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的风土文化之陇右杂谈1》

西域长史~程启彧

<p class="ql-block"> 《华夏圣地》</p><p class="ql-block"> 陇山炎黄地,成纪诞羲皇;</p><p class="ql-block"> 陇东周发祥,春秋战国殇;</p><p class="ql-block"> 陇南秦之壤,一统秦始皇;</p><p class="ql-block"> 陇西李祠堂,大汉多猛将;</p><p class="ql-block"> 陇右边塞诗,大漠匈奴惶;</p><p class="ql-block"> 狂卷突厥地,可汗有李唐;</p><p class="ql-block"> 东出中原地,华夏火焰长;</p><p class="ql-block"> 西去夏古地,中华威名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陇上花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什川梨花三百年,秦安桃花十里川。</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天水玉兰彰古韵,洮河两岸杏花滟。</p> <p class="ql-block">《大西北的风土文化之陇右杂谈》</p><p class="ql-block"> 提起大西北这个话题,给好多内地人的感觉是荒凉贫瘠、平穷落后,我却独爱大西北!</p><p class="ql-block"> 华夏因大西北而发祥并走向辉煌,尤其甘肃陇山前后左右就是华夏文明始发之地。尽管所谓的国际上不承认中国的三皇五帝和夏商(后来考古发现殷墟不得不承认商的存在),但我个人一直自豪的确认中国历史三千年看北京,五千年看西安,八千年看陇山。陇山演绎了华夏文明之崛起,多的不说,考古都有定论。陇东高原(陇左)是周人的发源地,陇西高原(陇南)是秦人的发源地。周公制定的周礼,奠定了中华文明的正源;秦人武功隆盛,史上第一次以武力统一全国,并把郡县制彻底贯彻,开两千年王朝制度之源。这两个朝代,一文一武,为中华文明的发扬光大奠定的坚实的基础。也可以这样说,是整个陇上地区孕育出了中华文明的雏形。陇上地区,特别是陇西,在周秦那个中华文明的青少年时期,为中原地区提供了坚实的天然屏障,为中华文明的孕育壮大,默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就拿我个人来说,曾经有个自己的短句可以证明陇山之始开文明先河:《华夏圣地》</p><p class="ql-block"> 陇山炎黄地,成纪诞羲皇;</p><p class="ql-block"> 陇东周发祥,春秋战国殇;</p><p class="ql-block"> 陇南秦之壤,一统秦始皇;</p><p class="ql-block"> 陇西李祠堂,大汉多猛将;</p><p class="ql-block"> 陇右边塞诗,大漠匈奴惶;</p><p class="ql-block"> 狂卷突厥地,可汗有李唐;</p><p class="ql-block"> 东出中原地,华夏火焰长;</p><p class="ql-block"> 西去夏古地,中华威名响!</p><p class="ql-block"> 从关中进入陇西,首先需要经过陇山之西称为陇西,也称陇右,陇山是今天陕西省和甘肃省的天然界山,狭长南北走向,又足够高,就像一道天然的高墙。陇山有多高呢,从平均海拔400米左右的关中平原,骤然拔高至2000米以上的高度,这在冷兵器时代,有多么的可怕!陇西是经略西北、西域、西南的要冲之地。先介绍一下西北古代的重要地域分块:河西(甘肃西部)、陇西(甘肃东部)、河湟(青海东部)、朔方(宁夏及西河套)、西域(新疆及中亚)。</p><p class="ql-block"> 在这些重要的地域分块中,如果说有一个居于中心位置的,那么非陇西莫属。陇西更特殊的一点在于,陇西不光可以沟通西北诸区域,也可以沟通关中、巴蜀、青藏等全国重要区域,可以说陇西在中国的地缘位置上,属于棋眼级别的。</p><p class="ql-block"> 西北地区在史书中出镜最多的地名是凉州,凉州分两块,河西和陇西,河西是北凉州,也叫西凉,在黄河以西,敦煌以东,再往西就是西域。陇西是南凉州,黄河以东,陇山以西,也叫陇西,也是得陇望蜀中的“陇”,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p><p class="ql-block"> 陇西地区是今天甘肃省东部,黄河以东的地方,大致是被陇山、秦岭、青藏高原东缘、黄河等四面包围的一片高原区域。在西北各地域块中,陇西可谓是枢纽位置,东接关中、东北连接河朔、西北连接河西地区、西南连接河湟和青藏、东南连接蜀地,不仅与华夏核心地域关中紧紧相连,也是西北各地域的核心板块,所以经略西北,必先拿下陇西。</p><p class="ql-block"> 陇山可以是关中的一道最佳西北屏障,也可以是关中最大的威胁。陇西高原和陇东高原合称陇上,陇上地处高原,俯视关中平原。如果地方势力从陇上自上而下攻击关中平原,威胁极大。</p><p class="ql-block"> 关陇古道是陇山的一道缺口关山草原自然形成,自古以来关中平原和陇西地区之间的交通大道,是秦人从陇西发源地进入关中地区的通通,也是历代丝绸之路的必经路线。在古代,可以说没有任何一支军队能从宝鸡沿渭河翻越陇山或秦岭到达天水。