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豫晋历史文化探秘之旅九——国宝级文物永乐宫和广仁王庙

zmzg清雅如兰

<p class="ql-block">在今天的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有一座始建于元代的大型道教宫观,名为永乐宫 。它和位于陕西“重阳宫”、北京的“白云观”并列称为全真教三大祖庭,融合了道教、佛教和儒教的诸多内容。</p><p class="ql-block"> 永乐宫,又名大纯阳万寿宫。<span style="font-size: 18px;">始建于元代,施工期前后共110多年。原址位于山西省芮城县永乐镇招贤村,现址位于芮城县城北3公里的龙泉村东侧北魏遗址内,是</span>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现存的永乐宫主要建筑为一门三殿,一门为龙虎殿,也就是无极门,三殿为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永乐宫的布局分区明显、主次有序,既遵循了宗教的需要也参照了宫廷建筑的格局。前有无极门为最早的宫门,接着往北90米是三清殿,再往北33米是纯阳殿,再往北34米是重阳殿,三清殿建制最高,往北依次递减。宫殿内部的墙壁上布满壁画,元代永乐宫壁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杰作,被誉为“东方艺术画廊”。</p><p class="ql-block"> 迎面大门是仿古现代建筑,造型做工与原建筑还算协调,不过在这里就是个功能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通往永乐宫的大路,笔直宽敞,绿树成荫。微风吹过,令人神清气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此处古魏城是周代遗址。</span>芮城殷商时为芮国,西周时为魏国,史称“古魏”,北周明帝二年(558年)设芮城,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这条路穿过一道古城遗址,路旁立有“古魏城遗址”的国家文保碑,远处的夯土高出地面许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第二重大门。这是永乐宫的旧宫门。悬山顶,朴实无华,自然大方,旧宫门上悬挂的宫名匾额。</p> <p class="ql-block">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牌匾</p><p class="ql-block"> 说到永乐宫就很难绕过它的搬迁史,1959年,由于要修黄河三门峡水库,永乐宫位于其库区预计在淹没范围内。鉴于永乐宫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国家文物局决定将其整体搬迁芮城县北郊的龙泉村附近的战国时期魏城遗址内,距离原址20多公里,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永乐宫。</p><p class="ql-block"> 由于当年搬迁时间、资金的紧张,无法求助国外专家,经过专家和工匠们仔细研究,最终的搬迁方案是先拆几座宫殿的屋顶,再以特殊的人力拉锯法,用锯片极细微地将附有壁画的墙壁逐块锯下。在搬迁过程中,共锯出了550多块,每一块都划上记号。再以同样的锯法,把牢固地附在墙上的壁画分出来,使之与墙面分离,然后全部划上记号,放入垫满了厚棉胎的木箱中。墙壁、壁画薄片和其它构件,逐步运到中条山麓,先重嵌宫殿,在墙的内壁上新铺上一层木板,再逐片地将壁画贴上,最后由画师将壁画加以仔细修饰。这项工程历经5年时间终告完成,这是我国文物保护史上的超级工程,参与者多达600人,是我国首次文物“乾坤大挪移”。</p><p class="ql-block"> 造化弄人的是当年三门峡水库建成后,原址并没有成为水淹区。而那时候的文保思路造成文物损失也是不可逆的,如此恢宏的建筑群因为整体搬迁而违背了历史文物的原真性,也遗憾地被排除在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外。</p><p class="ql-block"> 遗憾归遗憾,但我们也不能站在上帝的视角,以今天的条件来评估那时的事件,<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文物整体搬迁已经是能够做到的最大化的保护措施了。</span></p> <p class="ql-block">永乐宫简介</p> <p class="ql-block">  永乐宫第一道宫门,为清代新建,从这里开始,即正式进入道观。</p><p class="ql-block">清代山门为硬山顶灰瓦,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四椽。