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春天第一次来韶关南岭,5年里几乎每年都来。每次来南岭,对南岭喜爱就多一层。今年暑假,本来计划邀约几个自然圈好友一起来南岭小住几天,结果被手上的工作一耽搁,延期了。<div><br></div><div>11月看到南岭保护区微信公众号发出2021.11.19日首届观鸟赛暨嘉年华活动招募观鸟队伍的帖子后,开始忽悠身边的几个朋友。没想竟然成功忽悠了3位女生,我们队取名:“羽我同行”,于是我们队成了15个参赛队伍中唯一一支全女生的队伍。</div> 观鸟赛主办方安排参赛队员入住 南岭森林公园门口橙屋酒店后面的住宅区。橙屋酒店从18年春天开始已经停止使用,酒店大门一直紧闭并上锁了。尽管如此,也不能抹杀它是南岭观鸟的第一标杆地。比赛第一天我们将这经典鸟点当做第一站。 橙屋背后,是层峦叠嶂的山林。 <p class="ql-block">平时天蒙蒙亮,后山树林中的鸟鸣声就开始此起彼伏。大拟啄木鸟连续“哟哦哟哦哟哦”的叫声中,偶尔还会夹着几声黄嘴栗啄木鸟“嘎嘎嘎嘎嘎”的叫声,像极了我们开怀大笑的笑声,这带有幸灾乐祸的笑声,仿佛是在嘲笑山下无法见到它真面目的我们。</p> 阴雨天气,云雾缭绕,更像仙境,偶尔隐约传来几声灰胸竹鸡“地主婆地主婆”,显得更加悠远。 仙境里是否住着神仙?神仙身边是否有仙鸟? 天一亮,橙屋周围的树上,成了鹎鹎们聚会和开餐的领地了。 领雀嘴鹎近距离在你眼前到处晃悠,压根不把拍照的你放在眼里。 黑短脚鹎则比较喜欢高高的苦楝树。 橙屋边上的空地,成了这次2021南岭首届观鸟节和嘉年华的场地。 保护区领导和各个参赛队队长一同揭开嘉年华活动序幕。 在地自然机构的摊位前人头涌涌。 当地社区居民和自然爱好者都来参加了这次嘉年华活动。 <p class="ql-block">具有乳源林场历史纪念意义的森林小火车。</p> 别看橙屋周围白天热闹非凡,到了晚上还是找猫头鹰不二选择地。这次来南岭前听说黄嘴角鸮时有出没,可惜比赛几天,我们连续几晚等待,都无果而返。 橙屋前面这条小河,就是赫赫有名的杨溪河。 河床上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鹅卵石。 在这条杨溪河几百米范围内,你可以轻松地在河床的鹅卵石上可以看齐全国5种燕尾中的4种。 白冠燕尾在水面啄啄啄,我放大照片看好久都没看清楚吃的是啥,猜测是某种水生昆虫吧。 灰背燕尾雷打不动一直在老地方等候着我们。 这张水中倒映有种孤芳自赏的感觉。 桥头是小燕尾的常居地,一般你在桥头晃几圈,就能发现它的踪影。(图作者:信天羽) 斑背燕尾偶尔也会出现在河床上,这张照片上的斑背燕尾是在竹林有水的水洼处发现的。 今年观鸟赛上的新发现,让这条杨溪河更加出名了。<div>在杨溪河下游的一个桥下,“南天一柱”队员们发现了国一级野生鸟类:海南鳽。听说当时队员们是冲着夜鹭去的,没想到会偶遇这个国一级家伙。</div><div>海南鳽自1899年在海南岛五指山被发现并命名后,到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90年间都难觅踪迹,只有少数的记录报道。</div><div>海南鳽对食物的选择和栖息地的选择有很高要求。它的主要食物是鱼类,它们对取食的湿地生境是否发生变化,水质是否污染,人为活动是否加剧等生活条件的铭感度特别高。</div><div>韶关南岭在2020年春天发现有海南鳽繁殖,但是今年在原繁殖地没有发现它们的踪影。这次在离社区居民那么近的地点发现它,无疑让人感到欣慰:这表明杨溪河的生态环境非常健康,满足了海南鳽对安全和觅食的特殊需求。(图片作者:小廖)</div> 除了南岭明星鸟海南鳽外,杨溪河里还有不少常住“居民”,这张图里就有4只鸟,3种常住居民,你们能看得出它们是谁么? (河床上站立的有2只褐河乌1只红尾水鸲,另一只燕尾正在飞行) 褐河乌也是我喜爱的一种鸟类,它上得陆地,也下得水里,觅食样子特别可爱。 <p class="ql-block">别说在视频中找不到它,否则它一直冲着你翻白眼,呵呵,反正每次我自己看到褐河乌翻白眼都忍不住想笑。</p><p class="ql-block">(翻白眼其实是褐河乌的瞬膜在翻动,鸟类的瞬膜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眼睛,由于褐河乌在水里觅食,为了防止眼球收到流水侵袭,它的瞬膜也同样用来保护眼球,只是不同于其他鸟类瞬膜的深色,褐河乌的瞬膜是白色的。)</p> 夏天来这里见到的绿鹭,冬季依旧还在。 红脚苦恶鸟也常常露面,这次看到有两只。 灰鹡鸰经常被“地主”白鹡鸰追赶,不过好在范围广,也能觅得一处吃吃喝喝。 红尾水鸲几乎霸占了河床上一半的大小石头。 沿着杨溪河继续往外围走,就到了乌龟石。虽然不知道这个地名为啥取名乌龟石,但是生境还真不错。 水泥路一边是稻田,一边是树林。 路边苦楝树上挂满了灰树鹊 满树的八哥 北红尾鸲和东亚石䳭 各自占据要点,互不相干,比较和谐。 斑文鸟吃太胖了,以至于将芦苇都压弯了。 我们的队员正在寻鸟,临近林子边白喉短翅鸫的叫声竟然被我这个不合格队长误听为海南蓝仙鹟了,该打该打。 远东山雀叽叽喳喳叫得欢。 树鹨倒是比较大方,站电线是它们喜欢的方式。 比赛第一天的上午比较顺利,下午我们按计划出发去梯下村。<div>车开了近1小时还没到目的地,经过反复比对地图发现,我们竟然在南水湖绕了整个湖的半圈:我们走错路了!!!</div> 走错路经过看到的石碑,看到上面的内容才知道原来西京古道是一条很长很长的古道,当时这条古道连接岭南和岭北两个地区,对两地的经济和文化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是一条非常有历史研究价值的古道。 在去梯下村的路上,偶遇了我最爱的鸦雀系列中的点胸鸦雀。<div>那黄黄厚厚的三角形粗嘴,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个憨憨。</div> 到南岭后,特别留意到不少鸟类喜欢这种植物的果实。白颊噪鹛也爱吃,可是到最后离开南岭,都不知道这是啥植物。 这只白颊噪鹛在这棵树上大快朵颐了好久都不舍得离开。 羽我同行队里最靓的女神---玲珑 蓝天和大鱼,照片里少了拍照的缅栀。 寻鸟中 梯下村村口 村里的芦苇塘和灌木丛里,有无数的呜呜呜。<div>光这次,我们就收了5种鹀。</div> 栗鹀雌鸟 听其他老师说黄眉鹀在南岭数量不多,以至于答辩环节中,我们队被要求提供黄眉鹀照片和生境描述,这是后话。不过我们在梯下村的确遇到不少。 只要灌木丛边上站一会,它们像是好奇的孩子,几只几只蹦出来,站灌木丛中看外面的我们。这灌木丛中的鹀鹀们,要拍清楚,太考验我手上这台破相机的对焦功能啦,让我突然有了换新相机的冲动。 黄眉鹀们 白眉鹀雄鸟 白眉鹀雌鸟 灰头鹀 小鹀 这阶段,黄眉柳莺不少 黄腰柳莺个数也很多,时不时可以看到它们表演悬停。 但是要拍清楚它们真不容易。 棕头鸦雀也是我爱的鸦雀系列中的一种,往往一群十多只边飞边叫边吃,呼啦啦来一批,呼啦啦又飞远,看得出团队合作不错。 团队意识很强的棕头鸦雀群,特别安排有一个“哨兵”,负责站高处的芦苇枝条上望风。一旦有风吹草动,一声警报,“风紧。。。扯呼。。。” 那些低头猛吃的伙伴们听从命令全队撤退了。没办法,为了生存,小型雀鸟都会采用这种操作模式,主要是为了防止它们的天敌------猛禽。 说起猛禽,就得说说黑翅鸢,它觅食时候喜欢悬停,当然它也经常将自己的地盘巡视一圈又一圈。 鹊鹞虽然长得很帅,估计是太温柔,或者经验不够,俯冲几次一直没得手,真替它捉急。最后捕食失败,只能悻悻离开。 追拍了几张飞离的鹊鹞,直到回深后整理照片才发现,飞离的鹊鹞下,还有一只将胸脯挺得高高的雉鸡雄鸟。嚯,这个家伙依仗这大型身躯,向小小的猛禽示威。 