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心底"的记忆》一夫✍🏻(原创)

一夫

<p class="ql-block">《一段"心底"的记忆》一夫✍🏻(原创)</p><p class="ql-block"> 那是1979年11月份,江西乐安"721"莲塘,那时候高中毕业,没有考取学校的,通称"待业青年",很是迷茫。</p><p class="ql-block"> 11月份江西天气寒冷,记得接到待业办通知,我被分配到721矿总务处(家具仓库)报道。</p><p class="ql-block">那天起个大早7.00钟,乘坐古城至莲塘汽车站的班车,到达莲塘站,下车步行,沿着通往山南分矿分水岭(黑风口)方向,到达黑风口北坡下,向着一片水田左侧半山坡土路走去,渐渐看见一栋平房,平房土坎下,人字形屋顶折叠相连并排共四座仓库。</p><p class="ql-block"> 映入眼帘的是"仓库重地,严禁烟火",第一栋仓库大门敞开的,眼前进深,堆放的是一排排破烂待修的五斗办公桌,课座椅,床架等等,进门左边是码放整齐的方料,板材,紧挨着错位摆放,两条很宽大的木工用木马和休息用四方凳,两把木椅子。</p><p class="ql-block"> 我走进去,说:"请问哪位是唐师傅?昏暗的灯光下,一位长者,花白的"山羊胡子",一副老花镜掉落在长者的鼻尖上,抬眼看着我,好像胡子有些颤巍巍的样子,我在微弱的炫光下,好像有一粒饭渣从胡子上掉落,脑海中突然闪过"老地主"家账房先生的影像的感觉,此时,右边的耳廓有句不常听到的,又有些熟悉的,地方方言:"迩是晓静呗!",一位约160公分左右,略显微驼的转过身来,嘴角上扬,含着一小节纸烟,半眯着烟熏得左眼看着我,是的,我回答。</p><p class="ql-block"> 旁边那位师傅低头摆弄着手上的墨斗鱼,咕哝着,我没听懂,也许是自言自语吧!唐师傅用他那纯正地道的抚州话说,去平房找张师傅,领工具。</p><p class="ql-block"> 我,转身抬起脚迈出高高的门槛,走出仓库,刺眼的一束光让我仿佛失去视觉,白茫茫一片,少许片刻,顺着石阶,来到仓库保管员张师傅家门口,说明来意。他领着我来的4号仓库,让我填写完工具卡,此时,看到我的工号牌是木工(圆),其中,一把木工斧子,一把羊角锤,卷尺,刨刀两幅,木工锯片一件,钢丝锯一卷,木工凿子,工具袋一个。</p><p class="ql-block"> 我是木工,一位学徒的圆木工。也许,也许……你家曾经的米桶,洗衣木盆,蒸饭屉子,等等,可能,可能就是我的手艺,不过,那手艺是要收费的,今天讲昨天的曾经……云水一粟,沧海遗珠一笑,不收钱。</p><p class="ql-block"> 11月份,江西的冬季挺冷的。记得早上起来,穿上厚厚的棉服,清晨6.30出门,哈一口气,一层雾。食堂里油饼,馒头,包子,榨菜,稀饭。一只手抓一个馒头,一只手举着一袋豆浆吸着,向着汽车站走去。</p><p class="ql-block"> 到莲塘站,一下车,就看见缩着脖子,撸着脸的,刚打完的水泥路面上,发出清脆的咯噔咯噔的皮鞋声,车站对面莲塘中学门口,歪带着棉帽的学生,有的学生斜挎书包,有的肩背着,还有的书包吊在屁股上,一走一跳,书包就像那冬天里的孩子包着的屁股帘。走着走着,便进入无声的世界里,那不就是曾经的自己吗。 </p><p class="ql-block"> 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远远的看见仓库维修间的大门已敞开,我打开自己的木制工具箱,开始,拿出上周五领用的工具,端详着,背后传来师傅的抚州话,"又系个好看呗,艾又不系你个仔、你个孽";"哎,你恰起饭啵"。</p><p class="ql-block"> 我看着唐师傅,没有回应他,师傅又用那带着浓重的方言普通话说:"今天,你就把自己的工具装好,刨子先用我的。"我点了点头,依旧没有回应。看着他那不高得身板,上唇的一小酌胡子,讲起话来一撅一撅的,他那不离手的香烟,尤其是小半截含在嘴角上,并讲着话。