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路760]——载舟昔喻思永安

杨永发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清晏舫</font></b></h3><div><b><font color="#ed2308"><br></font></b></div> 北京颐和园中有一处唯一具有西洋风格的建筑,这就是位于昆明湖西北部,万寿山西麓岸边的石舫,又名清晏舫。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船体用巨石雕成,全长36米。船上二层白色木结构楼房,都用油漆装饰成大理石纹样,顶部有砖雕装饰,精巧华丽,为颐和园内著名的水上建筑珍品。<div><br></div> 石舫又称石船、旱船或不系舟,是中国古代园林中模仿画舫的装饰性建筑。一般位于人工湖近岸的水中,下部为半浸于水下并固定的石制船身,上部有木结构的舱楼,为园林中最富情趣的建筑物之一。这种舫式建筑不仅可以丰富园林中的景致,还可以供人们在舫内游玩宴饮,观赏周围的湖光山色。<div><br></div> 在中国南北许多著名园林中,都可以看到石舫的身影。在江南,南京总统府遗址中西花园石舫为太平天国时期遗构。1864年7月,湘军曾国荃部攻陷天京,放火烧了天朝宫殿,唯有西花园内的石舫,水榭等保留了下来。<div><br></div> 苏州狮子林石舫位于水池西北,建于民国初年。舫身四面皆在水中,船首有小石板桥与池岸相通,犹如跳板。石舫制作精巧,造型逼真,细部花饰带有一些西洋风味。扬州园林中的瘦西湖万花园静香书屋和西园曲水、街南书屋、卢氏盐商意园等,都建有精美的石舫。<div><br></div> 北京园林中原先有多处建有石舫,但如今保存下来只有三处,其中有两处位于北京大学燕园未名湖畔,一处在圆明园遗址之中。清代这一带称淑春园,属圆明园一部分,乾隆曾将该园赐给和珅。咸丰十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淑春园亦遭破坏,仅残存石舫底座及“临风待月楼”,即今临湖轩故址。<div><br></div> 还有一处就是颐和园的石舫,基本保留了整体的原貌。舫上舱楼原为中式古建筑形式,但在英法联军入侵时,舫上的中式舱楼被焚毁。光绪十九年(1893),按慈禧意图,将原来的中式舱楼改建成西式舱楼,窗上镶嵌五色玻璃。并取河清晏之义,取名清晏舫。<div><br></div> 清漪园(现颐和园)始建于清乾隆1750年,历时15年,这是乾隆为母亲孝圣宪皇太后祝寿而建,1860年在英法联军侵略下局部毁坏。1875年光绪皇帝上位后,慈禧太后提议重修,到1888年用了13年时间才修缮完成了清漪园,光绪皇帝重新起名“颐和园”。<div><br></div> 颐和园湖光山色,亭台楼阁美不胜收,为什么乾隆还要在万寿山西麓岸边、昆明湖西北部水中建造一艘石舫呢?颐和园石舫其前身是明朝圆静寺的放生台。乾隆修清漪园时,改台为船,更名为“石舫”,每年四月初八浴佛日,乾隆皇帝都会陪他的生母孝圣宪皇太后来这里放生。<div><br></div> 石舫船体用巨石雕成,全长36米。船身上建有两层船楼,船底花砖铺地,窗户为彩色玻璃,顶部砖雕装饰。下雨时,落在船顶的雨水通过四角的空心柱子,由船身的四个龙头口排入湖中,设计十分巧妙。<div><br></div> 当年乾隆在昆明湖畔建造这样一艘大“石船”不仅仅是为了赏景,而是别有一番用意。他在《御制石舫记》中说:“若夫凛载舟之戒,奠磐石之安,虚明洞达,职思其居。”<div><br></div> 除此之外,他还专门作了一首诗:“雪棹烟蓬何碍冻?春风秋月不惊澜,载舟昔喻存深慎,盘石因思奠永安。”由此可见,乾隆建造石舫的初衷,其实是借用古训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典故来警戒后人顺应民意,吏治清明,同时暗喻清王朝坚如磐石。<div><br></div>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出自《荀子·哀公》篇,记录了荀子讲述孔子与鲁哀公的一段对话,在《荀子·王制篇》说:“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唐李世民时期“第一诤臣”魏征,也在其《谏太宗十思疏》中强调:“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可见,当年乾隆在颐和园昆明湖畔建造石舫也是煞费苦心的。<div><br></div> 遗憾的是,这艘大石舫建成不到百年,就毁于英法侵略者的枪炮之中。光绪十九年石舫重建时,按慈禧意图,将原为中式古建筑形式的舱楼改建成了西式舱楼,取名“清晏舫”,取海清河晏、江山太平之意。由于当时资金拮据,慈禧重修颐和园时,没有足够的石料,只能用木头来仿做石舫的柱子,不免有些塌台和粉饰太平。<div><br></div> 颐和园的这艘石舫,见证了清王朝从繁荣走向沉没的历史。更证明了只有一切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府,才是国家长治久安,也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不朽基石。(谢谢浏览)<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