第一天结束,参赛队员们陆续回住处。在晚饭桌上,我们听到了一个重磅消息:在南水湖发现有秋沙鸭。为此,队友们一协商,决定放弃第二天进保护区的计划,改为去南水湖。 到南水湖会经过梯下村,我们顺利地到了梯下村,按着地图尝试往南水湖方向挺近。 <p class="ql-block">风景好美,内心崩溃</p><p class="ql-block">因为我们发现:又一次走错路了。</p> 穿过河床往湖边,走到顶端发现走不通。 <p class="ql-block">那时候天开始下起雨,本来泥泞的小路更加不好走。幸运遇到大黄蜂队和水幽队的成员,他们开车带上了我和我的队友。</p> 当日第一批到达南水湖的各队队员 来到南水湖边,发现了这个草地生境,草地上发现有几只雉鸡在雨中低头猛吃。 走到湖边,望着一片水茫茫的湖面,似乎没有任何鸭子。雨越下雨大,风也越刮越猛。大家有点失望,不过还是坚持用望远镜继续扫湖面,终于。。。在湖对岸的水域,发现了几个小黑点。<div>继续看,发现这几个小黑点上下沉浮,原来是这群秋沙鸭们正在玩耍,一会全部潜入水中,一会冒出水面,一会将脸探入水里撅着屁股,只留着脑后的冠羽在水面竖着,一会又追逐打闹飞起水花一片。</div><div>望远镜里,看得过瘾,可惜太远,我400焦距的镜头鞭长莫及啊,只能留下这个记录版。</div><div>由于普通秋沙鸭和中华秋沙鸭都有冠羽,这群鸭子到底是普通秋沙鸭还是中华秋沙鸭?这个问题一直维持到提交观鸟记录报告都还没最后答案。提交记录的最后期限就要到了,最后,队员们决定,在没有看到清晰肋下鳞状斑纹的情况下,先提交记录为普通秋沙鸭。</div> 等到比赛公布至尊鸟种,才得知那群鸭子是中华秋沙鸭。而且在比赛结束后晚上,在相机里查看到有拍到背部照片,经过比对,确定我们拍到了这次比赛的至尊鸟种新种:中华秋沙鸭。 湖边有一小片滩涂上,几只小鹬鸻在雨中觅食洗澡。<div>环颈鸻是其中一种。</div> 另外有几只小鸻,黄色的脚,带有一点繁殖羽。<div>基本功不够扎实,我将它们误认为金眶鸻了。后来得知结果是:长嘴剑鸻,又一个鸟种被我丢了,唉!</div><div>这个图中3只长嘴剑鸻和矶鹬同框了。</div> 长嘴剑鸻飞行 <p class="ql-block">为期1天半的2021南岭观鸟赛结束了,比赛结果揭晓,我们队有效鸟种记录为:71种。</p><p class="ql-block">这结果又让人开心又让人遗憾:如果当时自己细心一点,或许可以为我们队再增加至少2个鸟种。</p> 2021南岭首届观鸟节暨嘉年华渔2021.11.21下午正式结束。因为比赛时间有限,我们队未能进入保护区观鸟,估计也是这次比赛中唯一没有进保护区的队伍了。 <p class="ql-block">所有参赛队员和保护区各位领导,评审团合照。<br><br></p> 留一点遗憾,放几张之前拍的南岭森林公园的风景照<div>来一点期待,期待下一次机会再来。</div> 南岭,再见,我们一定会再见。 南岭秋色 南岭秋色 秋阳下的树 南岭云海 最后,感谢活动主办方给予我们参加这次观鸟赛的机会<div>感谢南岭保护区领导对活动的支持</div><div>感谢评委团队的辛苦付出</div><div>感谢举办这次活动的彭宇团队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div><div>感谢同行的三位队友:玲珑,缅栀,蓝天</div><div>感谢一起参加比赛一起交流学习的其他参赛队员们,我们再聚</div><div>感谢小廖提供海南鳽照片</div><div>感谢信天羽提供小燕尾照片</div><div>感谢缅栀和蓝天提供鸟类之外的活动照片</div><div>美篇中的鸟片除了署名外,其余均为大鱼拍摄</div><div>感谢阅览这个美篇的朋友们</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