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 rgb(1, 1, 1);">教育信息化发展进入2.0时代,新时代对老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贯彻落实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相关工作,全面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推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创新。为扎实有序推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工作,百色市教育局为百色市六个县的教师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我们相约在美丽的南宁,有幸聆听了关于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的培训,对于教育者来说,我们急需这样的培训,而此次培训恰如及时雨。11月16日—19日,我们进行了为期4天的培训,今天是培训的最后一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名师风采</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黄彩芹:百色市右江区百东第一初级中学数学教师,百色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兼职教研员,百色市初中学段数学学科中心组成员,百色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教育实践指导教师;曾获广西优秀中学数学教师,百色市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承担广西中学数学主题教研活动示范课荣获小组第一名;主持的百色市教育科学课题《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评为百色市优秀教育科研课题一等奖。</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黄老师以30项微能力在课堂的各个环节的运用为基点,通过初中数学为案例,分析如何基于微能力点我优化教学设计,黄老师认为,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上,教学环节的设计是重点。黄老师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课例出发,讲授教师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解读课程标准,解读学生,解读教材等;其次重点为我们展示了30项微能力点如何在教学过程设计的使用,教学过程设计分为四个内容、六大环节。通过鲜活生动的案例展示,深入解析不同微能力点渗透教学过程中。如在“探究新知、解决问题环节”黄老师运用“微课小翻转”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等微能力,以动态演示,将枯燥乏味的语言变成有趣生动的图形语言,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研修掠影</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学员正在认真听讲课</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 老师与学员互动</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学员认真做笔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学员小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学员日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研修感言</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徐素英: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自己充分将所学、所悟、所感的内容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向现代化信息教育昂首阔步、扬帆迈进!</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张岩:通过几天的培训和学习,我对本次教育信息化2.0项目有了新的理解,并明白了一名教师要善于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信息技术,并把它们很好的应用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戴瑜:通过此次研修,知道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并对30项微能力点有了初步了解,我今后会在课堂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让信息技术进入课堂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罗荣荣 :持续深入学习30项微能力点与环境,让我了解到,我们的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分为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和智慧学习环境,而维度分为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并将本次培训内容运用到实际现实教学情境,积极跟随国家信息化潮流发展。</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李文秀:听了各位专家的讲座和讲解案例分析,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如何把信息技术和教学相融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时代的教育环境,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王卉兰:活到老,学到老,在每次学习中我们都能学有所获,这次培训我们了解了四个维度三种学习环境的30个微能力点,期待这次培训让我们在今后教学工作中有所突破。</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农娇娜:听了黄老师的课明白了教学目标的设计在创新的同时也要符合教学内容,学生是行为的主体,学生主动去学习,而不是老师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动学习。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努力做到学以致用。</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罗会玉 :通过几天的学习,收获颇丰,感悟颇深,获得收获的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在今后多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努力锻炼自己,让自己能有所突破。</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优秀学员合影</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教育信息化2.0是新时代信息技术变革教育的关键历史跃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核心素养。近四天的培训和实练,拨云见日,豁然开朗,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教育信息化之窗,新媒体、新技术已经悄然的融入教学,这也必将推动课堂结构和形态的变革。我们会抓住这次难得的培训机遇,努力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带着自己的激情和归隐接入,这富有挑战性的工作。</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研修,承载着成长的希望来自六个县的一百名老师,拥有着一百个梦想,而这一百个梦想,最终将汇成一个心愿:那就是快乐研修,资源共享;携手同心,幸福成长!</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第七组成员</b></p> <p class="ql-block"><b>编辑:徐素英、张岩</b></p><p class="ql-block"><b>审核:孙远能</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组员:韦宝云、李文秀 、戴瑜、王卉兰、罗荣荣、蒋东航、杨喜、周正学、韦孟涵、农娇娜。</b></p>