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1月24日,七台河市田家炳高级中学举办了第35届“金秋”教学赛讲活动。</p><p class="ql-block"> 本次赛讲以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理念引领,继续推进我校“少讲、多练、领学”的课改模式。九大学科10名教师进行了精彩的课堂展示,教研组长组织集体教研,开展了评课活动。</p><p class="ql-block"> 教育研究院冯天友主任带领学科教研员深入各学科课堂听课,并与出课教师深入交流,肯定了青年教师的个人素养和教学基本功,对教学方法、技巧予以点拨。 </p><p class="ql-block"> 相信在学院领导的关心、指导下,我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将再上新台阶,在“三新”改革中走出新特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数学学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出课教师李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教研组长刘波评课</p><p class="ql-block"> 李付老师讲授的《对数函数的概念》一课准备很充分,环节设计合理、过程衔接过渡自然,引导及时,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融洽,互动充分,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努力实践了生活化的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理想,总结本节课亮点如下:</p><p class="ql-block">1、课件使用熟练,借助课件的展示,引导学生在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了对数函数的相关知识点。</p><p class="ql-block">2、多样化,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思考和选择。注重及时反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p><p class="ql-block">3、注重了问题和方法的总结。</p><p class="ql-block">4、自主、合作探究方式效果好。</p><p class="ql-block">5、教师的问题引领到位。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提升,</p><p class="ql-block">对学生的学习能够及时进行评价,激励性评价较多。</p><p class="ql-block">6、教师的课件引领直观,富有指导性,重点突出,导向性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出课教师刘迪</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教研组长刘波评课</p><p class="ql-block"> 刘迪老师讲授的《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解》一课,刘老师精心准备,对于新课的引入,开门见山、目的明确。教学中把传授知识与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有机地结合。在讲解函数的零点时,从求方程的根等价转化为求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进而转化为零点的问题。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势,发挥传统教学手段的积极作用。</p><p class="ql-block">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画函数的图象、上台板演、讲解以及学生的分组讨论交流,鼓舞激励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发现解决了问题、增强了师生互动。</p><p class="ql-block"> 总之,这节课正确地传授给学生知识、提升了学生能力,是成功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英语学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出课教师谭溪</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教研组长郑丽娜评课</p><p class="ql-block"> 谭溪老师这节英语课Physical appearances,清晰实在,扎实系统,动静结合,谭溪老师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充分考虑了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在教学中,注重根据学生的基础,去挖掘他们原有的知识资源,能够使学生在认知领域中掌握英语,在情感领域中激励情意,在智育领域中发展智力,这是一堂较为成功的英语课。</p><p class="ql-block"> 谭溪老师教学生基本功扎实,课堂驾驭能力强,课堂用语清晰、准确,教师态度真诚,师生关系融洽。</p><p class="ql-block"> 总之,谭溪老师亲切的教态,严谨的教学流程,层次分明的活动创设,流利的课堂用语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节课有不少亮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语文学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出课教师张弘扬</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教研组长姜忠越评课</p><p class="ql-block"> 张弘扬老师的群文品评课,体现了张老师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扎实的教学功底。</p><p class="ql-block">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一、从教态上看,张老师表现非常自然,精神饱满,慷慨激昂的语言给学生以振奋,极具有亲和力。</p><p class="ql-block">二、从学科特点上看,张老师突出了语文课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强化语文课堂,让学生从诗歌当中有所感悟,突出了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p><p class="ql-block">三、从素养目标上看,张老师能从素养目标出发,立足教材,能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定了本节课的素养目标,既明确又具体,同时具有针对性,又能突出重点和难点,使素养目标得到合理的落实。</p><p class="ql-block">四、从问题设计上看,这一节课的问题设计环环相扣,可以看出,张老师在设计上的用心。做到了根植文本,深入挖掘,又能兼顾学生的认知特点,迁移拓展具有深度。</p><p class="ql-block">五、从学生活动上看,张老师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参与时间,学生参与热情高,善于倾听,能够合作探究,体现出参与的广度与深度。