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1月18日是恢复线下教学的第一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在这个充满期望的日子里,希望小学蒲公英读写社迎来了本学期第三次线上共读活动,本次共读由蔡春莉主任主持,于红澎校长解读、答疑,校读写社40位学员于19:00----21:00准时在钉钉群参加学习。</p> <p class="ql-block"> 本次共读分两个板块进行:</p><p class="ql-block">一、整体把控《高手教师》这本书的内容框架。</p><p class="ql-block">二、重点研读</p><p class="ql-block">(1)茧子厚了,心才会真正地柔软下来。(18页)</p><p class="ql-block">(2)严格的老师和粗暴的老师。(21页)</p><p class="ql-block"> 在共读之前,蔡春莉主任给学员们提出了自读要求,并布置了自读内容:</p><p class="ql-block">(1)要警惕,读书可能让你变得虚弱。(23)</p><p class="ql-block">(2)思考人生大问题,不妨利用“第一性原理。”(30页)</p> <p class="ql-block"> 蔡春莉主任结合郝晓东老师对《高手教师》的导读,详细地讲解了这本的内容框架,以及如何读懂这本书的方法和策略,阐述了这本书中所体现的魏智渊老师对教育的价值观:一、信念;二、终身学习;三、共同体学习; 四、真诚;五、专业;六、成就人。了解了这些理念和方法,让学员们对这本书的阅读兴趣更浓了。</p> <p class="ql-block">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读、思、答、悟、用,融会贯通,学员们积极踊跃地回答问题,学习氛围浓厚。虽然彼此屏幕相隔,但仍然能够感受到彼此火热的学习热情。</p> <p class="ql-block"> 在学习“茧子厚了,心才会真正地柔软下来”这一章节时,于红澎校长提出了两个问题:</p><p class="ql-block">一、茧子是什么?</p><p class="ql-block">二、心柔软下来指的又是什么? </p><p class="ql-block"> 学员们带着问题边读边思索,但仍不能理解问题的精髓所在。随着于校长理论联系实际的讲解,前后文的贯通以及和《钝感力》这本书观念的打通,学员们顿时豁然开朗。</p> <p class="ql-block"> 在研读“严格的老师和粗暴的老师”这一篇时,学员们根据自己的教学案例各抒己见,分析、对照自己是一个严格的老师,还是一个粗暴的老师。谢凤霞、陈伟华、刘丽荣、苗春艳等老师把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做法及读后的思考讲给大家听,她们的宝贵经验和实事求是的反思,引发了学员们更深层次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 于校长根据学员们的理解情况,从专业的角度出发,结合教学实践,详细剖析了“严格和粗暴的老师在态度、本质、前提、起点、效果、根源处的区别。”通过于校长的解读,大家厘清了两者之间本质差异。严格是一种能力,而粗暴则是一种态度,前者往往既需要很强的专业能力,也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而后者,恰恰是对教育的一种无责任感的简化,是应试时代许父母老师的生存术。在一切朝向严格的修炼中,都包含了责任、专注、坚忍、自律。这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然而,也是一条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之路。</p> <p class="ql-block"> 有思有悟的学习时光总觉短暂,两个小时的共读在大家意犹未尽中接近尾声。虽已夜深,但丝毫没有阻挡学员们书写阅读体会的热情,大家纷纷把本次共读的所思、所悟发布在共读微信群。</p> <p class="ql-block"> 正如蔡主任在此次共读活动总结语中所说,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要“且读且思、且思且悟、且悟且写、且写且用”,读书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不要为了读而读,要勇于、善于把所学用到教学实践中,通过自身的专业成长,带领学生们一起拔节成长。</p> <p class="ql-block">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让我们一起朝着明亮那方,给生命以意义,给专业以尊严!做严格的教师,做专业的教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成就自己,成就学生!</p> <p class="ql-block">撰稿、编辑:孔凡凤</p><p class="ql-block">审稿、图片:蔡春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