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3 走进靖海之古城墙

stlgh8

<p class="ql-block">  古城墙位于惠来县靖海镇,靖海镇是一个有近千年历史的滨海古镇,地处粤东沿海突出部,东北、东、南三面濒临南海,形似半岛,据航海要冲,地理位置独特,向为海防前哨,屯兵要塞,历来有“东土屏藩”、“惠来锁钥”的美称。</p> <p class="ql-block">  古城墙于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奉旨建城,历13年始成。康熙三十八年己卯(1699)重修,雍正五年丁未(1727)年又修。靖海古城近600米的古城墙及东、西、北门历经460多年历史的沧桑之后,至今仍保留原来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  红线部分为现存古城墙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  古城墙属于罕见的石头城墙,两边系条石垒筑,中夯灰土。墙上布满垛口,垛上有望孔,城墙顶为跑马道,宽约4米。</p> <p class="ql-block">  古城设东、西、南、北4个城门,城门上均嵌有石刻牌匾:东曰“表海胜概”,西曰“靖海安澜”,南曰“化捷趋虞”,北曰“莱钥永固”。4个城门楼均有瓮城及城楼。城墙四角有突出城外并高于城墙的方形转角台。</p> 除1952年南门连同城墙被拆外,其它三个城门的石刻横匾仍嵌于城门上。现存东南、东北角的古城墙本体完整、牢固,2006年作加固维护,并立石刻碑记“重修城墙记”。 <p class="ql-block"><br></p> 北门横额刻有行书“莱钥永固”的石匾,意思是希望这个像钥匙一样重要的战略要地永远稳固。走进北门,经过瓮城及城楼之后,一条笔直的大街呈现在眼前。 北门瓮肚 东门是古城保留较为完好的城门,东门门额上刻有阴刻楷书“表海胜概”匾额,上有城楼阁,设有神位供奉着。 东门瓮肚 瞭望台 城内的小巷中还留存着不少传统民居建筑,这些古民居格局多样,其中就有潮汕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下山虎”、“四点金”等等。 特别是各姓氏的宗祠祖祠,金碧而不庸俗、淡雅而有韵味,别具当地的潮汕特色。 古树绿荫蔽日,盘根错节,更显出靖海古城墙的沧桑。 <p class="ql-block">《古城路遇》 林瑞平</p><p class="ql-block">……辛丑小雪葵阳,是日与学友游靖海古城老街;同窗四十载,一别多年,昔日风华正茂,今朝夕阳多姿,小聚畅聊,不亦乐乎……靖海古城有近千年历史的滨海古镇;自元朝开始,历代朝廷就设立卫所驻军防守。于明嘉靖年建,清康熙己卯重建,清雍正丁未又修。靖海古城历经460余年历史沧桑,属于罕见的石头城墙,史称“象城”;历来有“东土屏藩”、“惠来锁钥”的美称……学友一行逛古城老街,尤如“刘姥太初进大观园”,东瞧瞧,西瞅瞅;这边拍照,那边摆秀,手机忙个不停……在一处老屋前,偶遇一公鸡和一小猫咪,悠闲自得地在乡间的小巷上散步;这是现代化城市里难得一见的美丽风景线。俺老头一见亲如故,童趣未泯,赶紧掏出手机耒给它俩免费拍摄,机不可失;可公鸡却抬着高傲的头,炫耀着一身鲜艳华丽的羽毛,摆出一付警惕防备的鸟样,好似对小猫咪说: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一边往前走,一边还往回看,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机不可失 时不再来,俺老汉赶紧抓拍,连续点击了十几下,始得畄下瞬间的精彩镜头。立此存照,与君共享,赏心悦目,快乐一夏。 2021.11.24</p> <p class="ql-block">  靖海城的地势中间突起,四面较低,貌似覆鼎,这样更有利于排水,城内有西仁街、大中街、东大街以及北大街,四条大街形成十字形,直通四个城门。贯通四门的长十字形架干道骨及卵形围墙形成古城独特的象形格局(这里借用象棋里的象走田的形象),称为“象城”。</p> 在靖海古城,还有以传统手工方法制作豆米咠的作坊。制作靖海豆米咠,是将炒好、去膜的花生仁放入用麦芽糖、白糖、猪油、葱朥、橙汁熬成的糖浆中,搅拌均匀后,用木棒反复捶打,最后碾成薄薄一张,就成了豆米咠皮。豆米咠皮还得包入明糖,最后切成小块,就成了胶软而不粘牙、清甜而不浓腻的靖海豆米咠,这也是惠来最出名的特产之一。 除了豆米咠,靖海的虾枣在粤东地区也广受赞誉。它选用当地的鲜虾,以传统手艺制作,酥香弹牙,鲜味浓郁,也是大家不可错过的一款美食。 这对老夫妻开的饼食店也很有特色。 作为千年古镇的临海在城,吃文化毫不逊色。秀秀我们的午餐。<br> <p class="ql-block">  靖海古城墙是一处对古城墙建筑风格研究及历史沿革的见证,对研究明代古建筑艺术、对古代海疆防卫建制格局和沿海抗倭历史等,均具较高的历史价值。是粤东地区迄今保存较完好的古城墙遗址,于2010年入选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