</p><p class="ql-block"> 看着他,我开始安装锯弓,锯弓是师傅给我的,解开捆扎绳,拿出来将锯弓中间支杆插进卯榫,师傅看着不做声,我左看右看,一把斧头递过来,轻轻的敲击声中,师傅帮助我安装好锯子,而后,先是斧头装手柄,"记住,斧子手柄安装后,打入木塞紧固,一定要用木质,尽可能木质坚硬";羊角榔头手柄安装后,师傅重复一句:"记住,榔头手柄一定要用铁塞件",我下意识摸摸自己的头……我不解的问,为什么要用木质和铁件之分,师傅囝囝的说:斧头木质塞,是塞在斧柄榫头下方与斧子铁相碰,木质不容易让斧子飞出去,吓死人",知道了?已近中午。下午一上班,你到库房领十根杉原木,我点点头。</p><p class="ql-block"> 下午一上班,我就跟着保管员张师傅,填好领料单,杉原木∅18~25cm,长约4~6米,10根。其中一根特别重,差一点压垮我,师傅眯着一双小眼,两根玄黄的指尖夹着烟正好向嘴边移动,我扛着杉原木,跌跌撞撞拖到木马边重重一扔,终于扛完!我坐在那,两只手交互脱着手套,师傅走过来指着杉原木,用脚踩着圆木,明天选料、下料……,注意树身结疤多的地方不要,锯45cm长一节,同时,拿了一把劈刀,比平时的柴刀厚一些,平头,没有木手柄,一个象木头棒子就是木榔头。我想,我的木工(圆)就此开始人生起点,或许是自谋生路的起点,比较贴切一些,或者说磨炼人生意志品质从接纳开始。</p><p class="ql-block"> 正在我坐方凳上休息时,师傅对我说,今天早一点下班吧!我看一了眼师傅,便动手收拾工具,用手套,擦拭着安装好的锯子……,"你先放在那里,我帮你把工具开了刃,明天就可以用了。",师傅说着。我锁好工具柜,钥匙就放在工具柜上方,我说再见,并与坐在那的,吧嗒吧嗒抽着旱烟袋的"羊胡子"老头扬师傅,说了一声,再见。</p><p class="ql-block"> 我便朝着来时相反的山路走去。</p><p class="ql-block"> 一只手插入裤子口袋,一边朝着黑风口方向,沿着黑风口北向大坡,翻过黑风口南向坡道上的对面,山的背面即是我醉醉喜欢的的山南小学,那时一、二年级就是在这个校址,度过的读书时光,三年级就读莲塘老校区,一群十、八、九岁的孩子,屁颠屁颠的,每日6.00点,清晨,迎着黑风,晨露滋润不少年的懵懂场景,映入眼前,转眼离开山南四年过去了,今天看到人去屋空,心里酸酸的,是喜还是忧?曾经,一同提名的二位三好学生候选人中,……其中一位进入南开的生物系!在当时,谁又知道或许主宰呢?</p><p class="ql-block">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没有人生活在过去,也没有人生活在未来,现在是生命确实占有的唯一形态。"</p><p class="ql-block"> 是的,是时候该回去的时刻。明天在等待着……</p><p class="ql-block">日子总是这样一天一天均衡的对每一个人公平的,这样过着……也许在山岗,也许在山谷,看风景,旧曾谙。</p><p class="ql-block">古诗词有言:"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p><p class="ql-block">能不忆江南</p><p class="ql-block"> 昨日的曾经或许还在懵懂中。却已是,地平线上升起一轮骄阳,让我刚刚还在冷嗖嗖的班车上,感受到了些许的温暖。</p><p class="ql-block"> 带着冷漠的纱线手套,摆弄着两只木马的距离,今天按照师傅的要求,木工(圆)学徒开工,拖着一根五米左右,直径∅约22cm,长46cm,开锯后,锯掉端头,师傅走过来,看了看,没说话。此时,"羊胡子"老头杨师傅过来,拿过我手中的锯子,拿卷尺量一量,锯掉我人生学徒看见的第一锯,锯口平整,干净,没有拖泥带水的感觉,递给我锯子时,说了一句没听懂的方言"多鸡鸡子","少几巴子"。</p><p class="ql-block"> 后来明白,意思就是学徒,刚刚开始下料,按照师傅给的尺寸,长一点点,避免锯口歪七扭八,短了就不好办了。锯功不要贪快,要平稳,要有耐性。</p><p class="ql-block"> 乖乖,这老头一口气尽然讲了二十几分钟,这是教我做人做事的公理!是的,我给了自己一个肯定的回答。</p><p class="ql-block"> 这时唐师傅也开口了,不要戴手套干活,干木工,工具跑出去"死宁过",听懂了,会伤人的。</p><p class="ql-block"> 一个上午,一边听着尊人的教诲,一边接受传统的理念说教,按照师傅的点拨,我上拉下推的锯着……中午饭口到了,我将锯好的木料码在墙根处。