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鄂州市南浦街9号院子里,一位83岁高龄老人,头发花白但神采奕奕,步履蹒跚却稳若磐石。他叫周朗溪,1983年鄂州建市,他出任鄂州首任市长。</p><p class="ql-block">鄂州建市后,周朗溪很发愁,政府连办公的地方都没有。为此,政府专门租赁招待所当作办公室,办公、吃饭、住宿都在一起。周朗溪依稀记得自己的宿舍面积为8平方米,除了放一张床和小木桌子,洗澡盆都放不下去。</p><p class="ql-block">值此鄂州建市30周年契机,《鄂州日报》记者专访周朗溪老先生,一起回忆那段峥嵘岁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鄂州建市前只有200米水泥路</p><p class="ql-block">周朗溪回忆道,陈丕显担任湖北省委书记时,鄂城县入黄冈。1979年11月,鄂城县划出城关镇及附近农村的5个生产大队,成立鄂城市,县、市并存。</p><p class="ql-block">1981年国务院下达两个文件,要求加快建立省辖市来管县,逐步取消地委行署,条件是城市人口5万以上,工业产值5亿以上。</p><p class="ql-block">鄂城有鄂钢、水泥厂、肉类联合加工厂等三大企业,但不具备建立省辖市的条件。加上一江而隔的黄州镇,于是两地各取一字合名为鄂州,黄冈向上级申请建立省辖鄂州市。</p><p class="ql-block">来鄂州当市长前,周朗溪曾担任了麻城县长18年。周朗溪说,1983年9月初,他和同事到黄石铁山办事,途经鄂州,这是他第一次来鄂州,整座城市,只有不到200米的水泥路,其他路段均为泥巴路。那时的周朗溪没想到,未来数十年,他的命运会跟鄂州这座山城紧密联系在一起。</p><p class="ql-block">一个月后,周朗溪接到通知:鄂州市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组成,朱邦俊任鄂州市委书记,兼任黄冈地委副书记;周朗溪任鄂州市市委副书记、鄂州市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市政府当初连办公的地方都没有</p><p class="ql-block">初到鄂州,人生地不熟,市委、政府连办公的地方都没有。最后,市委、政府租赁了鄂城市生产队的整个招待所,办公、吃饭、住宿都在这里。</p><p class="ql-block">当时,鄂州市没有财政收入,每个人从哪里调来的,工资就由哪里来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周朗溪向湖北省财政厅借了50万当起步资金。</p><p class="ql-block">周朗溪回忆,当时整个鄂州市只有三辆车,还是以前在黄冈工作的干部带过来的。为解决出行问题,周朗溪向鄂钢借了20吨钢材,省物资局支持了5吨铜,鄂州市从上海汽车厂,换购了5辆桑塔纳小轿车。“轿车买回之后,政府给鄂钢和省物资局送去三部车,鄂州市委、市政府各留一辆车使用。”周朗溪说。</p><p class="ql-block">对此,时任鄂州市政府秘书长的叶贤恩称,办公环境艰苦,政府的一间10来平方的办公室,里面坐三四个人。他坐的车,有十几年车龄,路况不好经常抛锚,到远一点的地方开会,迟到是常事。</p><p class="ql-block">1984年8月24日,鄂州市召开第一次人大会和第一届政协会议,把原来鄂城县、鄂城市一些干部重新安排任命。鄂州市领导也从招待所搬到以前鄂城市政府办公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为版图问题,市长找省领导发脾气</p><p class="ql-block">五年半的市长生涯,周朗溪苦笑着称自己为“扯皮拉筋市长”,五年半时间里,鄂州区划不断调整、变更,也就是那时,左岭划归武汉市,花湖、杨叶两个乡镇划归黄石市,后又划归鄂州治下,黄州镇区划反反复复,时归鄂州,时属黄冈。</p><p class="ql-block">1983年9月18日,国务院批准建立鄂州市为省辖市的申请,其版图包括鄂城市全部,鄂城县花湖、杨叶两个乡镇划归黄石市,葛店乡划归武汉市,黄州镇划归所管辖地鄂州市,黄冈地区在黄州镇下企业都划归鄂州市领导经营管理。“将葛店乡划归武汉市,武汉市打错了如意算盘。”周朗溪笑着说,葛店化工厂规模比较大,工厂建在旁边的左岭镇,而葛店乡是葛店镇旁边的一个农村,武汉市想要的是葛店化工厂,后知道搞错对象后,要求将葛店乡调换为左岭镇,为了这个事,双方僵持好几年。</p><p class="ql-block">一次,省政府让鄂州负责人前往武汉协商葛店、左岭区划事宜,周朗溪知道为左岭的事情后拒绝前往,而让副市长代劳,临行前他嘱咐不能答应将左岭交给武汉市。没想到最后结果事与愿违,省里文件决定:葛店乡仍归鄂州市管理,左岭镇划归武汉市。</p><p class="ql-block">为了补救,周朗溪赶至武汉找到省领导,要求仍将左岭划给鄂州管辖,但是木已成舟。</p><p class="ql-block">省里的区划调整里,将花湖镇、杨叶镇划给黄石市。周朗溪说,鄂州市是版图小人口少的省辖市,当时有个小插曲,一方面鄂州市不愿意办理移交手续,另一方面,两镇的老百姓更愿意去黄石,因为黄石的经济条件比鄂州好。</p><p class="ql-block">另外,文件要求黄州企业划分给鄂州市经营管理,这影响了黄冈的财政收入,他们不愿意。省里领导找鄂黄双方领导交流了两天一夜,决定将部分黄州企业划归给鄂州市经营管理,黄州镇效益好的大企业还是由他们自己管。