吗?小战士先是不吭气,然后泪水从眼角流着眼泪,哽咽的说,最难受的就是想家,想妈妈,盼望济养车带着家里的信来,再寄信给四川家里妈妈报平安。忽明忽暗的煤油灯下,战士对妈妈的赤子之心越来越亮。</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上,大雪封了路面,战士们早早起床,开始清理积雪,打通到公路上的道路,我们赶快加入清理积雪的劳动,早饭后我们要返回喀什了,战士们一起到车前送行,王苗两眼角流着泪向战士们挥手告别。</p> <p class="ql-block">这个故事已经过去了好多年了,可在我记忆里深深地留下了烙印,我们的战士为守卫祖国母亲,多么辛苦啊!他们是最可爱的人。</p> <p class="ql-block">现在前哨班条件有很大改善,战士有卫星电视看,有直播电话,营房全部通暖气,国门有视频监控,战士守卫祖国的热情高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