</p><p class="ql-block"> 午休过后,又开始了上午的重复,或是被"什么"吸引,不是那个娇美的,是哪难熬的疲惫。渐渐的,刷刷刷的声音慢了下来,却也柔顺了许多,肩膀沉重起来,握锯子的手掌有了疼痛感……再后来有了湿粘的感觉,我知道,曾经有些白皙略有些留有笔墨香薰的,已经被劳动的汗水滋润了!领略到了不经意间的习惯感染。</p><p class="ql-block">晚上回到家了,我拿着铅笔在纸上绘制着,一节圆木,水桶的壁板,板与板直接的拼缝及其角度,块数。</p><p class="ql-block"> 写着直径乘以π的周长和块数n,计算着、画着梯形圆柱形体积:底面积乘以高或者n个近似于立体三角形的组合之和。</p><p class="ql-block"> 这大概就是"实践出真知",何必又是极限又是求导,导出个微积分或者欧拉方程?想着……渐渐被"你"吸引进入了梦乡。</p><p class="ql-block"> 夜里的实践出真知,就在被"你"的吸引,迷迷糊糊的便进入梦乡。</p><p class="ql-block"> 又是一个寒冷的清晨,在晨雾中,手捂着冻僵的鼻子,仿佛听见暮鼓晨钟,不知道是耳与雾的共鸣,还是……?</p><p class="ql-block"> 光秃秃的燕子树上一两只白头鬃在枝丫上串着,难道鸟儿也有晨练,没听说过自言自语我,看看左右到也没人听见?</p><p class="ql-block"> 寒冷夹杂着炊烟硫化的味道,灌进鼻腔被我携带着下了车,在车站边边,邹家山分矿办公楼西边楼下,买了两个萝卜丝油炸糕,合着三脚二步的拍子,饥肠辘辘的肚子温暖了,雾也渐渐散去,那"仓库重地,严禁烟火"红色字体,显眼地又映入眼帘,师傅已经站在仓库中央空地上,含着小半节烟,正同"羊胡子"老头杨师傅说着什么。</p><p class="ql-block"> 早,我简单的客套,便走近工具柜拿钥匙,捅开略显迟钝的锁。突然听见,唐师傅那提高了嗓门,面对着我背对着的仓库大门,喊了一句:"琴琴,你娘誒,买后腐切(豆腐)"一句字正腔圆的纯正方言,我一回头,一位姑娘跑了进来。</p><p class="ql-block"> 师傅让我拿出劈刀,在昨天码好的木料前,劈了几块,并拿斧子上下左右砍了几块木桶边板的样板,说:"就擀样",意思就这样做就行,便匆匆的与女孩走出大门。</p><p class="ql-block"> 嗨,一个晚上的功课,一句也没来得及说。也许,这就是天意,机缘巧合吧!</p><p class="ql-block"> 默默的坐在木马前,举着木棒槌,将昨日下的一段一段杉木木料,按照师傅要求的尺寸,劈,劈,劈,劈着,渐渐手臂略有些,震得麻木;时间长了,感觉到手臂肌肉开始筋挛,握工具的手有些不听使唤。此时,感悟到师傅的用心,不让用木工具,刀或斧子时,不要戴手套的良苦。</p><p class="ql-block"> 中午下班,在食堂吃了饭后没有回家,回到仓库工作间,靠在木马上想着想着,记得四/五年级时,风行一段时间,在莲塘一间不起眼,大约30平方米左右的新华书店,购买小人书,什么瓦特,雷锋,红灯记,其中一本《鲁班的故事》;记得学习的课文中就有一篇《鲁班学艺》。再后来看了一本鲁班介绍书籍《鲁班经》。</p><p class="ql-block"> "传说鲁班雕刻过一个小木人,并在小木人背后可有“元亨利贞”,这四个字,与易经卦象有关联。同时,给小木人取了个名字叫“慧聪”,顺手把它放在祭祀台后。</p><p class="ql-block"> 一天,鲁班像往常一样祭拜,一束香不知怎么就掉到了祭祀台后面。鲁班去捡那束香,无意中看见小木人,惊喜地喊了一声“慧聪”。小木人竟然答应一声,站了起来,并且走了过来。</p><p class="ql-block"> 原来,小木人背上刻的“元亨利贞”几个字就是《易经》中卦象"机缘巧合"之意,鲁班将"慧聪"又放在祭台上,正好被上香人拜了九九八十一天,使它有了生命的灵性,喊它的名字,就唤醒了它。</p><p class="ql-block"> 我想,也许本不该?也许……既然师傅用心良苦,如此"机缘巧合",何不如此?