</p><p class="ql-block">1984年黄州镇正式划到鄂州市,成立黄州区。黄冈地委行署都在黄州区,他们感觉住在鄂州市的地盘,一直想把黄州区要回去。1987年,省里下达文件,撤销黄州区,鄂州市黄州区仍然划归黄冈,不实行一江两市。花湖镇、杨叶镇划归鄂州不变动,鄂州企业仍划归黄冈。“跟三个地方扯了5年皮,鄂州市版图才正式确定。”回忆建市那几年,周朗溪总结为,边组建、边扯皮、边建设,受了不少气,心情不好时还找省里领导发过脾气,“我这当的什么市长,四五年都不知道自己管那个地方。”他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大胆建设变电站,为工业发展提供动力</p><p class="ql-block">鄂州工业要发展,用电是重中之重,而当时鄂州电力资源匮乏,严重制约鄂州经济、社会发展。而建设变电站,是周朗溪执政鄂州期间最为漂亮的一仗。变电站的建成,为鄂州市成为工业强市立下汗马功劳。</p><p class="ql-block">建市之初,鄂州市用电都靠外地输送,黄石市供应鄂钢、鄂州城区百姓用电,大冶供应梁子湖用电,武汉市供应葛店、左岭用电。遇抗旱时期用电紧张,各个县委书记、县长拿着鱼肉、面粉给电力局领导,和他们套关系,请求支援。</p><p class="ql-block">鄂州市没有自己的电力局,电力归黄冈电力局管。四处求人输电的日子不好过,建立属于鄂州市的电力局已迫在眉睫。</p><p class="ql-block">当年国家政策,11万伏以上变电站需要国家投资建设,三万五千伏以下变电站需要省和地方筹资金。周朗溪前往中央电力部,表示想建立22万伏变电站。国家电力部称,建这样规模的变电站需要1800万元,按照排队顺序鄂州第22位,要等四五年才能建,如果想提前建设变电站,就得自筹一半资金。</p><p class="ql-block">周朗溪来不及细想就签字答应筹措资金。回到湖北后,周朗溪先找到当时省纪委主任,得到的回复是,他破坏了国家政策。无奈之年,他找到省长,省长默许了,最终拨付200万给鄂州市。周朗溪找到省电力局相关领导,要了1000万建立了鄂州市电力局。</p><p class="ql-block">回到鄂州后,周朗溪找到鄂钢相关负责人,称如果建立了变电站会把鄂州所有电力都改造,可以专线送给鄂州程潮铁矿用。程潮铁矿用电是省里保障的,当时周边乱搭乱建借光用电的很多,早已成为程潮铁矿发展过程中的一大安全隐患。</p><p class="ql-block">周朗溪没算账不知道还差多少资金,于是试探性问了能否支持500万元,没想到鄂钢相关负责人爽快答应。就这样,22万伏的郎家畈变电站很快动工了。变电站建好后,鄂州市工业发展有了强大电力供应,黄石市还到鄂州求援,周朗溪笑着说“翻身了”。</p><p class="ql-block">周朗溪知道,一个城市的发展,电力供应必不可少。在以后日子,他不断完善鄂州电网建设,在樊口加建了一台11万伏变电站,在华容建了一些3.5万伏变电站。周朗溪说,他曾主动找到省电力设计院,称如果能在鄂州建火电厂,愿意给优惠条件。最后,电厂建在葛店,“不过这是我退下后才建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伏案写回忆录,称鄂州经济地位能媲美江浙</p><p class="ql-block">周朗溪说,今年鄂州市建市三十周年,为给后人留下点什么,他正写回忆录。回忆录的主要内容为他在鄂州建市初期的为政之路。目前,回忆录已经写了一半,大约有两万字。说着,他从书桌上拿出一摞厚厚的信纸,上面工工整整写满了字。</p><p class="ql-block">建市之初的情景,周朗溪一点点回忆,讲到兴奋之时,会发出爽朗的笑声,“那几年的事情几天几夜也讲不完”。</p><p class="ql-block">周朗溪现在每天下午写作两个小时。他说,回忆录写好后,将送给鄂州市志办留档,让后人知道当年的拓荒者矢志建设鄂州、不畏艰难、不怕困苦的精神,也让后人知道鄂州市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的历程。</p><p class="ql-block">周朗溪分析道,鄂州船小好调头,是省里发展改革的“试验田”。这些试验,绝大多数都是成功的,所以鄂州肯定发展得快。周朗溪称,他几乎跑遍了全国大小城市,鄂州的经济地位应该能够跟江浙地区媲美。</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1984年1月1日,鄂州市人民政府对外挂牌(图为市长周郎溪<中>、副市长陈志胜<左>、副市长吴德志<左>等)</p> <p class="ql-block">鄂州市首任市长周郎溪先生</p> <p class="ql-block">在周郎溪先生逝世五周年之际,转发此文,深切缅怀和悼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鄂州市政府公告消息:中国共产党党员,原鄂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委顾问周朗溪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12月3日5时25分在鄂州逝世,享年86岁。</p><p class="ql-block">周朗溪同志湖北浠水人,1931年6月出生,195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6月参加工作。周朗溪同志遗体告别仪式于2016年12月5日上午7时58分在市殡仪馆举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