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经过了三天的“国培”,我们收获满满。我们整个团队精神满满地迎来了我们第四天的培训!</p> <p class="ql-block"> 今天为我们培训的老师是深圳市龙岗区教师发展中心的雷斌老师。雷斌老师从连接、培训的困局、萃取技术、开发模版等方面展开了培训。</p> 一、连接 <p class="ql-block"> 上课之前雷斌老师就通过简单的师生互动环节与我们从无到有的建立起了连接。</p> <p class="ql-block"> 随后从“学员想要”+“师能给”的角度建立起了学员和内容的连接。</p> <p class="ql-block"> 再通过快速组建小组,小组分工,建立起了学员与学员间的连接。使学员更有归属感和安全感。</p> 二、培训的困局 <p class="ql-block"> 雷斌老师从开发模式、内容形式、呈现方式、培训结果等方面概述了当前培训存在的困局。</p> <p class="ql-block"> 雷斌老师针对困局提出改变开发模式,把“我所知”与“你所需”结合起来,针对痛点需求制定培训目标,从而走出困局。</p> 三、萃取技术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雷斌老师强调:基于问题,改变行为。</p><p class="ql-block"> 萃取技术=能够解决问题的干货。</p> <p class="ql-block"> 雷斌老师从教师和医生两个职业来开展调查,从而说明了:技术是培训课程的核心。</p> 讨论与交流 <p class="ql-block"> 雷斌老师通过“名师上课”的实践练习强调:在课堂教学中比知识更重要的是知识间的联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各小组讨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各小组发言人踊跃发言</p> 四、开发模版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雷斌老师带来的“干货”,开发模版。</p><p class="ql-block">(由于时间关系,培训内容缩减,提炼了精华部分来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以“红烧肉怎么做”为例,提倡课程应当通俗化,宜小不宜大。</p> 实战演练 <p class="ql-block"> 雷斌老师与学员们一起完成培训设计。让学员们更加清晰的认识到PSP简易设计模型。</p> 小组总结 <p class="ql-block"> 第四组的官耀娟老师进行总结发言。</p> 与老师合影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四组成员与雷斌老师课后留影纪念。</p> 团队风采 <p class="ql-block"> 我们是“荔韵组”,我们的口号是:灵韵秀天下,荔乡竞风流。欢迎大家有空来灵山转转,灵山荔枝等着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组员在培训中的点点滴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组员在培训中的点点滴滴</p><p class="ql-block"><br></p> 全员合影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全体培训学员大合照</p><p class="ql-block"><br></p> 第四组心得体会 <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国培第四天,早上是雷斌老师的《教师培训课程开发》,雷老师开篇就善于创造和学员的连接,一针见血的提出了绝大多数培训者的苦恼和痛点,一下子就拉近了和学员的距离,使培训变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p><p class="ql-block"> 雷老师通过技术萃取,极简理念,让教师培训课程开发变得简单又有趣,其中PSP课程开发模型理论加小组课例研讨的模式,更是不分科的让大家对课程的程式豁然开朗,大有收获。</p><p class="ql-block"> 第四组−苏春怡</p> <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在雷老师的讲座中,让我深刻理解教学成绩不会因为你讲或不讲有联系,而与你教不教得会有联系,正可谓“教学是一门十分专业的技术”。我们也了解到在课堂教学中比知识更重要的是知识间的联系,懂得“老师不做知识的搬运工,应该是掌握关键技术,要对知识的精加工”。 </p><p class="ql-block"> 第四组−粱明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雷斌老师的讲座形式多样,他通过游戏、分组互动、提问等形式,拉近了学员们的距离,调动了学员们的积极性。他从培训中的痛点分析出发,告诉我们培训不是讲我所知,而是讲你所需;通过案例分析,引领我们如何萃取技术,如何将心法转化为手法。给我们带来了满满的干货。</p><p class="ql-block"> 第四组−梁勇</p> <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 今天听了雷斌老师的课,让我感受很深,受益非浅!雷斌老师用了简简单单的问候就与我们们初步建立了连接。同时为我们解读了现在很多培训存在的困局。并对我们教育线提出:教学是一门十分专业的技术。并强调显性技术是可以复制的,还在课堂上指导我们萃取技术。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给予了我们满满的“干货”。</p><p class="ql-block"> 第四组−韦茹奎</p> <p class="ql-block"> (五)</p><p class="ql-block"> 雷老师的课非常有意思,善于以例说理。他以外甥女给80+岁姥爷姥姥上物理课的是,告诉我们,上课不是讲我所知,而是讲你所需,不要做知识的搬运工。