</p> <p class="ql-block">《 一段"心底"的记忆"》一夫✍🏻</p><p class="ql-block"> 下午,我将上午劈的木料,按照师傅的要求,斧子与木料的碰击声,拍拍拍,嗒嗒嗒,一下午,就这样,上下左右砍着,笔画着,手臂由轻松轻松渐渐沉重……到慢慢的深一斧子,浅一斧子,与师傅的样板比划着,一块块木桶粗料,就在我三板两斧间,形成外突(弧形)内凹,上宽下窄的梯形,关键是木桶板之间相碰(拼缝)? </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脑海中形成圆柱形且"无数个圆心角对应",渐渐趋于圆形的△∠组成,呵呵就像无数的多边形趋近圆。有了雏形!</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十几天,在师傅的无言有形的身影左右,便是搬木料,选料,开料,劈料,持续的斧子与木料的碰撞僵持…… </p><p class="ql-block"> 终于,师傅,将他用的那个形同长条凳式的大刨子放在我的面前,且,我十几天的血泡磨出来的半成品中,抽出几块,刷、刷、刷……的刨着,时不时拿着一根形同正方形长条木尺样的,在刨过的木料斜边靠一靠(角度),再刨一两下,一句(檊耽过,方言),接下来,我便开始了,胆战心惊的试刨着,握着宽不到21cm,长46cm,直接在明晃晃的刨刀上,一上一下推着,乖乖,真有点寒光遇骄阳,感觉不一样。</p><p class="ql-block"> 不过,几近一个月的缠磨学徒,手握靠尺的感觉,好像找到开启有形的数学模型的异样,尺规作图法。</p><p class="ql-block"> 【尺规作图法】即是"建立正十七边形,指几何学中有17条边及17只角的正多多边形正十七边形的每个内角约为158.823529411765°,其内角和为2700°,有119条对角线。" </p><p class="ql-block"> 当然,最早发现其形状可用尺规作图法,作出的证明,是高斯。</p><p class="ql-block"> 当下,在师傅手上,一根长条方木"靠尺",一条细细的带着油墨芳香的棉线,左比比,右画画,挥舞展现出来尺规作图法的精妙引用,妙哉、妙哉!美哉。</p><p class="ql-block"> 我的脑海里,即刻幻音出【明·梅之焕】"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作者原本之意,于今天的"某某到此一游"即刻贬义之词。</p><p class="ql-block"> 而在民族传承中,无不显现出"真知灼见",师傅口语中没有"高斯方程"的术语,却与正多边形17边与17只角的形影相随之乐趣。</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不?,"鲁班门前弄大斧"!</p><p class="ql-block"> 利刃,钝斧,师傅说。</p> <p class="ql-block">《一段"心底"的记忆》一夫✍🏻</p><p class="ql-block"> 一个半月的倒数第一个周六,师傅对我说,周日来我家一趟,"好的"我回答道,并问了一声师傅,上午几点,"9.30左右就好",嗯。</p><p class="ql-block"> 我的意思,是做什么事?需要什么工具吗?带着疑问,坐着下班的车,车窗外公溪河的大桥上,望着不远处的沙滩,一片白茫茫的,毛毛细雨中的河水带着畸恋,静静的流淌…… </p><p class="ql-block"> 脑海记忆碎片式神录,"苏轼&nbsp;(宋)《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p><p class="ql-block">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p><p class="ql-block">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p><p class="ql-block">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p><p class="ql-block"> 一段青春,似水流年的诗语,不就是烟雨平生。</p><p class="ql-block"> 何不临风伴诗雨,乘雨乘风,握住时光。</p><p class="ql-block"> 莫等白头空悲切,任平风雨吹!</p><p class="ql-block"> 握着班车上的栏杆,感觉到手掌上的摩擦力。