两个外间分别开有小门。山门左边为众妙之门,右边道义之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永乐宫的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独特的价值,永乐宫纵深近五百米,四座主要殿宇自南向北安排在一条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无极门、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四座高大殿宇,飞檐凌空,画栋雕梁,金碧相映,巍峨壮观。为了方便当时的信众观看壁画, 每座殿宇均采用了多样化的“减柱法”,在结构处理上采用“抹角栿”做法,反映了匠师们的高超设计水平,对中国建筑结构的发展变化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nbsp;</p> <p class="ql-block"> 步入宫门,只见满院青翠,花木茂盛,院子中央有砖砌甬道,甬道两边花香扑鼻,瑞气四溢;青竹古柏郁郁葱葱,老槐树枝繁叶茂;花间柳下,蜂蝶飞舞,百鸟争鸣。</p> <p class="ql-block"> 两道门之间长达七十余米的甬路,过去叫做驰道,驰道两边,可供香客停车马,也是庙会时商品交易的场所。驰道到底,一条慢道(斜坡)直抵无极门前。</p> <p class="ql-block">  无极门是故永乐宫的山门,又称龙虎殿,是原来的宫门兼作戏台。因殿东西两梢间原有青龙、白虎星君泥塑像,故称龙虎殿。<span style="font-size: 18px;">无极门</span>单檐庑殿顶,面阔5间,进深6椽。其举折之缓,出檐之深,无一不在表述元代建筑所承袭的唐宋遗风。</p> <p class="ql-block"> 无极门是目前仅存的元代官造道观山门。龙虎殿内后槽两梢间绘有80多平方米的壁画,内容为神荼、神吏、天丁、力士等,横眉怒目,威风凛凛,示人以威仪,可惜残破严重。</p> <p class="ql-block">无极之门牌匾。龙虎殿正门匾额榜书“無極之門”,是元代书法家商挺所书,苍劲有力,<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为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所制</span>。八百年世事沧桑,尽入其中。</p> <p class="ql-block">  无极门屋脊均镶黄绿蓝三彩琉璃,两端鸱吻(鸱吻)高达两米,以红泥为胎、孔雀蓝釉,配以龙王、雨师、流云等雕饰题材,开明代龙吻形式之端绪。</p> <p class="ql-block">右端鸱吻</p> <p class="ql-block">檐下斗拱局部细节</p> <p class="ql-block">出得无极门正前方就是无极殿了。</p> <p class="ql-block">  两旁碑廊里摆满了自战国以来的碑刻,里边有历代书法艺术的珍品,也有各朝骚人墨客的吟咏。</p> <p class="ql-block">  重建大重阳万寿宫之碑。该碑立于元总统三年九月(公元1262年),由翰文学士王鹗撰文,大司农姚枢书并纂额。碑文记载着永乐宫创建的历史背景,吕祖生平,承载历史,诉说沧桑。是永乐宫最重要的碑刻。</p> <p class="ql-block">  走过无级门,抬眼望去,一座规模宏大的建筑屹立在甬道的尽头,这就是永乐宫主殿三清殿,又称无极之殿,巍峨壮丽,冠于全宫,这是堪与灵霄宝殿相媲美的宫殿,是神仙的金銮宝殿。</p> <p class="ql-block">  無極殿巍峨壮观、冠于全宫,是永乐宫的主殿,北中三间设神坛,其上供奉道教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太上老君道德天尊,可惜原有三清像已被毁。四壁都是壁画。殿内为扩大空间采用“减柱法”,仅后半部以金柱八根,扇面墙三堵,建神龛安置神像,其余两次间和梢间金柱均减去不用,以便人们观赏壁画。</p> <p class="ql-block">无极殿面阔七间,深四间,八架椽,单檐庑殿顶,坐落于高台之上。前檐中央五间和后檐明间均为隔扇门,其余为墙壁。</p> <p class="ql-block">  无极殿外檐下斗栱、阑额、拱眼壁和撩檐枋上皆附有木雕装饰,再加上板门上面格窗富于变化的图案,视觉效果很华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无极之殿匾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元代蟠龙藻井。殿内顶上</span>三尊蟠龙藻井制作精美保存良好。</p> <p class="ql-block"> 无极殿鸱吻[chī wěn]。无极殿正脊不施宝顶,正脊两端各安龙形鸱吻一座,用红泥作胎,上面施孔雀蓝釉色,形状为巨龙盘曲式。其高3米,怒目卷尾,起势陡峻,姿态威猛。