</p><p class="ql-block"> 从交通方面来讲,陇西简直就是西北地区的九省通衢,东南西北皆可达,历代经过陇西地区的著名交通要道有:</p><p class="ql-block">Ø通往关中:关陇古道(周代秦人开发,经久不衰)</p><p class="ql-block">Ø通往西域:丝绸之路-河西道(西汉开发,经久不衰)</p><p class="ql-block">Ø通往西域:丝绸之路-青海道(南北朝的吐谷浑开发,盛于当时和北宋)</p><p class="ql-block">Ø通往吐蕃:唐蕃古道(唐朝开发,见证了文成公主进藏和唐蕃沧桑史)</p><p class="ql-block">Ø通往蜀地:阴平古道(魏灭蜀之战,邓艾的行军路线)</p><p class="ql-block">Ø通往汉中:祁山古道(诸葛亮北伐的主要行军路线)</p><p class="ql-block"> 河西道:汉武帝时,冠军候霍去病大败匈奴右贤王部,征服河西走廊后,开始设河西四郡:武威、张液、酒泉、敦煌,修长城至玉门关,并设置驿站,完成河西汉塞防御系统之后,河西走廊便紧紧的镶嵌在西北大地,默默守护中华文明两千年,见证了多少沧桑巨变,河西四城连名字都不曾改变。丝绸之路主道-河西道的开发,让中西方贸易连绵不绝,让中华文明走出中原,走向西域、走向世界,可以说河西走廊是中华文明繁盛的见证者,也是中西民族交流融合的见证者。</p><p class="ql-block"> 青海道:做为丝绸之路主线河西线的辅线,需要经过大片的荒原、无人区,自然条件更差一些,当河西线受阻时才会大规模使用。南北朝时的南方政权和宋朝,河西被地方割据政权占据,便使用青海道沟通中原和西域之间的贸易往来。</p><p class="ql-block"> 唐蕃古道: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条非常著名的交通大道,也是唐代以来中原内地去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尔、印度等国的必经之路。这条古道见证了文成公主入藏,见证了中原和吐蕃之间的友好往来,也见证了唐朝和吐蕃之间的历次战争。</p><p class="ql-block"> 阴平古道:这是一条从陇西通往巴蜀的山路,做为一条比较冷僻的古道,却因为三国而被不少人熟知,魏灭蜀的战役中,由钟会率领的魏国主力被姜维死死阻挡在剑阁,邓艾出奇兵从陇西绕道千余里,由阴平道入蜀,直插蜀中腹地,一举灭蜀。当然阴平古道非常险竣,据三国志记载,有些地方行人根本无法通过,魏军是裹上厚毡滚下去的,可见这条古道的险恶程度。</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祁山古道:这是一条从陇西通往汉中,继而通往巴蜀的通道,做为诸葛亮率军北伐魏国的主要通道,因三国演义而名震天下,几乎人尽皆知。但是,很多人印象中应该是通往关中平原,实际上却是通往陇西,包括“挥泪斩马谡”起因的“街亭”失守,实际上也是关陇古道上陇西一侧的一个重要关口,雄才大略的诸葛亮精通地理,第一次北伐的目的,其实是“关闭关陇古道,占领陇西”,可惜同时遇到了神一样的对手和猪一样的队友,武侯也只能遗恨千古了。</p><p class="ql-block"> 陇西险峻的地理形势,让刘秀平陇之战十分艰难,第一次平陇战役因不熟悉陇西复杂地形失败告终,第二次平陇之战,也还要避开险地陇山,绕道北地,并和窦融的河西军合兵一处,又巧妙的奇袭陇西高地略阳得手,然后携居高临下之势,从陇山北部的平缓山区迂回,沿着宽阔的陇水河谷南下,一路势如破竹,转眼克定陇地大半,围攻最后的据点:西城(今甘肃天水西城)与上邽(今甘肃天水)“得陇望蜀”的典故也是出自这一时期。这时,可谓是形势大好,可即便这种形势之下,也是花了两年左右的时间才算平定陇西,还是以残胜告终,可见陇西的地利之坚,不只是在陇山,陇西的各个城池也是地势险竣,陇西军更是骁勇善战。</p><p class="ql-block"> 西北古代最重要的交通要道当然是大名鼎鼎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在西域的部分,从敦煌出发,沿塔卡拉玛干沙漠边缘有南北两条线路;而在腹地部分,从陇西地区出发,也有两条线路,北线为河西道,走河西走廊,南线为青海道,走河湟谷地,南线和北线最后又在敦煌汇合。不管是广为人知的河西道,还是鲜为人知的青海道,包括唐蕃古道这条通往吐蕃、尼泊尔、印度的西南丝绸之路,都需要经过陇西。</p><p class="ql-block"> 陇西这么一个西北核心地域,在古代开发的却相对比较晚,西周时还是农耕和游牧杂居的区域,直到秦穆公霸西戎以后才算是比较稳定的控制了陇西。</p><p class="ql-block"> 我经常这样想,夏商周三代的控制地域,西部方向不可能超出陇西,以生产力条件和地理形势分析,也自然可以分析出这样的答案。但是,为什么在远古的传说中,有那么关于昆仑、西王母、不周山,这些在西域才有的元素?神话一般来说都是民族先人的记忆,经过口口相传,流传至今,按照这个思路分析,中华民族的先人应该是从西部而来,一路东进,一路繁衍生息,最终滋养出了璀璨的中华文明,部分人不愿意离开故土,改变原来的生活方式,仍旧留在广袤的西部,比如羌人。</p><p class="ql-block"> 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回到先人们曾经的老家,虽然到处都是陌生感,但凭着《山海经》的丝丝线索,却还是能找到现实中的一些对应,应该还有一种熟悉的陌生感。从这个意义上说,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五十六个民族的先人们血脉相连的,这似乎是一个历史演变的结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