</p><p class="ql-block"> 吃完晚饭,站在楼下厨房里的小院里,看着剩下几片琵琶叶,想想,跟师傅的时间里,他是个什么性格?不言笑,略有些佝偻着,每一天不停的劈呀,刨呀,锯着……偶尔端起大搪瓷缸子,咕噜咕噜地喝几口浓浓的土茶,一支接一支的卷烟,他的身体周围,一直是重重的卷烟的气味。每一次与人讲完话的结束语,总是地道的一句方言"你娘×",不象我见过的,开口就是"恰起饭呗"。</p><p class="ql-block"> 可是,每一次与我对话,却没有一次他的"口头禅"的结束语。恰恰说明,自然的习惯成自然。</p><p class="ql-block"> 领受师徒的过程,没有什么过多的语言表达,感觉不一样的就是循序渐进,一天或几天一个动作,多是重复练习,皮肉之苦的影,留下的茧子型,就是无形的可能!师傅,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跟师傅就是这样……言下之意"学的"。</p><p class="ql-block">在中学语文课文《鲁班学艺》的教案,学艺思路清晰即是:</p><p class="ql-block">"寻师—→拜师—→学兄—→别师(1)坐等师傅(1)磨、用工具</p><p class="ql-block">(2)口试过关(2)拆装模型</p><p class="ql-block">(3)学艺成功</p><p class="ql-block"> 我的学艺体会是倒了过来,</p><p class="ql-block">(1)、师傅等徒弟(1)、工具拿来主义;</p><p class="ql-block">(2)、"直接开料,下料"(2)师傅观察;</p><p class="ql-block">(3)、师傅面试;</p><p class="ql-block"> 周日上午乘车,来到师傅家门口,我整了一下身上的工作服,用指弹法将左手袖口上的粉尘轻轻弹去,并吹了一口。拍了拍师傅家那平房的木门,开了,一位中年妇女模样的,说着方言夹着普通话,来来来,我进到平房内,她说,"恰烟不",我刚要回话,师傅从后面走过来说,"他不恰烟",并让我坐在简易单人沙发上,问,"你恰饭啵,嗨耶,我忘记给你讲一下,过来吃早饭"。</p><p class="ql-block"> 我说吃过了。</p><p class="ql-block"> 此时,中年妇女端了大碗荷包蛋;我连说,吃过了。师傅指着中年妇女说,"哎是琴琴个娘",我站起来,忙问师母好!</p><p class="ql-block"> 师母说,没有什么,就是糖水荷包蛋,我第一次来到师傅家,空着手,现在手忙脚乱着,对师傅说,给我一个小碗,为难的,尴尬的,硬着头皮,吃下两个荷包蛋,原来碗里有六个荷包蛋,其中,有一只"凤爪子"?。</p><p class="ql-block"> 吃过之后,师傅提及我的父亲,说"管理员张师傅和我父亲是一起从黑龙江佳木斯,调往河南,1960年【二机部】全国选调【八级工】三人,我的父亲是其中之一,又一同调往江西。"。</p><p class="ql-block"> 我点了点头,说,我都不知道这些,父亲没有说过。同时,师傅对我这段时间的表现表示满意,有一点特别提醒,做事不要只讲究"快",记住"慢工出细活"。</p><p class="ql-block"> 此时相望已相识,愿日月可鉴。鱼龙潜跃已无形,昨夜星辰昨夜风。</p><p class="ql-block"> 与师傅,师母道谢之时,师傅突然说了一句:"知道你呆不久",我看到师傅眼里的"话语"</p><p class="ql-block">是对我的一种认可。我无言以对……,给师傅,师母深深地鞠躬致谢。</p><p class="ql-block"> 离开师傅家那段路,感觉走了特别特别长的时间……</p><p class="ql-block"> 我在想与师傅相遇,相识,相知,"不在于有形,常念于无言"。</p><p class="ql-block"> 师傅对我的技艺教导更是</p><p class="ql-block">“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的精髓"。我的一段"心底"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