以上海卢老师的一节语文课片段,让我们归纳出值得学习之处,直观指出课程开发的模式就是把隐性的经验转化为显性的技术。而一张纸上好多个稚嫩的线条图画,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在课堂教学中,比知识更重要的,是知识间联系。</p><p class="ql-block"> 课堂上,大家时而聚神聆听,时而讨论分享,乐在其中。</p><p class="ql-block"> 第四组−黄凌慧</p> <p class="ql-block"> (六)</p><p class="ql-block"> 这次培训收获满满,特别是雷老师的课。虽然课已经结束,但是余音还绕梁。丰富有趣的课堂使我们感到快乐,轻松愉快的互动让时间飞逝!</p><p class="ql-block"> 第四组−刘雪莲</p> <p class="ql-block"> (七)</p><p class="ql-block"> 11月21日上午,来自深圳市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的雷斌老师给我们作了以《教师培训课程开发》的讲座:雷斌老师头发灰白,但精神矍铄,两眼炯炯有神。在讲座中,雷老师在课程开发上提出两种模式:我所知→你所需,指出课程开发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是基于问题、行为改变。他教给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萃取技术→形成课程→不断实践。最后雷斌老师还给我们分享了培训课程PSP简易设计模型,为我们的后续培训课程开发提供了便利。</p><p class="ql-block"> 本次讲座广受学员们好评,这不仅仅是一次非常专业的讲座,雷斌老师更是亲身示范,让我们见识了一名专业的培训师是如何进行课程培训的,令人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第四组−<span style="font-size:18px;">陆贻超</span></p> <p class="ql-block"> (八)</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培训,在雷斌老师的“你好我好大家好”进入兴奋的学习中,在老师各种交流的带动下,我们气氛都很活跃,大胆发言。专家的解说,让我们认识到培训的意义和培训的困惑,了解到教师为什么不喜欢培训。专家通过案例,让我们身心愉悦,解决了培训中遇到的各种困惑。认识到教学是一门十分专业的技术,其中技术包含方法、流程、工具和标准。明白技术是培训课程的核心。懂得文本与信息建立联系,在课堂教学中比知识更重要的是知识中的联系。老师让我们培训更轻松,收获满满的。</p><p class="ql-block"> 第四组−赵明彪</p> <p class="ql-block"> (九)</p><p class="ql-block"> 11月21日上午,深圳龙岗区的雷老师给我们作了《教师培训课程开发》的讲座,他从我们市级教师培训团队本身所负的使命出发,给我们讲到“培训讲座必讲你所需的”,否则讲就是讲正确的废话,培训之后受训由于不知如何操作而无所改变。同时,他通过举例让我们明白什么是正确的废话,也让我们明白了教学不单是一门艺术,其实是可以萃取出一些可操作的技术的,最后就形了课程。最后他着重讲psp培训模板的设计和实例分析并让我们现场实践设计一个培训课程。</p><p class="ql-block"> 通过一上午的培训,让我豁然开朗,觉我们团队返岗以后的工作知道怎么开展了。</p><p class="ql-block"> 第四组−吕以均</p> <p class="ql-block"> (十)</p><p class="ql-block"> 11月21日,深圳龙岗区的雷斌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题为《教师培训课程开发》培训,以你好我好大家好;工作好,学习好,生活更美好的问候开始了今天的培训,雷斌老师给我们分享了课程开发的两种模式:我所知→我所需;让我们学习了如何萃取技术;还跟我们分享了PSP简易设计模式,教我们通过问题分析,设计方法,练习点评三步骤来设计。雷老师的培训生动有趣,通过讲解,互动来增进大家的交流,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第四组−卜然</p> <p class="ql-block"> (十一)</p><p class="ql-block"> 11月21日 </p><p class="ql-block"> 时光似流水,转眼间培训学习已经到了第四天,不敢说“果实累累”,但我们的感受颇深,收获颇丰。在学习中,我们聆听了教授、专家的讲座,他们深邃的学术知识和独特的风格,让大家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儒雅幽默的雷斌老师从萃取技术到课程的形成,在课堂上与学员们互动,给我们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我们饱享受了高规格的“大餐”。如果教学是一门十分专业的技术,那么雷斌老师的课堂就是一门艺术。</p><p class="ql-block"> 学习犹如登山,需要坚持,虽然过程是艰难的,但只要懂得享受,也能其乐无穷,当攀上顶峰时,便能饱览美景。</p><p class="ql-block"> 第四组−官耀娟</p> 小组分工 <p class="ql-block">第四小组 :荔韵组</p><p class="ql-block">组长:苏春怡</p><p class="ql-block">摄影:黄凌慧 刘雪莲 陆贻超</p><p class="ql-block">编辑:韦茹奎 </p><p class="ql-block">审核:官耀娟 苏春怡 </p><p class="ql-block">成员:韦茹奎 官耀娟 陆贻超 卜然 </p><p class="ql-block"> 吕以均 梁明明 赵明彪 梁勇</p><p class="ql-block"> 黄凌慧 刘雪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