整体釉色艳丽,造型特殊,其古劲雄浑的风格,和前面的山门高度一致。无极殿的鸱吻能看出切割的痕迹,这是因修三门峡水库整体搬迁切割文物所致。</p> <p class="ql-block">无极殿正脊</p> <p class="ql-block">无极殿四角均安角神<span style="font-size: 18px;">武将</span>一躯,瞳目张望,威猛庄严。</p> <p class="ql-block">  永乐宫最为出名的当属其壁画艺术。这里的壁画胜在精美、盛大而且完整。不但融合了“曹衣似水,吴道当风”的唐、宋绘画遗风,还结合了元代自身的绘画特点,反映了元代壁画艺术的最高成就。整个“永乐宫”的壁画总面积近千平方米,主要分布在龙虎殿、无极殿、纯阳殿、重阳殿这四座元代建筑中。其中尤以三清殿内的《朝元图》为永乐宫最精彩的部分。殿内壁画《朝元图》,总面积429.51平方米,画幅平均高度4.25米、总长101.06米,共画神衹286尊,俗称三百六十值日神。八位主神像(南极大帝、东极大帝、紫微大帝、勾陈大帝、玉皇大帝、后土皇地祗、东华木公、金母元君)高近3米,最小的玉女也在1.9米以上。壁画创作完成距今己有680多年,其构图宏伟,气势磅礴,笔法生动传神,设色富丽堂皇,堪称元代道教壁画的顶峰,在中国绘画史特别是壁画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p><p class="ql-block"> 三清殿扇面墙正面有墨迹题记二通,记明壁画是由“河南府洛京勾山马君祥、长男马七待诏和门人王秀先等人于元泰定二年绘制”完毕,描绘的是道府诸神朝谒元始天尊,故名“朝元图”。它是元代壁画艺术的最高典范,也是道教壁画中最重要的作品群,集中反映元代壁画艺术的最高成就。为了避免壁画受光线侵蚀,大殿<span style="font-size: 18px;">内的光线很微弱,更不准游人拍照。</span></p><p class="ql-block"> 永乐宫管理部门似乎很了解游客的需求,他们在永乐宫西侧另辟一处,展示无极殿仿制壁画《朝元图》供游人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三清殿是永乐宫的主殿,是供“太清、玉属、上清元始天尊”的神堂,殿的四周和神龛内外都绘满了壁画,全部面积有403.34平方米,好像一条巨大的浮雕带,环绕着整个大殿。画面上共有人物 286个。这些人物,按对称仪仗形式层叠排列,以南墙的青龙、白虎星君为前导,分别画出天帝、王母等28位主神。围绕主神,28宿、12宫辰等“天兵天将”在画面上徐徐展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三清殿中的《朝元图》早已红遍全世界,墙壁上描绘了诸仙朝见元始天尊的场景。画面上的人物各个神采奕奕,表情动作无一雷同。每个神像大都寥寥几笔,浓淡相携中就能感受到众神仙衣炔飘飘的灵动场景。</p> <p class="ql-block">在神仙行列中,有肃穆庄严的帝君,仙风飘逸的仙伯、真人、神王,武将骁勇剽悍,力士威武豪放,玉女天姿端立。他们有的对话,有的倾听,有的顾盼,有的沉思,场面宏伟庄严真切,气势不凡,使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p> <p class="ql-block"> 壁画高度4.25米,尺寸如此之大,而构图线条却准确流畅,极富力度而又变化多端,<span style="font-size: 18px;">画中人物男女老幼、壮弱兼具,动静相参,文武相间,疏密有致,体现出高超的构图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仔细观察壁画中的人物服饰虽然各有千秋,但每幅壁画中都有独具代表性的人物和服饰。它所描绘的题材与图案是我们研究古代历史和艺术背景的珍贵资料,所以说它的存在对我们研究古代壁画永远有着深远的意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近观壁画,叹为观止。勾画出的人物形态自然,神情生动,举止流畅,其熠熠生辉之态,令人动容。壁画着色厚重绚烂,尤其是青色,历久不衰,夺人眼目。元代画工精湛之技艺,不禁让人击节赞叹。所有壁画画工之细腻、用色之和谐,面积之宽大,描绘之精美,真是中国壁画史上的奇葩,中华艺术的瑰宝!</p><p class="ql-block"> 著名戏剧家马少波看过永乐宫的壁画后提笔写到:“永乐三清铁画钩,曹衣吴带兼刚柔。唐宋遗风满壁是,堪称天下第一流”。能近距离观赏这样的国之瑰宝,对于一般古建筑及历史爱好者和旅游书画爱好者的一件极大幸事。</p> <p class="ql-block">无极殿之后就是纯阳殿。供奉全真派祖师爷吕洞宾,因他曾著《混成集》,故此殿又称“混成殿”,普通信众呼他为吕祖,故此殿又俗称“吕祖殿”。它的地位仅次于三清殿。殿内也用减柱法,仅用明间四金柱,东西北三壁画吕纯阳故事组画。</p> <p class="ql-block">  建于元代的纯阳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八架椽,单檐歇山顶。