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晚上看了一档家庭情感调节的电视节目,竟被感动得泪流满面,节目主人公是重组家庭里一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姐弟,姐姐上进、包容、担当,弟弟消极、叛逆、逃避,他们之间多年的误解、隔阂在台上有所化解,姐弟俩心里创伤阴影被渐渐驱散,在重塑亲情的心路上逐渐靠近,结局如观众所愿。</p><p class="ql-block">的确是开始变老了吧,我的情绪被深度渲染,一边感叹人间真情常有,一边反观自己,远远不如人家一个继父带来的姐姐对弟弟那么的关心体恤,想起来真的有愧他叫了我四十多年的那声“姐”。</p><p class="ql-block">唯一的弟弟小我五岁,父母响应计划生育政策,生他时已40多岁。父亲收入微薄,母亲靠种地维持家用,虽然农村重男轻女,但弟弟并没有得到过比我较多的物质或精神的倾斜,而我在弟弟的成长中好像更多扮演的是“坏人”角色:经常骂他傻、笨,向不经常回家的父亲告他的状,盼望他挨批,给他讲题可以把他吼到哭,因为做事不符合我的心意,外出时把他远远甩在身后,用冷漠的背影裹挟他有限的尊严……我一直觉得弟弟很长一段时间的自卑就是因为我太多的指责,因为弱小无奈,他很少反驳,现在想起来,我宁愿他用大闹压制我当时的嚣张,我和母亲不知道青春叛逆这个词,忽视他的厌学情绪、惰性心理,甚至愿意他早点上完初中就可以帮家里干农活,弟弟的青春年少因为我无知的强势而显得黯淡无色。</p><p class="ql-block">长大后离家在外,当我因为犯傻遭到别人嘲讽的时候,那种感觉让我想起弟弟,觉得是我曾经对他恶语相向的惩罚,我应该承受。我从未用心体察弟弟的善良、真诚与付出,习惯于以姐姐的傲骄对他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挑三拣四、指手画脚,而弟弟对我却没有丝毫嫉恨,从未向我抱怨过生活不易,却更多地承担着照顾父母的责任,从未觉得我生活宽松于他而对我有任何奢求,在我需要时反而不露半点难色倾囊相助。无论寒暑阴晴,勤勤恳恳赚钱养家,默默地迎合着每一个浅淡的日子,比起弟弟,我觉得自己还像个任性的孩子,而他早已长大。我这个姐姐真的欠他一声“对不起”。</p><p class="ql-block">感谢生命里有个弟弟,有幸与你同根同源,共话年月,祝愿亲爱的弟弟时时平安常常幸福,让我们在慢慢变老的路上温暖相伴!</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