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团结就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p><p class="ql-block">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政治上团结统一,文化上兼容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共同体,是建立在共同历史条件、共同价值追求、共同物质基础、共同身份认同、共有精神家园基础上的命运共同体。</p><p class="ql-block">为加强学生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了解,使学生从小树立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意识,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与友谊。育才三小(大理州实验小学开发区校区)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以“凝聚民族团结力量,绽放民族团结之花”的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p> <p class="ql-block">电子大屏宣传民族团结,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民族团结氛围。学校充分利用电子大屏宣传手段,宣传党和国家民族方针政策。</p> <p class="ql-block">民族团结 手抄报。利用手抄报的形式,帮助学生加深对祖国大家庭的理解,增强民族团结意识。</p> <p class="ql-block">民族团结 宣讲</p><p class="ql-block"> 学校大队部杨老师在国旗下作了“团结友爱,携手共进”为主题的宣讲。她深情地说“孩子们,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因此,我们更应该继承发扬团结友爱的优良传统。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应该团结同学,不与同学闹矛盾,怀着一颗真诚、友爱的心,伸出友谊之手,尽自己所能为生活和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给予帮助,和他们携手共进,共同谱写团结友爱的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民族文化进校园</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手拉手,心连心,共唱民族团结之歌。</p><p class="ql-block">大理,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他们用歌声描绘着美好的生活,用歌声传达着心中的喜悦。优美的歌声使得大理这座文献名邦散发出一种特有的魅力。</p><p class="ql-block">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百姓中广为流传的大本曲是白族独有的口传文化遗产之一,已被中国曲艺界评价为“全国民族曲种中比较完整的曲种之一。”在大理白族民间还有句谚语“不放盐巴的菜着吃不成,不唱大本曲的日子过不成。”</p> <p class="ql-block">此次活动有幸请到为我国青少年艺术人才的培养做出卓越贡献,荣获“伯乐奖”的杨捷瑜老师为孩子们展演白族大本曲。杨老师用表情声调传神和传情、连说带唱,一会儿婉转动听,一会儿高亢激昂,气势浑厚,抒情细腻、旋律跳跃、节奏多变,把故事中人物的喜怒衰乐表现得有声有色,让我们陶醉痴迷。这代代传唱不息的曲调,穿越过浩荡的水面,将人们紧紧地连在了一起。</p><p class="ql-block">此次活动还得到大理州音乐家协会会员张智明老师的大力支持,今天他分别用陶笛,葫芦丝,竹笛三件不同的民族吹管乐器将《大鱼海棠》串联成为一整首乐曲,巧妙的运用三种不同乐器音色展现着中华民族之魂,整首乐曲跌宕起伏,激情昂扬,孩子们久久沉醉其中</p> <p class="ql-block">“芦笙一响,脚板就痒;笛子一吹,山歌就飞。”南涧彝族打歌,由于历史渊源、生活地域的异同,而各有千秋,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韵。此次活动有幸得到南涧县彝族山歌、打歌代表性传承人茶永英老师的支持。她的舞姿时而轻盈娇美,婀娜多姿;时而明快多变,粗犷奔放,情绪激昂,犹如置身于人喊马嘶的战场;时而矫健洒脱,气氛热烈而又和谐,犹如交响乐中的华采乐章。特别是轻快潇洒的“三步一颠”,热情奔放的“六步翻花”,粗犷有力的“半翻半转”,矫健激烈的“三翻三转”,配合着腰、肩、手自然摆动,形成了“斑鸠喝水”、“喜鹊登枝”、“金凤亮翅”、“孔雀开屏”等各种优美的姿态,令人我们目不暇接,美不胜收。</p><p class="ql-block">在场的老师、同学在茶老师的感召下,情不自禁手拉手,肩并肩,一起唱起来跳起来,唱响一曲曲民族团结、民族繁荣之歌。</p> <p class="ql-block">今天,民族团结之花绽放在育才三小这个美丽的校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