前檐明间,次间与后檐明间皆为隔扇门,余为墙面。纯阳殿正脊宽阔,其造型疏朗俊秀,较之前面的无极门、无极殿又是的另外一种风格。</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纯阳殿里</span>供奉的是道教全真教师祖吕洞宾,吕洞宾祖籍芮城,所以坐落于芮城的永乐宫纯阳殿又有特别的意义。</p><p class="ql-block">纯阳殿内,四周壁画绘制了吕洞宾从诞生起至“得道成仙”和“普渡众生、游戏人间”的神话连环画故事。</p> <p class="ql-block">纯阳殿北部有一神坛,神坛后有一扇面墙,著名的《钟离权度吕洞宾图》就绘于此墙上,这幅壁画高3.7米,面积16平方米,这幅壁画人物描写极为成功、情景相融得非常好,<span style="font-size: 18px;">也是永乐宫壁画的精品之一。 (该图片来源于网络)</span></p> <p class="ql-block">  北门门额上有一幅《八仙过海图》,这算是吕洞宾被度成仙后的一个光彩结尾,八仙行迹最是过海庆寿故事精彩。图中八仙博带广袖,各持法器,飘然水上,十分自如。,(该图片来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  纯阳殿的鸱吻形状与无极殿大致相同,但高度不及无极殿。</p> <p class="ql-block">  绕过纯阳殿,就是永乐宫主轴上的最后一座建筑,同样建于元代的重阳殿了。<span style="font-size: 18px;">重阳殿又名七真殿,因供奉全真教祖师王重阳(王喆)和他的七个弟子而得名,</span>如今塑像已不存。<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现存的四座元代殿宇中重阳殿规模最小。</span>重阳殿同样是单檐歇山顶,建筑风格类似于前面的纯阳殿,但正脊两侧有明显的堆升,整体形象更为灵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重阳殿局部</p> <p class="ql-block">“诞生咸阳”在重阳殿东壁,绘王重阳诞生故事。画面上方五色光芒照耀,真实反映了婴儿诞生的各种活动,充满生活情趣。(图文来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南时作居”描绘王重阳于金大定元年于终南山竹径中遇仙人,受学后,掘地为隧,起封土,在其中修行三年的故事,这就是著名的“活死人墓”。(图文来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  重阳殿内有仙传壁画,分布在东、西、北三壁及扇面墙背面,<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共有壁画158平方米,内容主要是全真教祖王重阳的传记,以王重阳一生事迹为基本线索。</span>画传叙述以时间为轴,按逆时针方向,自东而北向西,一共四十九幅,以“连环画”形式记述王重阳从出生到遇仙证道,建活死人墓修行,成立道会,传教及度化弟子的神异事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可惜重阳殿内壁画多处漫患,保存状况不佳,由于重阳殿壁画保护工程正在施工,没能入内参观。</p> <p class="ql-block">清代记事碑为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所立。</p> <p class="ql-block">永乐宫里的雕龙影壁</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永乐宫,东西两院却还有其他的建筑物,西路轴线上,为两块琉璃龙壁及吕公祠,东路轴线上,依次是节孝牌坊、玄帝庙、财神殿。因与永乐宫联系不大,加上时间紧张,东路没有看,过了蓬莱坊绕过左侧的建筑进入后院就是“吕公祠”,这里是吕洞宾出生及成长的宅院。吕公祠正堂敬奉着吕洞宾汉白玉雕像,两边竖有“养性”、“养命”百字碑。</p> <p class="ql-block">据道藏中有关典籍和宫内碑文记载,为道教“八仙”之一的吕洞宾诞生地。吕氏死后,乡人将其故居改为吕公祠。金末增修门庑,扩充为道观。蒙古太宗三年(1231年)毁于火,其时新道教全真派首领丘处机等人,受朝廷宠信,祖师吕洞宾倍受尊崇,次年敕令升观为宫,封真人号曰“天尊”,并派河东南北两路道教提点潘德冲主持,营建此宫历时15年。</p> <p class="ql-block">后院敬有明代雕塑的王母娘娘像。出土的吕祖石棺和石灯台。最后面安葬着吕祖的坟茔,坟茔前竖着一通石碑,碑额只有两个字“无争”。