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古道

河水

<p class="ql-block">  2021年11月16日,邀朋友石桥先生夫妇从四川绵阳出发,驱车同往广元一游。</p><p class="ql-block"> 石桥先生是广元剑阁人氏,听其建议不走高速公路,走108国道(四川境内称川陕公路)。川陕公路大多建在千年金牛古道基础上,沿途可览千年古柏(翠云廊)、七曲山大庙(文昌帝君祖庙)、剑门关及千佛崖等名胜。</p><p class="ql-block"> 李白在《蜀道难》中叹息“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诗中曰四川“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可见蜀道之难。而如今的川陕公路,却是驴友们的通途。</p><p class="ql-block"> 1934年,国民政府开筑川陕公路,硬是在“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之险要大山深处开出一条公路,该路于1936年6月修通,是当时连接前方和后方的一条重要通道,为抗战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 然而,因为修筑此路,毁损了沿线大批名胜古迹:金牛古道及两旁有“翠云廊”美誉的近1700年树龄的古柏大量被毁,梓潼县文昌帝君祖庙被一分为二,剑阁县剑门关被拆除,广元的千佛崖更是因为川陕公路无法从嘉陵江借地,只得忍痛开凿崖壁,崖壁上无数精美佛像因此化为乌有,现存不足一半,可惜!</p><p class="ql-block"> 下图为川陕公路(此图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七曲山大庙是文神文昌帝君的祖庙,始建于东晋末年(约390年),传说多多,每年高考前,各地的学子与家长纷纷前来烧香磕头,祈求能够“金榜题名”。</p><p class="ql-block"> 下图为大庙一隅。</p> <p class="ql-block">  下图为文昌帝君祖庙正门,门头上有“帝乡”二字,下为“七曲大庙”四字。</p> <p class="ql-block">  下图为文昌帝君的塑像,身上的皇袍犹如真丝一般。</p> <p class="ql-block">  我在庙中一进一进看过,因大庙建在山中,故一进高过一进,至最高处时仅我一人,甚觉冷僻。兀地看到一座小小的佛堂,门头上书“张献忠家庙”,探头看去,只见里竖一尊鬼一般的塑像,十分狰狞。</p><p class="ql-block"> 弄不懂,文昌庙里竟有一座杀人魔王的家庙?据说张献忠在四川梓潼七曲山大败清军,因见大庙文昌帝君姓张,以为同宗,故立家庙于内,从此不杀张姓及梓潼百姓。</p> <p class="ql-block">  关于张献忠屠川,民间传说甚多,因了“农民起义”,所以“正史”大多不谈,谈了必是“历史虚无主义”。而我认为不会是空穴来风,毕竟只有400多年,百姓口口相传延续今日,虽有夸张,应该真实成分居多。</p><p class="ql-block"> 张献忠塑像。</p> <p class="ql-block">  金牛古道因翠柏簇拥,故称“翠云廊”,如今金牛古道已经成了108国道,此廊桥下即为把大庙劈为两半的108国道(川陕公路),如今,为保护名胜古迹,廊桥下已经不通车,108在此绕道而行。</p><p class="ql-block"> 翠云廊从德阳的梓潼县至广元的剑阁县曾有"三百余里官道,数千万株古柏"的壮观景象,历朝历代都有毁坏,二十世纪中叶更甚,现存古柏尚有8000余株,被一一编号加以保护。</p> <p class="ql-block">  一棵苍劲的古柏,“论资排辈”还绝对是个小弟弟,因开车,无法拍路旁几抱粗,人称“皇柏”的大柏树。</p> <p class="ql-block">  七曲山走川陕公路至剑门关约90公里,因石桥先生欲探察剑阁老知青几年前建的知青林,所以特意走剑阁老县城。至汉阳镇中心村一条小路,几番打听、辨识,终于找到他们当年隆重营建的知青林,遗憾的是,短短几年便被“开发”了,正在建造什么“康乐小镇”,林木全无,据说知青林计划将另择他处。呜呼!知青都垂垂老矣,我看还是算了吧。</p><p class="ql-block"> 下图为正在兴建“康乐小镇”的工地。</p> <p class="ql-block">  下图为当年下放四川广元的各地知青,2018年在剑阁汉阳镇中心村种植知青林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近下午三时,抵剑门关景区,走了不长一段盘山小道就见到一个镇子,镇中剑门关景区游客中心建得漂亮大气,我欲停车,石桥说此地可以不停,继续往前开,山上还有一个镇子,那儿距剑门关近在咫尺,于是又往山上开了几里,果然又见一镇子,从镇里走到景区仅几分钟路程。