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汇聚·助推·卓越】海南省施琼英中学美术卓越教师工作室首次研修活动

红坡小苑

<p class="ql-block">  25℃的海口,阳光明媚、蓝天白云、微风拂面,一切让人心醉。经过几天内容丰富、节奏高度紧张的专家讲座后,在主持人施琼英老师的策划和带领下,迎来了我们工作室为期一天的采风活动,特别荣幸能与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祖莪和张庆芳两位先生同行。</p> <p class="ql-block">  第一站我们来到海口藤后编织艺术展示中心,董事长杨育萍女士亲自接待了我们,杨董的藤艺店坐落在海口骑楼建筑群中山路中间段,藤艺的柔美与历史、生活气息浓郁的骑楼建筑完美融合,由衷的感慨当初杨育萍女士选择让其编制展示中心和店铺落址于此是多么英明而又美好的决策。</p> <p class="ql-block">  杨育萍女士在为工作室成员介绍每件作品的材料和编制技艺。</p><p class="ql-block"> 一件件精美的藤艺作品不仅造型艺术设计独特,而且工艺精湛,每件独一无二的产品背后都叙述着自己的故事,让我们这群美术工作者爱不释手。</p> <p class="ql-block">施老师与大家研究藤艺技艺</p> <p class="ql-block">  参观了藤艺展示中心的各样展品,我们进行了简单的座谈会,杨育萍女士讲述了自己和藤艺的故事,表达对藤艺深深热爱之情和取得的相关好成绩,也从藤编手法和技艺上面简要阐述,重点谈及如何用利用藤编技艺发展乡村振兴,把传统文化发展下去,把我们的文化记忆变成经济,再用经济来促进文化的发展,经济搭台,文化来唱戏。</p><p class="ql-block"> 在杨育萍看来,发展藤编技艺可以达到“三赢”局面,“把海南当地村民培养起来,村民增收了,把海南的藤编产业链做起来,海南本地企业得到实惠,同时,下一代可以有效传承非遗文化,从而达到保护非遗文化的目的。”她也把未来规划做了一个简短总结:从田园课程抓起,藤编课程形成田园美学,从娃娃抓起提高他们的美学,激发他们动脑动手动心的这种能力,走到民间、走到学校、走到高校,让学生们认识到,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及我们中华民族的传承力量,让藤艺走向全中国、走向世界。</p><p class="ql-block"> 工作室主持人施琼英老师也在座谈会上简要发言,阐述传统藤艺术的特点,正因为有杨育萍这种一心为艺术钻研的人,才能让藤艺不断传承、不断创新。呼吁大家在国家大政策如此重视美育的环境下,每个人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开发新课程、开设学生艺术工作坊,引导有想法的老师要自我制定三年计划,为过程当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出示解决方案,为大家能跟杨育萍老师直接学习牵桥搭线,引导工作室成员更加清晰明了的去找自己未来成长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藤编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美孝村,美孝村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1522年),距今已有近500年历史是一个拥有独特火山风貌,文化内涵丰富,民风淳朴的古村落,有着“以孝为美,做人以人为先,做事以忠为先,求学以敏为先”的育人理念,村如其名,风景如画,行走在这样有着历史文化大美的古村落石板路上,仿佛置身于“石头世界”一般。</p> <p class="ql-block">  杨师忠老师即兴为大家开设了摄影大讲堂,从如何拍摄古村落内容切入,进行了古村落摄影构图、景深、光源选择等经验分享,工作室成员们兴致都非常高,意犹未尽,这也为工作室成员发现古村落古朴静雅的美和课程开发带来了巨大帮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第三站我们来到了美社村,美社村是秀英区石山镇施茶村委会的一个自然村,地处雷琼世界地质公园规划区内,位于马鞍岭火山口南麓,交通便捷,生态良好,景色优美,是颇具特色的火山村寨,也正是在这里,让我领略了国家新农村建设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福兴楼”1916-1918年建</p> <p class="ql-block">  穿街走巷的走访研究,让我们认识了这个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村。施琼英老师和杨师忠老师带领大家仔细研究清末民初所建的福兴楼,这座抗击日寇的碉堡,见证了1948年琼崖纵队战士的英雄业绩,也让今天的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村民们的爱国爱家情怀,一座承载着历史故事的碉堡引领着我们这群教师多了一份美术教育的爱国教育情怀和教学素材。</p><p class="ql-block"> 行走在村庄里,我们的进程很慢,也许正是大家都有着热爱历史艺术感物件的缘故,我们走走停停,对村里的古石井、古石门、石臼、石墙、石庙、石屋等石器拍了又拍,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张庆芳老先生与老师们在研究石凳上的字体和内容。</p> <p class="ql-block">百年石屋内现今浓浓的生活味。</p> <p class="ql-block"> 第四站我们来到了荣堂村,相比前两个古村落,这里最大的区别是,古村落里已经没有居民居住的烟火气息,大家都已经搬出石头屋,另寻地基盖起了新房,行走在以火山石铺的古村道上,阳光透过树叶斑驳的撒落下来,看着经历过多年的风雨后,小路上火山石基本上被磨平,两边齐胸高的火山石堆砌的围墙也是这里的特色,围墙另一边是一户户人家的院子和房子,现在都已经杂草丛生,好几间石屋门槛上依稀可以看出雕刻的花纹,荒凉中依然不难看出当年主人家的殷实。</p> <p class="ql-block">一些老房子已经废弃,房顶坍塌,剩下断壁残垣立在风雨中。</p> <p class="ql-block">依然静静地屹立在墙角的石磨、大水缸等生活物件</p> <p class="ql-block">祖莪先生与大家在探讨走访古村落后感想</p> <p class="ql-block">采风研学过程中,我们每一位认真的学员都是最美的,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荣堂村口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  快乐的学习时间总是过的飞快,身体的疲惫和已经面临关机的手机电量都无法阻止大家学习的热情,工作室主持人施琼英老师引领大家发掘老海口的文化、民俗、火山石建筑艺术的教育情怀和古村人民的爱国教育情怀深深吸引、引导着我们,满满一天马不停蹄的行走在这些记录着海口历史的古村落,收获颇多,它们有着令人痴迷的吸引力,浸透了火山文化神韵的它们散发着诱人的魅力,期待下一次再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编辑:杨彩霞</p><p class="ql-block">摄影:杨师忠 杨彩霞 韩成林 梅溪</p><p class="ql-block">审核:施琼英 柯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