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如此,磨课也是如此。</p> <p class="ql-block"> 为了进一步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城区教研室的指导下,南师附小、北湖北学区2021年11月23日在南宁市北湖路小学小学开展了以“赏‘四季’‘动静’之美 品鉴文学描写之趣味”为主题的语文联片教研活动。</p> 磨课前 <p class="ql-block"> 为了更好的帮助吕老师呈现出一堂优质的公开课,吕小梅老师做了充足的准备,很早就开始跟指导老师王晨老师和本校的年级老师进行了讨论,同时在我们备课团队现场磨课之前就提前试教了四次,对课程已经进行了多次的修改和调整。</p> 磨课进行时 一磨:关注细节——基础磨 <p class="ql-block"> 虽然,在试课之前,有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在正式试课的过程中,还是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和阻碍,比如对于课堂节奏的把控,对于重难点的选择等等,都是在试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 不过有困难才有提升的空间,指导老师王晨老师和团队成员桃花源小学蓝少岑老师、友爱南路学校梁晶晶老师、坛洛镇马伦小学黄丽琴老师都进行了充分讨论,积极思考,进行议课,大家各抒己见,互相切磋,互相研讨,对第一次磨课形成的教案再次审视和提出修改意见,在此过程中还特别得到傅日玲主任的指导,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攻克了其中的一些问题,使这节课更加有深度,有层次,有思想。</p> 二磨:关注过程——深度磨 <p class="ql-block"> 经过第一次的修改,在第二次磨课中,教学环节紧凑不少,教学板块也没有太大问题,但是也出现了学生的学习汇报不够有条理、老师对于学生回答的点评不够有针对性、课件顺序混乱等小问题。</p> <p class="ql-block"> 所以团队老师们和王晨导师为吕小梅老师提出了以下建议:简化要求,为学生的自学搭建支架,循循善诱,为学生的感悟指引方向。让本节课的目标更加明确,让重难点的突破更有方向。</p> 磨课后的教研 1.介绍成员 <p class="ql-block"> 北湖路小学的傅日玲主任先介绍了本次教研活动流程。再对本次教研团队成员进行了依次介绍,随后宣布本次教研活动正式开始。</p> 2.正式上课 <p class="ql-block"> 2021年11月23日,终于迎来了这一天,吕小梅老师先是进行了细致的说课,接着全身心的与五年级的学生共同度过了难忘的一节公开课,精彩的课堂设计、热闹的课堂氛围和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听课老师们的一致肯定。</p> <p class="ql-block"> 吕小梅老师正在认真讲课</p> <p class="ql-block"> 学生们正在认真小组讨论</p> 3.上课老师反思 <p class="ql-block"> 吕小梅老师对自己的这堂课进行了反思,也感谢在磨课过程中出谋划策的每一位老师,她认为在一次次磨课中得到了进步,在一次次修改中把握了方向,在一次次的总结中收获了成长。</p> 4.团队展示 <p class="ql-block"> 首先,由马伦小学黄丽琴老师对这节课的设计进行说课。接着友爱南路学校梁晶晶老师对本次的磨课过程进行了介绍和讲解,她认为“好课多磨”,磨课过程痛并快乐着,累并收获着。</p> <p class="ql-block"> 桃花源小学蓝少岑老师对本次课的教学亮点做了总结,认为本课教学体现三个内涵:品读语言,学习方法,想象意境,有效落实了单元学习目标。</p> <p class="ql-block">合照</p> 5.导师点评 <p class="ql-block"> 导师王晨老师对本次公开课进行了“赏灵动之景,习写景之法”为主题的点评和小结,肯定了吕老师和团队成员的认真和努力,并对如何赏析散文和写景方法做了细致讲解。</p> 6.微讲座 <p class="ql-block"> 大塘小学的胡秋平副校长进行了主题为“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文学品鉴能力”的微讲座。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阐述:一、以品鉴语言为基础,增强阅读文章的理解力。二、了解作者和创作背景。三、着眼整体,鉴赏局部。四、根据体裁进行鉴赏。五、在品鉴中加强互动。六、拓宽阅读延伸。七、抓准培养训练点。</p> 7.各校老师点评 <p class="ql-block"> 各校老师也畅所欲言,针对吕老师的课堂,围绕教学设计、课堂组织、学生活动、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点评。</p> <p class="ql-block"> 苏卢小学的奚桂梅老师认为本课以文改诗,以文促讲,教学设计新颖,符合“双减”政策下的作业设计。</p> <p class="ql-block"> 南师附小的梁小娟老师认为本课“找春天”的部分引导得很到位,关注到了学生个体差异,给足学生思考时间。</p> <p class="ql-block"> 桃花源小学吴宣谕老师认为在对“春”的品读中起到抛砖引用的作用,在“秋”的环节中换词设计巧妙。</p> <p class="ql-block"> 大塘小学的刘惠英老师认为本课精炼课堂的环节,一课一得,由扶到放,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教师引导到位。</p> <p class="ql-block"> 秀灵学校的叶玉凤老师认为整节课收放自如,通过抓关键词、抓句子,体现动态美,课件精美,点评语到位。</p> <p class="ql-block"> 北湖北路学校的夏炎炎老师认为本课利用图音具有感染力,教学过程清晰,“超市”作业有创新,同时结合自己的课例《太阳》提出了疑问和想法。</p> <p class="ql-block"> 北湖路小学的赖芝梅老师认为从本节课学到了教学目标不易过多,不用面面俱到,做到一课一得,课堂通过抓关键词体会动态美。</p> 总结 <p class="ql-block"> 最后,北湖路小学的傅日玲主任对本课进行了总结,表达了对年轻老师给予厚望的期望。</p> 结束语 <p class="ql-block"> 且求知且求行,且教人且教己,在教育路上,我们未来仍需潜心学习,扎实稳步的向前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