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人类所有的情感中,除了爱情、亲情、最让人难以忘怀的便是家乡情了。在这个世界上最让人无法选择的便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出生了。不管命运把</p> <p class="ql-block">你撒在哪里,不管是卑贱之地也好,苍凉之地也好,抑或是高贵之地也好,它们都终将或存于你终生的记忆里了,一辈子也无法抹去。</p> <p class="ql-block">我生于斯长于斯川西坝子成都府河边,我们的家是木屋穿逗榫结构的房子,上盖青瓦,墙面在木结构成建的两面用成都平原最常见的竹子扎成笆,两面都用</p> <p class="ql-block">黄泥浆混搭稻草抹在上面,待风干后再涮上白色的石灰浆就行了。在房屋顶上,用成凹面的玻璃瓦装在青瓦的中间用以采光,在我家有两间的卧室还用木</p> <p class="ql-block">板在地面搭成地板,能起到隔潮的作用,也很容易打扫卫生。府南河在五、六十年代在我们住家的那一段又叫北门大河,基本上围着成都内城城墙边的走</p> <p class="ql-block">向蜿蜒向南而去。在介于北门大河和内城城墙中间的位置,一条街道从北门城门洞一至延伸到万福桥,街名叫北门上河边街,这条街道很久以前就在了,那</p> <p class="ql-block">应该还是在民国初年的时期吧,街道总长将近有一公里吧。</p><p class="ql-block"> 在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前,这条街道多是一些木料生意人和商户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居住,一九五三年吧,我父亲和母亲在靠近上河坝街西莲寺(寺庙名称)的街面买下了一溜约四间屋的房子,那时我还未出生,但命运却早已注定了我将在</p> <p class="ql-block">这里出生和生长。我家房屋的傍边是一条小巷,从街面上一直延伸到北门大河,去到河边非常近,大约也就是四十米吧。在我们住家的这一段河堤,解放</p> <p class="ql-block">后经过修缮沿河堤用石条对原土岸进行了堆砌,让它高出了河岸约五米的样子,下到河边去用石条砌成了一级一级的阶梯,在五、六十年代,沿岸几乎所</p> <p class="ql-block">有的居民都饮用河水,平时洗衣、洗菜什么的都在河里清洗,河水非常清澈,在冬季枯水期时,我小时候还经常用自制的小鱼钗去河边钗鱼。冬季的清晨沿</p> <p class="ql-block">河里自然形成薄薄的晨雾,朦胧而清冽,给人一切都笼罩在云雾中的感觉,那寂静而清新的自然之美,真的让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清晨也是我们经常锻炼身体的时候,比我们大一些的哥哥、姐姐们也大多是早上起来跑步,而我也适时做一些强身健体的运动呼吸早上新鲜的自然空气,然</p> <p class="ql-block">后才去上学。而我们就读的小学叫成都市后河边街小学,(最早叫木行小学)在儿时的木行小学,留下了我欢快无忧无虑的童年学习生活,小学离我们住家</p> <p class="ql-block">的地方大概不到一里路的样子,原在老成都城墙的护城河边上,所以也叫后河边街小学。在夏季,北门大河又是另外一种自然的景色,沿河岸大部分的河堤</p> <p class="ql-block">都是土岸,岸边生长着很多清草、芦苇和一些大树,非常自然生长的那种,沿河都是一抹绿色蜿蜒而逶迤,在落日的余辉和晨曦中更是让人置身于大自然天</p> <p class="ql-block">作而成的山水画中一样,映入眼帘的是闪着金色魚嶙般的河水,绵延而去的河岸错落起伏,一些沿河岸的吊脚楼也升起袅袅炊烟,时不时的还有早上和傍晚</p> <p class="ql-block">出来打早鱼和晚魚的几叶舟,一张张魚网尽情地挥撒在金色的阳光中,激起河水一阵阵的涟漪,缓缓地扩散开去,让人久久凝视而不愿离去……!</p> <p class="ql-block"> 在夏季最热的季节,却又是我们在河里游泳戏水的时候。那时没有游泳圈,儿伴们都是把自己家里的木门板取下来放在水里当救生圈,抓着木门学习</p> <p class="ql-block">游泳玩耍,慢慢就学会了游泳,并且什么自由泳、蛙泳、蝶泳及在水里扎猛子都不在话下。可以说在我儿时的同伴中几乎没有人不会游泳的。毕竟都生活在</p> <p class="ql-block">河边,现在想来这也许就是府南河情结吧!我生于斯长于斯、深深地眷恋它,它是大自然的胸怀,包融了我多少少年时期的情怀,融入了多少我认识家乡、</p> <p class="ql-block">思念家乡的亲情与热情,看见它,会让我由然想起曾经亲切的邻里们,儿时同伴的身影,父母辛劳一生的背影,及家里兄弟姐妹生活的点点滴滴……!</p> <p class="ql-block">也许生活的本身并不需要有多么的高贵,而天然质朴的生活才是融入了自然的品质和内涵,让人身心愉悦。在许多文人雅士先贤哲人的眼中,返璞归真的</p> <p class="ql-block">世俗生活不正是他们孜孜以求的生活吗?在今天看来,地位安闲自得的人并不就是精神世界健美的人,而只有无畏于生活压力的人才是完美的灵魂。从小</p> <p class="ql-block">沐浴在大自然中,逐水而居的习俗正是我们的先贤们几千年崇尚自然、融入自然、与大自然合谐相处的最佳生活方式。在我的心中,儿时的府南河那也许</p> <p class="ql-block">是永远不法复制的忧伤,它的幸福安宁及永无再现,让我想起英国诗人彭斯的名句:“幸福好比田野上怒放的鲜花,任凭它娇艳芬芳,一经残忍的手指攀折,</p> <p class="ql-block">竟香魂殒消:幸福好比池塘上纷飞的雪花,任凭它冰清玉洁,一经沏骨的寒水调笑,竟洁身难保”。</p> <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府南河,是它,让我从这里走入了人生的起点,因为那是我曾经的家,虽然永不再现,但却是我永远魂牵梦绕难以忘却的家乡和情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