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诗词里流淌的法贵温泉

孙泓

<p class="ql-block">  早就听说罗平北路的九龙街道法贵村有温泉,却一直没有机会去看看,终于在2021年11月的一个周末,在朋友的邀约下付诸于行动。</p><p class="ql-block"> 驱车沿着风景秀丽的九龙河畔一路前行,经过大大小小十余个村落后到达法贵村,40多里的路程用了50余分钟。</p> <p class="ql-block">  其实,尽管没有一睹过温泉的“芳容”但在罗平古代文献及文人骚客的诗词中却早已听说过它,且还赋予它一个温柔浪漫的名字,叫“温泉漱玉”。康熙五十七年《罗平周志》里这样记载:温泉潄玉,州北六十里法贵村,温泉水洁如玉,惜在僻远,上连陡石,下临深溪,径路险仄,往浴者稀。因为所在偏僻,道路难走,地势险要,当时,能到此洗浴的人并不多。尽管如此,它和“腊山玉带”、“太液澄波”、“九龙挽渡”、“三峡悬流”、“金鸡独立”、“石虎悬崖”、“落红古村”、“曲水金花”、“峭壁仙锄”、“石壑甘泉”并称为罗平古十景。公元1638年,明代大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在罗平揽胜半月,在其游记里记载了罗平十景。徐霞客在饱览了罗平的山上美景之后,曾留下了罗平“著名迆东”的感叹。时过境迁,徐霞客笔下的罗平十景现已经成了罗平“古十景”,这些景点有的尚存,有的早已在岁月的流逝中面目全非。</p> <p class="ql-block">  下车立于坎坷曲折的村道上,在向导的指引下,遥看见临河的山野中热气袅袅。附近的村民们可能出于自己的需要,多年前用当地山上的石料修建了简易的“沐浴池。”温泉的周围是稻田,初冬时节,稻子早已收割归仓,这时心中不由得生出个疑问——难道这温泉水也能令稻子茁壮生长?可惜同行的没有植物学家,解释不了,就当做个悬案留存吧。</p> <p class="ql-block">  沿着湿滑的田间小路下到温泉边才看清楚了它的真面目——只见热气腾腾的泉水咕咕的从稻田的田埂下涌出来,一路悠扬流淌。我仔细地环顾四周,发现周围除了稻田并没有其他更奇怪的地方,山不大,温泉的一侧就是色依河。温泉的出水口很多,弄不明白有几个。同行的好事者拿了随身携带的温度计一测量,居然在45度左右,非常适合人体浸泡。由于人多且准备不充分,沐浴的想法断断是不敢想的,一群人只能激动着脱了鞋袜,坐在温泉溪水边的石块上美美地泡个脚。一种温暖的力量瞬间又脚下爬到身上来。那种舒服感难于言表。</p> <p class="ql-block">  温泉是大自然的正常现象,也是对人类的赏赐——温泉因为所含的矿物质丰富,据说对人的某些疾病治疗具有特殊疗效,就像法贵温泉,据去过的朋友反映——皮肤不好的泡了之后皮肤光滑细腻;颈椎腰椎有毛病的泡了之后大有缓解;脸上长痘痘的泡了之后痘痘就消失了……,这其中肯定有夸张的成分,但对于这样一处地处青山峡谷中的美丽泉水,它本身就是难得的靓丽风景,本身很养眼了,这难道不是它对我等这群长年困于都市的人的一种精神疗养与心灵慰藉么?</p><p class="ql-block"> 其实,对于法贵温泉的美,不是我等普通人陡然突生的赞叹,在古代,早有若干的文人骚客光临这里并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p> <p class="ql-block">  “分得咸池水半湾,溪花岸草暖潺湲。枕流听雨松涛润,解佩悬岩树影间。尘色一襟随浪去,乡心万里与波还。弹冠如在清凉境,爽气西来醒醉颜。”这是出自南明王朝遗臣吴侯笔下的温泉。吴侯,江南人,早年一路追随南明皇帝朱由榔,南明灭亡后隐居罗平乡间,耕读著述。其间最爱去往法贵温泉,并留有诗。</p><p class="ql-block"> “寒雨初晴霜气清,温泉散步趁秋行。徐风吹浪龙翻甲,湛露涵春蟹吐晴。浴罢乘风仙到骨,到来酌月醉邀云。娲皇炼石余铛在,嘘吸山川自古今。”这是清代举人、罗平州学正尹嗣陟笔下的温泉。读来清新气息宛然眼前。</p><p class="ql-block"> 在蒸腾的氤氲中,我仿佛看到这群文人到了这里,藉山川之美与温泉之柔,或褪衣入池,放松四骸,尽兴享受温泉之畅。或浴后批衣上岸,让随行小厮备好躺椅,就这石头为凳,一壶香茗慢慢品来。那种惬意闲适堪比神仙。或者他们是一群文友相邀而来,一壶老酒文温在滚烫的泉水里,然后开始酒吟诗,吟出来的笔墨记之,吟不出来就罚酒一杯,觥筹交错之声伴着肆意欢笑弥漫山间…</p> <p class="ql-block">  初冬的气候有些寒意,但我们一群人不管不顾地以自己的方式去亲近温泉,感受温泉。说来奇怪,恋恋不舍地在浸泡后重新穿上鞋袜,居然感到浑身轻松了许多。真没想到这小小的溪流,却蕴藏着这样的脉脉温情,我深深的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折服了。</p> <p class="ql-block">  夕阳西下,眼前的山岗形成厚重的剪影,温泉表面的热气缓缓地萦绕在清澈见底的水面上,如同时光的朦胧屏幕,映照着这处温泉的前世今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