</p> <p class="ql-block">吕僊堂</p> <p class="ql-block">吕僊堂中供奉着吕洞宾的神像</p> <p class="ql-block">吕僊堂正门处的匾额</p> <p class="ql-block">吕洞宾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  走进永乐宫,<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入无极之门,登无极之殿,</span>看琉璃炫彩、壁画煌煌,<span style="font-size: 18px;">重温历史,欣赏艺术,</span>陶冶性情,感悟人生,这也是游永乐宫的最大感受和收获吧!</p> <p class="ql-block"> 在永乐宫外西边两公里处还有个广仁王庙,简称龙王庙(五龙庙,),多数游客对它不屑一顾,却不知它是中国地面仅存的四座唐朝木结构建筑之一,可谓国宝中的国宝。</p> <p class="ql-block">广仁王庙,位于山西芮城县城北4公里古魏城城垣遗址内,中龙泉村北的高阜之上,坐落着一座四合院形的庙堂建筑,便是供奉龙泉之神“广仁王”的庙宇——广仁王庙。又因五龙泉水从庙基前涌出的缘故,当地群众也俗称其为“五龙庙”。庙很小,现存建筑只有一座戏台和一座较小的大殿,大殿造型也一般,然而它正是国内现存的三座半唐构之一,这一点可是相当珍贵。2001年06月25日,广仁王庙作为唐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p> <p class="ql-block">沿此台阶上去是一个开阔的广场,广场中的建筑即是龙王殿</p> <p class="ql-block">虽为一座山野小庙,但广仁王庙却是唐代祭祀龙王的最早遗迹。</p> <p class="ql-block">  庙墙所嵌石碑为808年唐宪宗元和期间所立,《广仁龙泉记》载:唐元和三年也即公元808年,邑大夫于公看到该泉水水量充沛,供百姓饮用之后泉水随处流溢,很是浪费,于是兴修水利工程,将泉水引导用以灌溉农田,造福一方。</p> <p class="ql-block">  大殿又称龙王殿,立于广场中央。根据现存唐碑和梁架做法,断为唐大和五年(公元 831 年)所建的遗构,建造年代处于南禅寺大殿和佛光寺东大殿之间。大殿对面的戏台为清代所建。 广仁王庙创建年代不可考,正殿重修于唐大和六年(公元832年),距今已有1189年,晚于五台山南禅寺大殿50年,早于佛光寺东大殿25年。唐代重建之后,不见史料记载,至清代才复现修缮记录。</p> <p class="ql-block">  现存庙院坐北朝南,四合院布局,东西宽约五十米,南北长约百米。院内沿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建有戏台及正殿,东西两侧为厢房,庙门建在庙院的东南角,布局严谨而小巧。</p> <p class="ql-block">庙内供奉的龙王神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广仁王庙</span>正殿前檐两稍间墙壁上嵌记事石碣4块,其中有<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两块历史悠久的唐代碑刻</span>,一为河东裴少徽“广仁王龙泉庙记”,为808年唐宪宗元和期间所立,记录了县令于公凿引龙泉之水灌溉的事情。第二块则是唐文宗大和六年的《龙泉记》,记录了曾经修缮五龙庙的历史。对于研究中国河东农耕文化、水利建设以及水神崇拜等皆具有重要价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13年山西省文物局、当地政府与万科合作,主导了广仁王庙环境整治。还引入国际文物保护时尚设计,建成了一座介绍中国古建的博物馆,设计者的着眼点在于如何让死掉的古建筑重新复活,针对已消亡的祈雨文化,干脆将整个庙的空间改造成了一个室外的古建筑博物馆,同时也作为当地村民活动的公共空间。</p> <p class="ql-block">2013年广仁王庙环境整治记</p> <p class="ql-block">  新修的展示墙,墙上介绍了山西境内重要的古建筑,比如像南禅寺,佛光寺,天台庵等。</p> <p class="ql-block">新修的展示墙上求雨记事雕刻</p> <p class="ql-block">龙王庙往往寄托着中华民众对子嗣繁盛、风调雨顺的祈盼,在龙泉这座古老荒僻的村子里,广仁王庙将先民生存的不易化作岁月淡淡的一笔,所存留的不仅仅是一处历史遗迹,更是一种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p> <p class="ql-block">建筑结构模型展示</p> <p class="ql-block">  广仁王庙修缮改造虽然带来一些争议,但总比任凭文物古建倾颓,最终消失于视野更积极,整治后古今交汇的广仁王庙给历史文物保护提供了一个不错的样板,不同的论点与声音,给日后修复其他古建筑也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本文史料性文字来源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