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蜜桔

阳光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老家的蜜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立冬一过,老家就开始采摘桔子了。近日,家乡的老友寄来几箱桔子,清香四溢的熟悉味道,陡然间在斗室弥漫,酸甜可口的如蜜汁液,令唇齿留香,口舌生津。家乡的蜜桔,勾起了我浓浓的思乡情。</p><p class="ql-block"> 南丰蜜桔,有千年历史,被誉为“贡桔”,是觐荐皇室的贡品,名气之大,非常了得。上世纪五十年代,南丰县城只是一个弹丸之地,用泥打垒的土墙,围住了房前屋后的桔树,最远就是栽种到城郊的水南、瑶浦,蜜桔数量极少。当时的南丰县城水塘多,郭宝园、李家排、樟树兜下等地水塘如珠,勤奋的果园社桔农,每到冬日,便把积攒了一年的塘水斡干,把沉淀于底的淤泥在寒冷刺骨的雪地赤脚一担一担挑上来,沤在桔树下,苍天不辜负辛勤付出的人们,厚厚的塘泥就是极佳的有机肥,像大地母亲的乳汁,为桔树哺乳着肥沃的养料,结出了皮薄汁满,酸甜可口,入口即化的果实,造就了驰名中外的南丰蜜桔。郭宝园这块栽有百十颗桔树的土地,成为了南丰人人向往、如圣地般的贡园,结出的桔子,专程送往北京,为皇帝特供。</p><p class="ql-block"> 那是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望着挂满枝头的桔子,不懂事的孩子们总是馋望着、垂涎着它的香甜,可“偷摘一个桔子,罚款五元”的禁令,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挂在头上。那个7分钱能买一斤大米、7角6分买一斤猪肉的年代,五元钱就是一个天文数,是一家人一个月的伙食费。果园社的桔农每当桔子成熟期,总是虎视耽耽,严密监视着过往的行人,父母们禁若寒蝉,只要小孩出门或上学,反复告戒不准偷覷、不准碰挨桔子。高压的乡规民约,形成了良好的社会秩序。几十年来,路边的果实累累,就是无一人敢随意采摘。后来我参加工作了,向外地客人介绍这一规矩,他们都称赞南丰人的自律,感叹乡规民约的效力。</p><p class="ql-block"> 家里穷,要父母拿钱买桔子 是痴心妄想,解馋的孩子们总能想到办法,放学以后,邀几个小伙伴,带好小竹竿和自制的小钩去“洗桔子”。其实就是跟在收桔人的后面,满树满树的爬,碰上收桔人偶尔遗落的个把未熟透的青涩桔子,或是他们看不起眼、又丑又小的“钉仂佬”,惊喜交加,哇啦哇啦的抢着摘进兜里,老半天也“洗”不到几个。回家路上,小伙伴们喜滋滋的拿出来炫耀,看谁采的多,可到家却因枝条挂花脸和划烂的衣服遭母亲轻则挨骂重则挨打的惩罚,尽管挨打的皮肉之痛和剥“钉仂佬”的指甲之苦怅若昨天,但品尝蜜桔甘甜的喜悦和童年的快乐却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光的推移,南丰人的生活有所改善,桔子慢慢的摆上了百姓餐桌,到大约七十年代,家家都会买上十几斤,但大多舍不得吃,精心储存,留到春节腊月,待远方的客人朋友上门,主人再拿出来,以示尊重。最隆重的就是在大年三十的那天,桔子堂而皇之的和其它供品一同摆上神龛,人们在心里乞祷苍天和神灵护佑他们的生活能像蜜桔一样甜蜜。</p><p class="ql-block"> 一枚小小的蜜桔,折射出一个时代的贫穷与落后,又见证另一个新时代的欢乐和幸福。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国家把土地分给了农民,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政府也因势力导,用“文化唱戏,经济搭台”,举办蜜桔节、选南丰桔王、召开蜜桔论坛等方式,引导农民不再埋头种粮,多种经营。一刹那,荒山野岭、粮田菜地,全都种上桔树,蜜桔产量猛增,蜜桔再也不是皇亲国戚的专利,成为老百姓家里的普通水果、馈赠亲朋好友的名片,甚至远渡重洋、销往世界。富裕起来的桔农们腰缠万贯,建起了别墅,买上小车,修建起美丽乡村,生活讲究健康长寿,有的甚至送子女出国深造,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南丰因蜜桔而富裕,蜜桔因南丰更斐名,桔乡的人们走上了幸福的小康之路。</p><p class="ql-block"> 然而,蜜桔书写的历史并没有永远的莺歌燕舞,上天要用大自然的手段检验南丰人对蜜桔热爱的意志。上世纪末的1991年,一场百年未遇的特大冻灾席卷而来,冬季的大雁南飞习性都被恐怖的冻灾挡在北方,娇贵的桔树在灾害面前竟然如此不堪一击,桔树枯死,桔田荒芜,千万亩桔园遭毁灭性打击,冻灾如一记重锤猛的敲击南丰。面对考验,桔乡儿女没被吓倒,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抗灾自救,重建桔园,恢复生机。2008年前所未见的雪灾又接踵来袭,硬是把南丰桔子逼到悬崖,南丰决心不动摇、意志被唤醒,政府鼓励个人、集体、国营一起上的发展措施,南丰蜜桔再次篷勃发展。蜜桔命运多舛,由于过度开发,产量上升,质量下降,在千帆竟发的激烈竟争中排名靠后,以至增产不增收,桔贱伤农。县委政府痛定思痛,组织科技人员培育出多个抗冻防寒、酸甜爽口的新品种。“梅花寒自苦香来”,经历灾难磨砺的千年蜜桔,在勤劳智慧的南丰人民面前,更具魅力,它带着南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酿越甜蜜。</p><p class="ql-block"> 念家的时候,我就轻轻的剥开一个金黄的桔子,一瓣一瓣的放进嘴里,慢慢的品尝着,汁液如蜜,酸酸甜甜,这就是生我养我故乡的味道,就是遥远的乡愁,“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我仿佛又回到了老家的桔园,陶醉在芬芳浓郁的蜜汁里,恋恋不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