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一年 十月十六<br>辛丑年 牛<br>己亥月壬申日<br>天雨, 口述日记《我的同学》<br>示例1:<br>我班上有56位同学,各有各的个性,各有各的本领,在这个班上显得很和谐,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br> Xxx同学是我们的学习委员,我叫她小乐乐,这是我对她的昵称。她的.画画得可棒了!色彩鲜艳,主题鲜明,每次美术考试,她总能拿到A+。对于天生没有画画天赋的我来说,她的画简直就是一代大师的作品,看上去她的水平总那么遥不可及。还有,小乐乐的作文写得也很好,常常当作范文在全班朗读呢!虽然我的作文写得也很好,但是我不得不承认,小乐乐的作文功底要比我厚一点儿。<br>你说,她难道不是班上的领军人物吗?<br>我们班上的同学每人都是一种绚丽的颜色,才能组成一个班级这样绚丽的彩虹。 王家豪的同学 六国论 苏洵<br> <div>《六国论》选自《嘉佑集》卷三。这是苏洵所写的《权书》中的一篇,《权书》共10篇,都是史论的性质。苏洵写这篇文章并不是单纯地评论古代的历史事件,而是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采取妥协苟安的外交政策。</div><div>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