</p><p class="ql-block"> 此时已经过了饭时,就在停车处的这家饭店一人一碗面暂且充饥,吃罢我与石桥便去景点,两位女士则去寻下榻的酒店,她们在早来过数次剑门关了。</p><p class="ql-block"> 图为俺座驾,苏州牌照。</p> <p class="ql-block">  此坊眼上书“剑阁”二字的石牌坊,应该是2008大地震后新建的,牌坊上镌刻有蜀汉时期的故事,多为《三国演义》所述,可见历史不长。</p> <p class="ql-block">  走过石牌坊不远,便可见耸立在狭隘之间的剑门关了。</p><p class="ql-block"> 此关一旁为峻岭,另一旁为深涧,唯有剑门一关可行,果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想当年姜维在此以三万之兵拒魏之十三万兵,全仗此天险矣。</p><p class="ql-block"> 或因疫情,关前关后游客仅石桥和我二人,登上关楼,山风呼啸,旌旗猎猎,临堞南眺,山路崎岖,真如李太白诗曰:</p><p class="ql-block">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p><p class="ql-block"> 诗圣不愧久居本地(四川江油,距剑门关不过百十里),蜀道难之体会胜过他人。</p><p class="ql-block"> 图为当今剑门关,系大地震后重建,原剑门关早在1934年修筑川陕公路时完全拆除。</p> <p class="ql-block">  刚刚下得关楼,寻找酒店的女士就来电话了,说镇上的酒店除了要出示绿码、行程码和大数据信息外,还需要出示核酸检测报告方能入住,此时天色已晚,还是抓紧出景区,趁天未黑赶往广元过夜。</p><p class="ql-block"> 于是两人径直出景点,驾车上京昆高速,50公里赶至广元,入住网上选好的柏纳酒店(广元蜀润店)。</p><p class="ql-block"> 安顿停当,四人下楼寻得一家东北饺子馆,要了一个素拼盘,一大盘煮得酥烂的猪蹄,再加一斤手工东北水饺,我和石桥则略呷半杯郎酒,众人饱餐而回。</p><p class="ql-block"> 17日晨起,饭罢,走过嘉陵江铁桥,不到一公里便是著名景点“皇泽寺”。</p><p class="ql-block"> 下图为嘉陵江公路铁桥,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为广元市文物保护单位。从桥上可览嘉陵江胜景及左岸的皇泽寺。</p> <p class="ql-block">  “皇泽寺”建于唐开元年间,系武周政权以后,将已具规模的川主庙改为“皇泽寺”,取“皇恩浩荡,泽及故里”之意,这个皇帝自然是武则天了。</p> <p class="ql-block"> “皇泽寺”并不大,进门便是二圣殿,大殿正中,供奉的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细观两旁侍臣,来俊臣竟在其列,岂不给女皇抹黑?此后的殿堂则以武则天为主,据说其中一尊石像是根据其人真容所雕琢,无法考证。</p> <p class="ql-block">  “皇泽寺”也有不少摩崖石刻,其中不乏精美之作。</p> <p class="ql-block">  出“皇泽寺”五、六公里即至“千佛崖”,该景区紧贴嘉陵江,原系江畔峭壁,后川陕公路由此削壁而过,毁坏了大部珍贵石窟和雕像,现川陕公路(108国道)已改道而行,幸存宝藏得以保护。</p><p class="ql-block"> 下图为悬崖上的石窟与雕像,大多已经风化,模糊不清。</p> <p class="ql-block">  “千佛崖”现尚存佛像七千余尊,此为大云古洞中的小佛像,大多已经不完整。</p> <p class="ql-block">  此为“千佛崖”较为珍贵的“莲花洞”石窟,当年张大千、梁思成、郭沫若等先后在此流连多时。</p> <p class="ql-block">  “千佛崖”精美洞窟之一(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千佛崖”精美洞窟之二(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两天之行结束,由绵阳出发一路沿108国道翠云廊,游览了七曲山大庙,剑门关,皇泽寺,千佛崖,行程240余公里,现走京昆高速打道回府。</p><p class="ql-block"> 行走三人由左起:石桥、石桥夫人、笔者,摄影者:光蓉</p> <p class="ql-block">  因剑门关旅游萧条,商铺酒店大多打烊,遐迩闻名的剑门豆腐也未及品尝,在返程高速的服务区,予以弥补,故停车大啖一顿剑门豆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