</p><p class="ql-block">六、从课堂氛围上看,整节课体现出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化学学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出课教师孙殿刚</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教研组长范丰龙评课</p><p class="ql-block"> 孙殿刚老师的化学课,从生活中的补铁剂引入,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p><p class="ql-block"> 从实验现象到实验结论,体现了化学来源于实验,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教学设计环环相扣,知识结构层层递进,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p><p class="ql-block"> 本节课准备充分,课堂生动,内容精彩,学生表现优秀。是一节成功的化学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地理学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出课教师严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教研组长黄金莲评课</p><p class="ql-block"> 严晶老师的地理课《水循环》教学设计合理,充分体现我校“少讲、多练、领着学”的教学理念。</p><p class="ql-block"> 学生学习方式多样,有自主学习,有探究学习。教师也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现知识内容,如视频、图片的大量使用让学生有了充分的感官认识,更便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画水循环示意图,可以让学生清楚的明白水循环的环节,也培养了学生读图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地理学科素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生物学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出课教师牛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教研组长盖虹评课</p><p class="ql-block"> 牛佳老师的《免疫调节》复习课,以生为本,以疑为线,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取知识,实现教学目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p><p class="ql-block">1.体现课改精神:以学生发展为方向,精研细研考纲学情,注重课堂教学生物核心素养的落实。</p><p class="ql-block">2.教材把握精准:注意挖掘教材,使知识体系丰满,重点知识框架突出,难点处理得当;考点挖掘到位,落实及时。</p><p class="ql-block">3.教学手段丰富:视频激趣导入,微课讲解重难点知识,卡片模型构建特异性免疫知识体系,表格对比归纳总结。</p><p class="ql-block">4.注重联系生活:以新冠病毒感染为例,利用多学科知识解释初次感染,机体如何进行调节,以及康复者再次接触新冠病毒二次免疫反应的特点,强调接种疫苗的重要及必要性,并为下节课学习做好铺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历史学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出课教师康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教研组长郭峰评课</p><p class="ql-block"> 康凯老师的《辽宋夏金元的文化》一课。值得回味之处有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一、创设探究空间,激发探究兴趣</p><p class="ql-block"> 历史课堂教学是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从积累历史到理解历史的认知过程,正因如此,教学中对学生发现历史问题到解决历史问题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康凯老师在导入新课时,播放视频《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伴着优美的乐声,引入本课,将学生分成豪放派、婉约派两个小组进行诗词对抗赛,进而学生说出所代表的学派的主要特点,分析其时代背景,又结合实际生活中,不同的心境,对雪景不同的感受,得出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政治经济的反映这一规律,使学生在游戏中感悟历史,培养了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提升了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p><p class="ql-block">二、注重知识衔接,构建知识网络</p><p class="ql-block"> 康凯老师在讲解宋词的特点时,联系唐朝诗人李白、杜甫,通过唐诗、宋词的对比得出宋词的特点为句子长短不等,配乐演唱;知识延展到宋代市坊界限打破,出现娱乐场所瓦子等深化对宋词产生的时代背景、特点的认识,注重知识的横向联系。</p><p class="ql-block"> 整节课的课堂设计线索清晰,以表格、图表等形式,对既有知识加以整合,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融会贯通,从而掌握基本史实,提升历史答题能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物理学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出课教师刘春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教研组长刘怀新评课</p><p class="ql-block">一、目标定位准确</p><p class="ql-block"> 本节课是一节典型的物理课,知识内容少,但是知识高度概括和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在课堂中运用了各种手段和充分的时间在这些知识上,对实验现象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和讨论,从学生的反应可以看出,本节课完成了目标。</p><p class="ql-block">二、教学逻辑性强</p><p class="ql-block"> 本节课是一节物理课,同时也是一节科学史教育课。教学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伽利略的结论、笛卡尔的结论,最后得出牛顿的观点。遵循了人类认知发展顺序,让学体验了科学发展过程。</p><p class="ql-block">三、注重学生思维培养</p><p class="ql-block"> 通过问题的引导,小组探究实验,使学生理解了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p><p class="ql-block">四、课堂练习精彩而有梯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政治学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出课教师郑博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教研组长刘宇飞评课</p><p class="ql-block"> 本节课,郑老师能很好的落实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要求。</p><p class="ql-block"> 通过创设情境,采取议题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逐步探究思考。层次分明,环节连贯,重难点突出。细节的处理很到位,课堂氛围也非常活跃。尤其在立德树人,提升学生素养方面,本节课中有许多亮点。</p> <p class="ql-block"> 教学需要智慧,更需要集体智慧。田中教师通过集体教研,凝聚了田中大智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