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的老家在山西,那里有我魂牵梦绕的童年记忆。我出生在西安,但骨子里流淌着山西人的血液。小时候,我常听爷爷奶奶和父母讲起那片黄土地上的故事,那些关于家乡的点点滴滴,像种子一样埋在了我的心里。</p>  <p class="ql-block">记得小时候,老家的亲戚朋友常会带来一些土特产,其中就有山西人最爱的莜面。大人们见到这些来自家乡的礼物,总是激动得像孩子一样,把它们视若珍宝。莜面会被奶奶做成一个个小卷卷,再配上精心调制的臊子,吃起来香气扑鼻。虽然我小时候尝着并不觉得特别好吃,但我知道,那是家乡的味道,是他们心中最深的牵挂。</p>  <p class="ql-block">父亲是山西定襄人,他身上有着山西人特有的坚韧和朴实。每逢过年,他总会和爷爷奶奶一起,准备一锅热气腾腾的铜火锅。那锅火锅里,有肉丸、肉片、山药、土豆、红萝卜、蛋饺、黄花、木耳、白菜、粉丝……每一样食材都要按照顺序放入,火候和时间都得拿捏得恰到好处。奶奶常说:“粉丝最后放,放早了就烂了。”锅里飘出的香味,是家的味道,是团圆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铜火锅成了我们家过年时最隆重的一道菜,也成了我们几代人共同的记忆。即使后来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相继离世,我们兄弟姐妹几个仍然保留着这个传统。每逢佳节,大表弟总会亲自下厨,做一大锅铜火锅。他说:“天南海北吃过那么多菜,什么也比不上这一锅大烩菜。”</p>  <p class="ql-block">去年过年,我试着自己做了一次铜火锅。当我揭开锅盖,那熟悉的香味扑面而来时,我突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眼泪夺眶而出。那一刻,我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回到了奶奶和妈妈身边。时光飞逝,我也成了当爷爷的人,看着活泼可爱的孙女,我总想为她做点什么,留下点什么。</p>  <p class="ql-block">于是,我决定写一本小册子,记录下我们一家几代人的故事,记录下那些关于山西的记忆。我想让孙女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我们的根在哪里。我也希望她能继承我们家族的文化和美德,成为一个有文化、有知识、有道德、有教养的人。</p>  <p class="ql-block">我的老家在山西,那是一片厚重而温暖的土地。虽然我从小在西安长大,但山西的风土人情、饮食习惯、家族传统,早已深深烙印在我的生命里。我常想,也许正是这份对家乡的思念和热爱,才让我们一家人始终紧紧相连。</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听父亲讲,我出生在西安尚德路的电管局小医院,是黄大夫接生的。上小学五年级时,我还见过她,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太太。如今,她早已不在,但她的身影,连同那些关于老家的记忆,依然清晰地留在我的脑海里。</p>  <p class="ql-block">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是山西定襄人,生活习惯、饮食口味都极其相似。他们对老家来的人总是格外热情,带他们去博物馆、风景区游玩,一聊就是到凌晨两三点。我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的,对山西的感情也在这一次次的交谈和回忆中慢慢积淀。</p>  <p class="ql-block">如今,我已年近七十,看着调皮可爱的孙女,我越发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人生如流水,转眼间,我也成了那个讲故事的人。我希望这本小册子,能在她成长的路上陪伴她,也让我对她的爱和牵挂,永远留在她身边。</p>  <p class="ql-block">一个家庭的兴旺发达,说到底,是文化的传承,是美德的延续。我希望我的孩子们、孙女,都能记住我们的根,记住我们来自山西,记住那一锅热腾腾的铜火锅,记住那些关于家的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