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周六,计算机班值班的崔爱军和李娅两位同志接到电话,#1机组电泵电机抢修达到温度元件复装条件,要求即刻恢复元件运行。两人规划了一下,先把这件比较急迫的工作做完,再去消除其他五条缺陷。</p><p class="ql-block"> 背上工具包,两人来到现场,本来以为很简单的复装工作却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难。我们先是按照原来拆的顺序将元件依次恢复,到集控室一检查却发现六个绕组温度测点只有一个是显示正常的。无奈,我们只能将元件的电缆连接插头重新解体检查。经检查发现,由于电泵原电机损坏,新电机是从#4机组借用的。原来新的电机绕组温度元件在电机本体上出线的插头底座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配置的通道,而旧的电缆插头是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配置的通道,里外不对应,没办法,我们只有重新焊接插头。</p><p class="ql-block"> 不过有一个问题我们没有忽略,因为插头一共配置了10个通道,即使上下接反了,也应该有重合的两个通道测点应该正常显示。我们又经过检查和测量,确定上数第六个通道故障,无法正常工作,需要更换新的插头。</p><p class="ql-block"> 这时已经接近中午12点了。我和崔爱军回到班组准备重新焊接电缆插头的电烙铁等工具,同时汇报了值班的车间专工刘书杰同志。关系到#1机组电泵是否能够如期试转运行,刘书杰高度重视,为我们从热工各个班组寻找是否有新的同款电缆插头可以更换。</p><p class="ql-block"> 为了抢时间,我们准备好工具后,顾不得休息,又二度来到电泵抢修现场,这时已经是中午12点多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刘工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可以替换的电缆插头。</p> <p class="ql-block"> 焊接工作正式开始。</p><p class="ql-block"> 我们先是将六组线芯从旧的插头上焊离下来。</p> <p class="ql-block"> 然后和远传通讯柜的电缆重新进行对线,逐一做好标记。然后将电缆从插头外壳的小孔中小心翼翼的取出来。认真核对插头的上与下,做好标记,然后再将电缆捋顺,从插头外壳的小孔中穿进去。准备好电烙铁和焊锡丝,准备焊线。</p><p class="ql-block"> 运行中的机组,众多的机器齐声轰鸣着,像万马奔腾,震耳欲聋。我们对线、讲话都是靠喊的。但是,焊线是一个精细活,我们不一会儿,就都沉浸到工作中去,忘记了周围的噪音。</p> <p class="ql-block">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下午两点半多,我们终于将所有的焊接和复装工作全部完成。我们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由李娅去集控室检查测点显示情况。</p><p class="ql-block"> 可是当看到运行操作画面的显示时,李娅刚刚放松的心情又提起来,6个测点中只有一个是好的。考虑到元件测量阻值是正确的,线芯是刚刚查对过的,焊接过程也是经两人一起确认过的,不会有问题的,那么一定是新的插头和本体上的底座连接出了问题,想到这里,李娅赶紧给就地的崔爱军打电话沟通。崔爱军又二度解体刚刚复装好的电缆插头。</p> <p class="ql-block"> 这时候刘工也再次来到我们工作现场,他二话不说,就帮助崔爱军一起分析查找原因。</p><p class="ql-block"> 经检查和测量,两人发现插头的金属连接表面有氧化现象,导致连接阻值过大,他们重新处理了插头的每一个接线端子的金属表面,然后复装,再插进底座。此时在集控室操作画面显示测点仍然不通。</p><p class="ql-block"> 考虑到插头与底座不是原配,虽然外表插接良好,可能端子的接触簧片连接不好,他们将插头重新插了插,左右晃了晃,发现远方的测点显示时好时坏,此时已经基本能够确定新的插头与底座不是完全吻合的了。</p><p class="ql-block"> 插头被三度解体。刘工和崔爱军两人想了个办法,将插头的每一个连接端子上的簧片从上端撬出来,往下弯折,以求能够更好的接触。试验了很多次,终于找到了最佳的簧片位置。将每一个端子上的簧片都精心处理过,然后再复装,查看。太棒了,经过这些处理,远方显示已经有5个点正常显示,离着胜利越来越近了。</p><p class="ql-block"> 不过还有一个坏点,真是好事多磨,无奈,我们第四次将插头解体,查找原因。经过测量,一个端子的接触阻值太大了,我们将该点从插头上焊离,重新处理了接线端子表面,然后重新焊接,经过测量,阻值合格,然后再一次复装,这一回应该再没有什么问题了吧。</p> <p class="ql-block"> 插头再一次插在底座上。六个点,全部OK!电话里李娅兴奋地汇报着喜讯。一波三折,终于尘埃落定,现场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欣慰的笑容。</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我们恢复电泵电机元件的全过程,我们在处理缺陷的时候,常常是这样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们就是这样抽丝剥茧地,一点点地排除故障原因,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耐心地一步步地处理缺陷,直至成功。</p><p class="ql-block"> 此时已经是下午三点半了,元件全部复装完成以后,#1机组电泵电机恢复了正常的监视功能,得以按时试转运行。而后,作为所辖设备的守护使者,我和崔爱军默默地背起工具包,还有五条缺陷等着我们处理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